基于GIS的辽东半岛新石器与青铜时代文化遗址空间分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基于GIS的辽东半岛新石器与青铜时代文化遗址空间分布研究

何阳月, ,张兴旺,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摘要:本文以辽东半岛地区新石器与青铜时代的考古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对遗址进行空间分析,探讨其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先民倾向于选择在海拔0-100m范围内,坡度为0°-6°的平缓地带居住。本文尝试以GIS为研究工具,为进一步探讨辽东半岛新石器与青铜时代的人地关系建立遗址地理信息数据库。

关键词:辽东半岛;新石器与青铜时代;GIS;遗址空间分布

进入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之后,辽东半岛出现了长期定居的村落,并且在经济领域产生了原始农业以及饲养家畜,表明辽东半岛开始成为史前人类的聚集地。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的扩展,逐渐与周边地区开展文化交流,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使得辽东半岛地区多元化融合的文化特征逐渐显现。

本文将GIS技术手段引入对辽东半岛地区遗址的研究中,是一次有益的尝试,遗址信息主要来自《中国文物地图集辽宁分册》与《辽东半岛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学文化研究》中的介绍。虽然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学者将国外的GIS考古应用及理论引入中国,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在中国其他地区的相关研究中,已取得丰硕成果。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空间数据分析功能,可以通过数字地形分析、空间叠置分析等分析方法,对考古遗址空间数据和环境背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呈现出某一时段和空间范围内人群选择居址的一般规律。借助GIS对辽东半岛考古学文化遗址空间分布进行定量化分析,初步建立辽东半岛新石器与青铜时代遗址的考古地理信息数据库,研究探讨遗址分布的倾向性、遗址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内容,为辽东半岛人地关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模式。

1辽东半岛地理环境分析

1.1数字地形分析

本文辽东半岛主要是指地理位置上辽河口与鸭绿江以南的地区,大致包括大连市全部,营口市、鞍山市、丹东市部分地区。辽东半岛地形以丘陵为主,以千山山脉为骨干,北宽南窄,西陡东缓,其中大部分山峰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个别山峰超过1000米。半岛区内山地集中分布在北部和中部,最高峰为庄河市北部步云山、和尚帽山、老帽山等山体连成一片。南部山地以低山为主,呈孤岛状分布于丘陵之中。在中低山周围,丘陵广布,收尾相连,由北东向南西绵绵延伸。辽东半岛区内平原面积较小,类型多样,分布零散。沿河流域分布小面积河谷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山前多有小面积洪积平原,丘陵坡麓有侵蚀小平原,海湾顶部有海积平原[[1]]。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区,且黄海沿岸的平原范围要远大于渤海沿岸,辽东半岛平原面积偏小。

1.2植被分析

从植被上来说,辽东半岛植被属于华北植被区系,华北植物成分占主导地位。但是由于辽东半岛处于华北植物区系的北部边缘,长白植物区系大量渗入,使辽东半岛地区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主要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落叶阔叶灌草丛等类型。而在土壤方面,辽东半岛主要有棕壤、草甸土、滨海盐土、沼泽土、风砂土、水稻土等,其中棕壤的面积最大。棕壤广泛的分布于低山丘陵、漫岗、沿海平原内的残丘、岗地、台地、阶地的顶部和斜坡上[[2]]

1.3水文分析

河流是水文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石器时期的人类对水源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其居住地的选址尽可能的靠近水源,以满足其生产生活需求。但河流系统并不是非常稳定,其在漫长的时间岁月中受到各种地质、人类活动的影响,发生不断地改变。无论现代还是历史时期的河流,其大大小小的支流交汇而形成河网系统,不同河段的长度、宽度和弯曲度等特征在不同的度量尺寸上具有很强的自相似性,所以可以利用GIS的水文分析工具,从现有的DEM中提取出来。

2辽东半岛文化遗址空间分布

2.1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空间分布

根据辽东半岛考古发掘相关研究成果,辽东半岛新石器时期的遗址点共发现295个。

(1)新石器时代遗址点所处的区域。除个别遗址点分布在中部的丘陵山地中,大部分的遗址点都处于沿海的平原地形中或者黄海岛屿上。从具体的高程来看,新石器时代遗址点海拔大于100米的有19个,占遗址点总数的6.4%;海拔在100米以下的遗址点有276个,占总数的93.6%。新石器时代辽东半岛坡度处于0°-3°的遗址有87个,3°-6°的遗址有78个,6°-10°的遗址有77个,10°-15°的遗址有46个,15°以上的遗址有7个。综合来看,大部分的遗址点都处于缓斜坡或者斜坡上,这也符合平原地形的特征。

(2)新石器时代遗址点的空间分布。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点进行核密度分析,本文中所采用的密度值图法是核密度制图。

①集中分布在黄海沿岸及岛屿。据考古可知,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大规模产生在黄海中的岛屿,而辽东半岛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就是广鹿岛的小珠山一期文化。小珠山位于长海县广鹿岛中部,海拔仅20余米,俗称“土珠子”,山下有一条小河,对岸有吴家村遗址。1978年,辽宁省和旅大市(今大连市)考古工作者对广鹿岛的5处史前遗迹进行调查和试掘,初步确立了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

[[3]]。徐昭峰教授对小珠山一期文化的来源作了探讨,认为小珠山一期文化源于辽西兴隆洼文化,而传播路线则是通过海路到达了黄海岛屿[[4]]。最初的人类活动产生于黄海岛屿之后,便开始向半岛扩展。由于黄海沿岸邻近广鹿岛、大长山岛等岛屿,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首选的生活地区。由于黄海沿岸平原范围较为广阔,地势平坦,而且在千山山脉的影响下,位于黄海沿岸不易受到冬季北风及西北风的影响,夏季因山脉的阻挡作用多降雨,所以在众多因素的作用下,先民们纷纷在此定居生活。

②呈黄海岛屿、半岛南部、半岛东北部三处密集分布。除广鹿岛外,黄海中的大长山岛、獐子岛、海洋岛等众多岛屿上均发现有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黄海岛屿中的核密度是最高的,表明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最密集的地区就是黄海各个岛屿。辽东半岛东北地区处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很早就人类活动的痕迹。小珠山一期文化之后,人类的活动就开始由长海诸岛屿向辽东半岛沿海地区扩展。小珠山一期文化东传以后,对辽东半岛东北地区的后洼下层文化影响极大。徐昭峰教授通过对后洼下层文化与小珠山一期文化的陶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后洼下层文化主要源于小珠山一期文化。此外徐昭峰教授从两地出现相似的石磨盘和石磨棒、磨石和网坠、玉器以及宗教雕塑品,印证了小珠山一期文化与后洼下层文化的亲缘关系。在小珠山文化的影响之下,后洼文化迅速发展起来,人口急剧上升,最终成为辽东半岛又一人口聚集所在。

2.2青铜时代遗址分布

根据辽东半岛史前时期的考古发掘,辽东半岛青铜时代的遗址点共发现397个,相较新石器时代数量有增加。

(1)青铜时代遗址点所处的地形。青铜时代的遗址点地形有了些许变化,总的来说还是以沿海平原为主,但是相较于新石器时代位于沿海丘陵地区和中部山地的遗址点数量增多,遗址点的高程值普遍升高。具体来看,遗址点海拔高度在100米以下的有304个;100-200米之间的遗址点有45个;200米以上的遗址点有48个,相比较新石器时期,海拔高度在100米以上的遗址点数量有所增加,达到了93个。遗址点的坡度为0°-3°的遗址有112个,3°-6°的遗址有121个,6°-10°的遗址有76个,10°-15°的遗址有30个,15°以上的遗址有58个。0°-10°之间的遗址点数有309个,占到总数的78%,10°以上的遗址点有88个,占到了22%,虽然高坡度遗址点的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大部分的先民还是选择平坡或者缓坡的地方居住。

3结论

   本文通过ArcGis10.2工具辅助研究,从地形、坡度、水文、核密度几个维度可视化辽东半岛在新石器与青铜时代遗址空间分布的基本概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遗址分布与地形有一定关系,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在海拔0-100m范围内遗址数量最多;坡度方面0°-6°范围居多,先民倾向于选择低海拔地区,较为平坦,生存空间扩展至海边,适合农业活动与捕捞活动。同时,坡度较为平缓地区更利于聚落的发展与扩展,定居生活状态稳定。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遗址选择位置均为集水区,比较容易获得淡水资源。青铜时代随着人口增加,弃岛登陆从事农业。

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将继续开展坡向、缓冲区分析,探讨辽东半岛新石器与青铜时代遗址空间分布演变规律。

参考文献:

[1]大连通史编纂委员会.大连通史•古代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辽宁省志•地理志[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

[3]大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大连市志•自然环境志[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3.

[4]徐昭峰.辽东半岛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9.

1


[[1]] 大连通史编纂委员会.大连通史•古代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4-85

[[2]] 大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大连市志•自然环境志[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3:123-141

[[3]] 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长海县文化馆.长海县广鹿岛大长山岛贝丘遗址[J].考古学报,1981年01期

[[4]] 徐昭峰.辽东半岛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