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凤庆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意见

/ 2

关于凤庆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意见

                      ,杨道超

 532930196310052114

关于凤庆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我的三点意见,陈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凤庆是临沧市一个大县,位于茶马古道延线上,距临沧市所在地临翔区110公里,距省会城市昆明510公里。县域面积3335平方公里,下辖8镇5乡,境内有23个民族,汉、彝、白、回、苗、傣、拉祜、布朗、傈僳族9个世居民族。2021年全县人口38.12万人,近年来被云南省公布为美丽县城。

凤庆县,古为蒲蛮地,又称蒲门。

唐属姚州,宋归永昌,元,设顺宁土府,明中期设庆甸县,明末为顺宁,清为顺宁县。

民国蒙化行政区。

1985年,改为凤庆县至今。

设府置县600多年,明代开始创“聚书楼”,建学校,开书院。清,兴义学、私熟,教育遍及城乡。

二、城市价值、物质载体和空间环境

凤庆县是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交汇平台上重要城市,文献名邦和交通要冲,滇红茶之乡,是全国十大产茶大县之一,是中国原种大叶茶产地。文化发达,商贸频繁,民族特色见证多民族交流融合,具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应有的历史文化价值。

1、青铜文明

1982年出土文物100多件,其中战国时铜钺、铜剑、铜鼓,是新石器时代明显器物,是古代文明象征。

2、种茶、制茶,卖茶,历史悠久。

种茶历史,境内小湾镇锦绣村香竹箐茶祖一株,高10.6米,树幅11.3*11.4,,树粗5.64米,两人勉强合抱,树龄已是3200岁了,几乎与人类社会同行,比秦始皇还要早1000年。最为可观的是,老茶祖现在还健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了不起的是,据科学辩识是栽培型大叶种茶树。

凤庆茶园成片,据不完全统计:大大小小,有30.万多亩。

制茶方面,湖南人冯绍裘,1938年创滇红茶,成为世界红茶三大品牌之一。其老厂房区,1950建的苏式办公楼1幢、8间厂房,厂房间联有铁轨,均已列入第八批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单位。

卖茶,茶马古道凤庆、鲁史段兴起,繁荣,是卖茶的开始。

3、水力资源充分利用,是科学技术进步标志。

古墨流浪河磨房群,分布在诗礼乡河床上,建筑简单,石墙围合有门,石板盖屋,水车不停唱着歌转悠,功能是米、面加工,榨油。现存27间,有9间(7间磨房、1间榨油房、1间碾房)迄今仍然发挥作用,是科技进步的表现,被列为第八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古城历史悠久,格局保存完好

凤庆古城,位于凤山镇。

凤山镇座落在一个斜坡上,建筑面积是211.49平方千米,人口约十万人。始建于明代,环境清幽,文笔塔了然在望,聚书楼宏伟壮观。井然有序的民居建筑群,组合成街巷、集市,庭院深深深几许,式样多,有汉族的四合院,白族的“三房一照壁”,云南一颗印。文庙群在众星捧月中,庄严神圣,别具一格,古朴优雅,保护完好。是滇西南规模最大的文庙,成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街区,比较分明,青石板铺地,下雨天不起泥,秋天不飞沙走石,保存完好。

5、历史遗存比较多,价值突出。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

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个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个

古树名木多少颗,待考。

6、凤庆为云南文献名邦之一,人杰地灵。

龚彝、赵又新

、罗稷南、冯绍裘等历史人物,功劳成绩,以讲好故事,建馆、立像、树碑,生发名人效应。

7、鲁史古镇,是茶马古道重要一段。

鲁史古镇,又名阿鲁司,总面积318平方千米,人口约27000人,是茶马古道重要一段,是滇西南有名的驿站。随青龙桥横跨出世,南来北往客商云集,物流四通八达。建筑布局三街七巷一广场。三街指的是上平街、下平街和楼梯街。七巷指的是,曾家巷、黄家巷、十字巷、骆家巷、魁阁巷、杨家巷和董家巷,一广场就是四方街。全镇以四方街为中心,成圆状分布。民居多样,融合了各地特点,有大理的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风格,有昆明一颗印民居,也有北方四合院和江浙民居猫弓式防火墙设计,是滇西南地区保存较为完好古建筑群。历史上商铺鳞次栉比,开马店、卖马料的人家很多,还有打铁的、酿酒的、染布的、裁缝的、照相的、压面的、熬酱油的、酒馆、茶楼、旅店、戏楼、赌馆应有尽有,还有本地和外地客商开的大商号,基本上是一个以商业、服务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小城镇。

随214道、高速路开通,鲁史古镇“商”字不在重要了,昔日的沧桑和荣光,很久远,却非常清晰。

含金量很高,双国家级单位。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8、琼凤桥,堪称交通史上里程碑。

琼凤桥,位于三岔河镇上,连接东西枢纽,是木质桥,长40米、宽3.5米,有桥亭、桥房、护栏,等设施,建于1925年,是私人出资,积德行善之举,值得表彰。人,车与马可同时通行,畅通无阻。

是地方交通史上里程碑,具有很高建筑艺术和文化价值。

现在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商贸茶城初具规模。

制茶,传统茶工艺做法,现在机制茶做法,双管齐下,建宣传平台上展示。

茶,无论是现在和将来,仍然是凤庆一个大市场。

张之政书记,当市长期间曾在北京开会时,卖茶叶,宣传临沧凤庆,历历在目。

4月4日,杜建辉市长,邀请企业家开座谈会,谈茶。

讲到滇红,叶金毫条状,汤色红艳,香气醇美,滋味浓厚。

10、凤庆自然风光旖旎,适游宜居的城市。

凤庆古城的高度、体量,色彩,形式等等,突显不足。如何处理与新城之间关系?至为重要。古城,现代时的洋气,和商业化的俗气必须除去。新城,在美丽县城建设中,始终坚持“干净、宜居、特色、智慧”,保持文化底色,很不错的。

11、凤庆城市传统文化艺术,包括具有地方特色,有价值的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服饰、民俗以及烹调、饮食、工艺等等

永德赶马调在凤庆唱响,已编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苗族服饰,做工很好。银饰点缀,恰到好处,着装少女,美丽尽显。

凤庆茗茶、美食,别具一格。滇红茶是首选、百抖茶家中待客必备。早点粑粑卷,其中锅巴、稀豆粉,透出香气,更是一绝。日常鸡枞油,尽是山中来鲜香味,保存完好,过口不忘,温暖人心。

三、保护工作

1、做法;

2、具体措施;

3、成效。

笔者进一步采访中,大概归纳成五个方面,即写成题纲:(一)坚持规划引领,完善保护管理的体制机制。(二)完成挂牌保护,强化保护对象的测绘建档。(三)坚持修旧如旧,保留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四)加强合作,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五)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展现古城保护的最大价值。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