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自主管控模式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煤矿安全自主管控模式探索与实践

刘乔

(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2000)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市场行情的持续火热,部分煤矿企业加大生产忽视安全工作,很容易造成事故发生煤矿企业作为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主体,一方面要积极落实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平稳进行,另一方面应积极探索和实践适应本单位实际的安全自主管控模式,做到安全生产工作一矿一策、一面一,实施精细化、超前化、流程化的安全自主管控,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关键词煤矿安全;自主管控;探索与实践

引言

煤矿开采过程中大部分矿井都受到水、火、瓦斯、煤尘、有毒有害气体、顶板、冲击地压的威胁,发生事故后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是煤矿抵抗自然灾害的安全管控重点。同时,煤矿职工在文化水平上参差不齐,安全生产意识不明确,技术水平有差距,这些也都成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零敲碎打”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1]。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一方面在接受政府安全监管的同时,另一方面必须全力自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做到一切发展都是为了职工,这样企业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1建立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构建一矿一策、一面一安全自主管控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要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这里所说的安全生产关口前移,一方面指煤矿企业要积极落实好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对待安全风险要超前考虑、超前治理;另一方面指企业要在生产一线要主动作为,当好第一责任人,落实好安全自主管控。

1.1 风险分级管控

不同矿井、不同采区、不同工作面的开采地质条件、灾害种类及其严重程度各不相同,时刻都在发生变化,若灾害防治措施实施不到位,随时都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为了做好矿井的安全自主管控,须每年根据采掘接续计划提前进行风险分级管控,编制矿井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由主要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在统筹考虑地测防治水、通风系统、瓦斯、煤尘、防灭火、顶板、冲击地压、提升运输、机电、地面设备设施、工厂和周边环境等内容基础上,全面开展矿井安全风险评估,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对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风险实施针对性的管控,为 “一矿一策”的安全自主管控模式实施打好基础。

1.2  隐患排查治理

煤矿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是前沿关口和主要阵地,是体现煤矿安全管理质量的重要内容[2]。一是要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依据风险辨识评价和管控措施的制定,按责任分工和风险级别形成隐患排查清单,分级进行排查。二是对隐患排查治理要遵循“五落实”的原则,即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资金完成时限、整改措施预案,并实施监控管理和复查验收全过程,要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和事故隐患治理信息台账,实现对事故隐患排查发现、登记、整改、验收、销账的闭环管理过程。三是要常态化及全面化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四员两长”对重点区域、重点人员、重点设备要勤去查、仔细查、反复查,做到安全生产心中有数。

2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构建全员参与安全自主管控模式

在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中,往往是实现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煤矿工人仅仅是被动地进行安全管理[3]。新《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需要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经营单位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都不同程度直接和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就是要把生产经营单位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形成人人关心安全生产、人人提升安全素质、人人做好安全生产的局面,从而整体上提升安全生产的水平,实现全员安全自主管控。

在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我们须做好领导之间、部门之间、系统之间、岗位之间的安全生产责任,要贯通衔接,避免“上下一般粗”;二是要做好责权利相统一、相匹配,赋予了责任,就要同时赋予必要的权利和利益,使得尽职尽责有依托、有动力;三是要定性与定量相统一、相契合,责任的定性要准确明确、明晰明细,不含糊模糊、模棱两可,定量有精确,弹性要小,回旋余地不能太大,尤其要避免只有定性的要求,没有定量的标准尺度;四是要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进行长期公示,让企业每一名从业人员都能清楚知道自己和别人的职责,真正做到监督自己和监督别人;五是要加强考核,每个月对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通过打分和排名、考核绩效工资的方式,不断激发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为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打下良好的基础,构建“全员参与”的安全自主管控模式。

3狠反三违,构建零敲碎打事故发生的安全自主管控模式

事实上,大量的煤矿事故调查与统计研究发现,我国80%以上的煤矿事故直接或间接源于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特别是这种“零敲碎打”的事故基本上都是员工的违章作业造成的,可防可控的难度较大,给企业的安全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企业就必须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反“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管理制度或体系,帮助员工及时更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建立真正可防可控的安全自主管控模式。

3.1 制定三违界定标准

煤矿企业根据自身实际,结合本矿岗位工种目录制定具体的“三违”界定标准清单,以综合、一通三防、采煤、掘进、机电、地测防治水、冲击地压等专业为依据,明确一般“三违”及严重“三违”各自的具体内容、形式及处罚标准,便于反“三违”能够标准化、制度化进行,杜绝主观化、人情化,真正做到人人都能遵章守纪。在标准正式下发前,一定要征求企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区队长、班组长、安检员、工人代表的意见,不能仅靠几个编制人员的想法就定稿了执行标准,这样在现场执行起来如果脱离实际,就会让员工苦不堪言。

3.2 明确人员

作为煤矿企业,要认识到不仅仅工人会违章作业,干部也会有违章作业的问题,而且干部违章作业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更恶劣,但是干部在反“三违”中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执行者,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擦亮眼睛,对干部的 “三违”行为敢于亮剑,处罚应更为严厉。所以,我们在反“三违”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全员,抓所有人员的 “三违”行为,这样才能无死角、全方位杜绝违章发生。

3.3敢动真格三违

根据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煤矿企业职工在作业过程中,大部分的违章行为都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只要几分钟或者几十秒,这个任务就能以最“简单”“快速”的方法完成,虽然有一点不安全,但是自认为都能掌控,不会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所以煤矿企业必须敢动真格的反“三违”,而且必须长期持续开展,它坚决不允许任何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的存在,一时的疏忽大意和哪个细节、漏洞和死角的存在和稍有不慎都会带来灭顶之灾,任何对制度的“截留”和克扣都会造成“三违”行为的滋生助长,再好的制度如果在执行力上打了折扣,不过只是一纸空文,仅仅局限于纸上谈兵,因此对“三违”处罚上坚决不能富于同情心,要在安全和“三违”之间牵起一条高压线,决不允许任何人触碰。

4结束语

煤矿企业进行安全自主管控模式探索与实践有助于构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安全管理体系及模式,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进行安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落实各项措施和要求,真正做到安全与生产相协调、相统一,让职工享受企业的发展红利。

参考文献

[1]张权.基于自主安全管理的煤矿安全管理模式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4(2):42-44.

[2]肖东春.浅谈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要点[J].福建建材,2021(5):103-104.

[3]王世常、刘磊.煤矿安全自主管理模式的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7):73-74.者简介:刘乔(1996.4-),男,汉,陕西咸阳人,20207月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助理工程师职称;现在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从事煤矿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