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风景旅游景区雷电灾害特征及防护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自然风景旅游景区雷电灾害特征及防护研究

万海江

三原县气象局 陕西省咸阳市 713800

摘要:自然风景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频发,不仅严重危害游客生命财产完全,还容易给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古建筑物、古树等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及时掌握自然风景旅游景区雷电灾害特征,并制定出与之匹配的防护措施,有利于加强自然风景旅游景区防雷减灾能力,构建完善的景区安全保障体系,为安全旅游、自然旅游资源保护提供保障。

关键词:自然风景旅游景区;雷电灾害特征;雷电防护措施

    2022年中国气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气象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有针对性开展旅游气象服务工作,分类、分灾种加强旅游气象服务保障。针对山岳型景区,强化雷电、暴雨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对此,针对自然风景旅游景区的雷电灾害,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处理,尤其是针对山岳型雷电灾害高发区与电子设备受损严重的特点,需要从合理布置防雷预警装置、构建防雷监测预警系统与应急预案等方面加强旅游气象服务保障,提高自然风景旅游景区的防雷电灾害能力与应急能力。

  1. 自然风景旅游景区雷电灾害特征

我国地大物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大多数自然风景旅游景区为山岳型景区,受到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导致其雷电灾害频发。本文以江西自然风景旅游景区为例,由于江西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并且是雷电活动与雷电灾害频繁的省份,以此为例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以2015-2020年江西省气象局闪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1.1山岳型景区雷电灾害频率高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5年-2020年期间江西省内自然风景旅游景区先后发生30起雷电灾害,自然风景旅游景区的雷电灾害主要集中在山岳型景区,占56.67%;其次为水域类自然景区,占26.67%,其他类型占16.67%。其中山岳型景区雷电灾害频发地区主要分布在鹰潭(龙虎山、香炉峰、金盘山等景区)、赣州(云盖岽、铃山振铎、覆笥山、峰山等景区)、吉安市(武功山、井冈山、南风面等景区)等地。其主要是由于山岳型景区地处丘陵地带,在夏季雷雨季节多发阶段,局部地区对流强,是雷电高发区。同时,江西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多,属于多雷区与强雷区。据闪电定位系统测定,全省每年地闪40-90万次,主要集中在山地丘陵地带。

1.2电子设备受灾严重

在自然风景旅游景区发生的30起雷电灾害中,电子设备遭受雷电损伤占53.33%,其次为索道等设备受损占23.33%,古寺庙等建筑物受损13.33%,其他树木等植物受损占10.00%。电子设备包含计算机、监控系统、电话、电视、网络线路等,由于自然景区架空线路较多,且监控系统与计算机等设备需要全天24小时运转,在雷电天气也是如此,在雷击后雷电流容易沿着电线进入监控机房与其他各路电子设备中,故而遭受雷电损伤严重,其主要来自感应雷与直击雷灾害影响。

  1. 自然风景旅游景区雷电防护措施

2.1科学布置防雷预警装置

为了减少雷电天气对自然风景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与人员造成伤害,需要科学布置防雷预警装置。一是针对雷电高发区安装防雷预警装置,可以根据突发雷电天气可就近避雷要求,在重要旅游景点建设防雷场所,确保游客与工作人员在雷电天气下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如在山岳型景区高发雷电灾害地区重点安装防雷预警装置。二是针对电子设备受损严重的情况,需要对旅游景区办公楼、游客集散中心、古建筑、索道等基础设施与建筑严格按照GB50057-2010规范要求安装防雷预警装置,尤其是针对扩建、新建、改建的旅游景区与大型露天设施,其防雷安全装置需要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设计与施工使用,能够对雷电灾害进行密切监测与预警,减少电子设备受损。三是定期做好防雷装置监测与维护工作,自然风景旅游景区需要对防雷装置定期维护与保养,每年检测1次防雷装置,检测不合格需及时整改。不断完善直击雷防护措施,从电源线、信号线、网线等方面加强与完善雷电防护措施,从整体上提升自然风景旅游景区的雷电灾害防御能力,降低雷电灾害对旅游景区造成的经济损失,确保景区人员与基础设备安全[1]。例如,2022年庐山景区管理与维护中心利用相对闲暇旅游接待期加强对防雷设施的全面改造,尤其是对防雷接地系统进行安全改造,确保旅游安全性。

2.2健全防雷监测预警系统

一方面,加强防雷监测设备建设。针对各种防雷监测设备进行构建,如建设闪电定位仪,应结合仪器与闪电定位要求,将其合二为一进行统一化应用;建设完善的大气电场仪,有利于及时了解景区周边雷暴发展情况,对雷电天气具有预测功能。另一方面,加强防雷监测预警软件系统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防雷监测预警系统,并构架与之匹配的网络系统与硬件设备,将其应用在自然风景旅游景区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中,将监测的数据传到专业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中,通过可视化技术将数据资料呈现出来,根据相关资料掌握自然风景旅游景区雷电天气预报情况,并做好各种防御措施[2]。例如,江西武功山风景区采取地藏式智能升降闪杆防雷设备,安装雷电预警设备(大气电场仪)与4根升降式接闪杆分布在山顶,通过控制系统与雷电预警联动,在雷电天气发生半小时前可以对其进行预警,自动升起接闪杆预防雷电灾害,在雷电天气消失1小时后自动下降接闪杆隐藏起来。

2.3构建景区雷电灾害应急预案体系

一是借鉴其他优秀雷电灾害应急预案,立足当地自然风景旅游景区雷电灾害特征制定与编写应急预案,确保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完整性,与地方政府、上级管理单位等预案相互结合。二是在编制与制定应急预案前,识别与掌握自然风景旅游景区所有雷电灾害事故、雷电灾害风险级别、影响范围等,以此制定出针对性的应急预案[3]。四是制定与编写完应急预案后需要向相关部门报备与演练,确保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并及时反馈与调整应急预案。同时,加强自然风景旅游景区工作人员、游客、导游等防雷知识科普宣传与培训,尤其是在雷电多发季节通过景区广播、显示屏、导游宣讲、线上平台加强防雷知识科普与发布雷电预警信息。

结语

总之,自然风景旅游景区在夏季雷电天气多发季节通常会发生雷电灾害,尤其是山岳型景区雷电灾害频发,容易导致电子设备、建筑物等景区基础设备受损,严重者危害到游客生命安全。为了加强雷电灾害防御,提升防雷减灾能力,需要对其雷电灾害特征进行了解,制定出针对性防御措施,预防与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青娇,石祥南,蔡河章,等.旅游景区雷电灾害分布特征分析[J].海峡科学, 2021(9):4.

[2]谭侨,梁田甜.旅游景区雷电灾害特征及防御建设探究[J].当代旅游,2021,19(7):30-32.

[3]王艳金,王辉煌,林锋,等.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21(3):61-62.

作者简介:万海江(1967年10月9日),男,汉族,陕西省三原县人,大专,助理工程师,单位:三原县气象局,邮编:7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