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1
/ 2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戴名轩

身份证号:320922197612105035     224000

摘 要:本文对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以便更好的提高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 促进城市资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园林; 园林绿化; 绿化管理; 问题; 建议

当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有社会原因, 如实际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体制原因, 导致主管部门追求政绩和短期效益;决策者和专业人员知识和审美取向的局限性;政府的相关部门,在制定规划时缺乏统筹考虑等, 使得园林绿化发展速度虽快, 但效果并不理想,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不到位

1.1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缺乏长远性与科学性

城市环境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绿化的质量, 而园林绿化的质量又取决于城市园林绿化进行科学的布局即规划设计。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城市虽已编制了城市园林绿化规划, 但由于缺乏长远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不协调,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和居民对城市绿地的生态保护和游憩休闲等方面的要求。 比如对城市绿化格局的规划,就需要按照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对于城市的气候、 水文、 地质及绿地格局进行认真分析, 依据景观生态格局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 同时结合整体用地性质确定。

1.2 还有一些城市至今仍未形成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

由于没有较为稳定、 长久的规划系统来指导绿化规划, 在进行城市园林管理时没有可靠依据,导致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编制与规划实施的脱节。常常出现规划绿地经常受到一些单位和个人的侵占和吞噬, 各类绿地数量严重不足, 大大滞后于城市化建设发展的要求及市民游憩出行和生态环境防护的要求。

2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

2.1 园林绿化管理缺乏统一、 协调的管理体制

目前, 许多地方园林绿化规划、 建设、管理, 各自为政, 如: 各开发区、 各开发商及企事业单位等有关部门的园林绿化管理, 自成体系,缺乏全局性、 系统性、 规范性的管理体制。由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 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使得侵占城市园林绿地事件时有发生, 随意伐木毁绿事件更是屡屡发生。 有些城市由于管理力度不强城市整体绿化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2.2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监督机制薄弱

尽管已实行政务公开制度,但监督制度本身具有缺陷和信息不完全透明是客观事实。在我国, 很多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都未建立监督、 考核机制, 没有把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监督和考核,甚至未列入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之中。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在政府工作议程上排不上号, 造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后劲不足。

3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制不完备

有法不依,管理者法制观念不强, 在执法上存在着执法不严或某种程度的谋私问题;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着以罚代管和以罚代法的倾向。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认识不够,管理不力。 因此, 必须提高各级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领导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认识。长期以来,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尤其是许多地方性的园林绿化法律法规、 行业标准、 技术规程亟待健全。五届四次会议 “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精神、 国务院颁发的《城市绿化条例》 等, 但许多城市未能根据中央和国务院有关城市绿

化工作的方针、 政策, 相应制定一些地方性配套的绿化法规, 因而,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 显得力不从心, 根本无法进行依法行政管理。甚至一些城市的绿化工作出现玄虚现象,造成城市的绿化目标不明确, 扩绿无计划, 绿地不落实。尤其是城市绿化设计、 施工混乱, 无证照设计、 施工十分普遍, 《园林绿化技术规程》 根本无法实施, 造成不正当竞争, 质量低下, 形成恶性循环。 由于城市园林绿化执法不严, 社会绿化问题较多, 单位附属绿地、 小区绿地, 都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城市绿化制度不健全, 法规不配套, 政策不落实, 未走上依法治绿的良性轨道。 因此, 只有尽快建立健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规体系和执法体系,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才能走上法治化的轨道。

4 城市园林绿化意识普遍不高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起步较晚,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迟缓的严峻局面。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许多城市政府对园林绿化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中的战略地位与功能认识不足。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城市总体建设不协调。城市在规划建设中, 绿地预留面积比例不足,大面积、大手笔、 高质量、 高标准的绿化景观很少; 城市园林绿化过分强调草坪, 缺乏高大乔木。应提倡建造乔、 灌相结合的复层群落。树种选择偏重花色树形, 忽视其他抗空气污染的树种。 开展各项经济活动, 口头上讲生态环境是 “生存之本,重中之重” , 可在实施中, 却片面追求眼前利益、 暂时利益。由于城市园林绿化不能像其他产品一样短期内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它的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 也很少有人真正关心、 认识。城市绿化在人们心目中,几乎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只有当洪灾、 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真正造成危害的时候, 人们才可能想到绿化的重要性。

5 鉴于以上在我国城市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

建议

5.1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一般程序

5.1.1 初步设计出城市园林绿化系统

在调查与预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园林绿化指标, 初步设计、 形成本城市的园林绿化系统。 包括: 人均公共绿地、 绿化覆盖率、 绿地的结构组成、 相应的防护林带、 生产绿地及专用绿地。

5.1.2 计算各类绿地的新增面积

各项绿地指标是依据城市环境目标确定的,按照指标要求逐项

计算新增绿地面积。

5.1.3 编制绿化规划

根据前面计算的新增绿地面积和新增公共绿地面积,汇同园林部门制定具体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目标实施措施即绿化规划对策。

5.1.4 绘制绿化规划图和绿化设想图根据绿化现状和绿化对策, 分别绘制城市园林绿化现状图, 近期园林绿化规划图和远期园林绿化设想图。上面所述四点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一般程序, 但实际操作中,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程序是复杂多变的, 因此, 必须灵活把握。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园林绿化管理的原则与程序,才能有效地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水平。

5.2 要遵循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过程中, 应根据城市不同的特点, 制定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并选定各项主要绿化的用地范围, 合理安排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化系统,作为指导城市的各项绿化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应考虑以下因素:

5.2.1 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不同的城市对园林绿化系统的规划要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园林绿化的规划布局应根据当地气候、 土壤、 水文、 地形等方面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城市性质、 规模、 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 综合考虑, 因地制宜。如: 北方城市应多考虑防风带的建设, 南方的城市要以遮阳降温为主等。

5.2.2 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要在充分利用现有绿地的基础上搞好城市的普遍绿化,要与工

业布局、 居住区详细规划、 公共建筑分布、 道路系统规划密切结合。

5.2.3 均衡分布, 形成完整的园林绿地系统不同的绿化具有不同的功能,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置时, 应注意将公共绿地均匀分布, 做到点、 面相结合,以面为主, 点线穿插,以小为主,中小结合, 使各类绿地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充分发挥园林绿地的最大功效。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结合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全面、 系统分析和阐述了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科学化、 规范化、法治化的方法与措施,试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系,从而提高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 希望对今后城市绿化管理工作有所借鉴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