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3
/ 2

【摘要】目的观察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21-202212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前纵隔肿瘤患者中随机挑选60例,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90.40±7.06min、术中出血量为(47.30±6.20ml、引流时间为(2.20±0.40d、住院时间为(90.60±9.10d、术后VAS评分为(2.03±0.50)分,临床指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前纵隔肿瘤治疗中利用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具有确切效果,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前纵隔肿瘤;临床效果

纵隔肿瘤根据肿瘤发生位置不同可以分为前纵隔肿瘤、中纵隔肿瘤、后纵隔肿瘤,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前纵隔肿瘤,且以胸腺瘤为主要病理类型。在以往临床中,主要利用胸骨正中切开手术治疗,手术视野较为开阔,能够把肿瘤完成切除,但是其会给患者带来较大创伤,术后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1]。因此,在临床中,急需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前纵隔肿瘤方法。近几年,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逐渐被应用到临床中,获得了不错的效果,该种手术方法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下文20221-202212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前纵隔肿瘤患者中随机挑选60例,对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1-202212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前纵隔肿瘤患者中随机挑选60例,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2010,年龄段在34-60岁之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1812,年龄段在35-60岁之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术前叮嘱患者禁食、禁饮6小时,帮助患者取仰卧位,给予术区消毒、铺单。在患者下肢创建静脉通路,在胸骨正中作切口,分别把皮下组织、骨膜、胸骨柄进行分离,纵行切开胸骨,在骨髓腔中涂抹骨蜡,把胸骨撑开,探查肿瘤,然后利用电刀等器械解剖分离瘤体,保证彻底清除病灶后,利用温盐水的形式进行清洗,如果没有出血和肺部漏气,可以在纵隔、心包处对引流管进行留置,最后缝合胸骨、皮下组织、皮肤。

观察组,使用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术前叮嘱患者禁食、禁饮6小时,帮助患者取仰卧位,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单腔气管插管,在剑突下10-30毫米处创建皮下隧道,终点是胸骨后缘,置入胸腔镜,对肿瘤进行探查[2]。在左右两侧锁骨中线肋下缘作1cm长切口,把其作为操作孔。创建人工气胸,利用电钩切开纵隔胸膜,利用电刀对肿瘤进行分离。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损伤到双侧膈神经[3]。保证清除病灶后,进行清洗和消毒工作,排净积气积液,撤出相关器械,缝合切口,对引流管进行放置[4]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的比较采用t值检验,计数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90.40±7.06min、术中出血量为(47.30±6.20ml、引流时间为(2.20±0.40d、住院时间为(90.60±9.10d、术后VAS评分为(2.03±0.50)分,临床指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比较(spacer.gif±s

组别

例数(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引流时间(d

住院时间(d

术后VAS评分(分)

观察组

30

90.40±7.06

47.30±6.20

2.20±0.40

90.60±9.10

2.03±0.50

对照组

30

116.50±12.68

110.30±8.59

3.10±0.60

120.50±12.85

4.30±1.25

T


4.859

5.316

4.052

4.969

4.163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治疗有效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情况比较 [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0

2066.67

930.00

13.33

2996.67

对照组

30

1240.00

930.00

930.00

2170.00

X2





4.216

P





0.05

3.结论

前纵隔肿瘤手术治疗是通过彻底清除肿瘤病灶组织,有效控制疾病进展。但是,纵隔属于较为复杂的区域组织,其中涉及胸腺系统、脂肪组织、淋巴结等,在手术切除期间会给患者机体带来较大创伤,特别是传统开放性手术,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这非常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影响到预后效果[5]。近几年,随着微创技术不断发展,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逐渐被应用到前纵隔肿瘤患者治疗中,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在该种手术模式下,对患者的创伤较少,且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不容易对患者周边神经造成损伤,安全性较高。在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中,入路是剑突下上腹部,经过胸骨后间隙,把胸腔镜进行植入,手术视野较为清晰,能够完整切除胸腺,把前纵隔、心包脂肪组织彻底进行清除,进而实现根治效果。并且,在该种手术模式下,不经过胸壁,不会对肋间神经造成损伤,术后患者疼痛感受较轻,且利用胸腔镜不会对脏器进行牵动,进而有效保证手术安全性。此外,在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中,仅仅需要创建皮下隧道、操作孔,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术后疤痕较小,术后恢复较快。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前纵隔肿瘤治疗中利用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具有确切效果,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任占良,张泳,韩英杰,.经剑突下手术在前纵隔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肿瘤学杂志,2022,27(12):1146-1150.

[2]宋绪洋,孙琰,刘阳.剑突下胸腔镜手术在前纵隔肿瘤切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医学信息,2022,35(14):89-91.

[3]谢于峰,卢开进,颜大亮,.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02):69-71.

[4]黄若山,姜承奇,黄剑春,.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对前纵隔肿瘤的治疗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03):104-107.

[5]何博,吴蔚,谭德立,唐猛,.经剑突肋缘下与经肋间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疗效对比[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0,29(10):812-817.

作者简介:林亚军(1993.01-),男,土家族,贵州铜仁人,本科学历,初级职称,主要从事普外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