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情感障碍你了解多少?能治愈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双向情感障碍你了解多少?能治愈吗?

侯伟敏

大兴区心康医院  102600

双向情感障碍是临床常见精神心理疾病,是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疾病,所以也被称作躁狂抑郁症,该病多见于滥用药物者、有家族史者、受重大精神事故刺激者,需长期持续性综合治疗,你对双向情感障碍了解多少?双向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如何预防双向情感障碍?

一、关于双向情感障碍

(一)临床表现

第一,典型症状。包括:(1)躁狂症,患者通常伴有以下症状,一是思维异常,主要表现为语音高、反应快、语速快、联想迅速、易夸大妄想、易偏离主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奔放敏捷等,重者可出现妄想、幻觉、言语或行为紊乱等的精神病性症状,二是行为异常,主要表现为活动增多、好管闲事、行为轻率、精力十分旺盛、意志行为增强、自控能力下降、做事有始无终等,重者可出现举止粗鲁、行为冲动、伤人毁物等的情况,三是情感异常,主要表现为易激惹、易冲动、易愤怒、兴高采烈、情绪高涨、异乎寻常的心情高兴等,四是躯体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率增快、双眼有神、面色红润、性欲增强、睡眠减少、食欲增大、体重减轻等;(2)抑郁症,患者通常伴有以下症状,一是思维异常,主要表现为反应迟钝、思考能力下降、思考问题困难、主动言语减少、记忆力及注意力减退、说话速度及思维联想速度缓慢等,二是情绪异常,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抑郁悲观、容易焦虑、无愉快感、自我评价低、凡事都缺乏兴趣、常产生无助感或无望感等,三是意志活动减退,主要表现为生活被动、行动缓慢、总是自责、不想做事、不愿社交、常闭门独居等,重者可出现抑郁性木僵,四是出现自杀观念和行为,严重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五是焦虑或激越,主要表现为紧张、易激惹、烦躁不安等,重者可出现坐立不安、踱来踱去等情况,六是生物学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便秘、闭经、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睡眠障碍、性欲增加或减退等,七是精神病性症状,主要表现为易出现幻觉和妄想,多为谴责性的幻听、无价值妄想,少数患者可能有没有情感色彩的幻听、被害妄想。

第二,其他症状。包括:(1)躁狂发作时患者通常会伴有如瞳孔扩大、心率加快、性欲亢进、食欲增加等的症状;(2)抑郁发作时患者通常会伴有如头晕、头痛等的神经系统症状、如恶心、腹胀、便秘等的消化系统症状、如心慌、心动过速等的心血管系统症状。

(二)主要病因

第一,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该病可能与部分激素轴异常引起激素分泌异常和功能障碍有关。

第二,脑电生理变化。通过脑电图检测可发现这类患者的脑电波异常,躁狂发作多为高α频率,抑郁发作多为低α频率,所以该病可能与脑电生理变化有关。

第三,神经生化因素。根据有关研究表明,该病可能与5-羟色胺活动功能降低、去甲肾上腺素活性降低、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或受体功能障碍等有关。

第四,心理社会因素。该病可能与环境改变、应激性事件、如工作不顺利或家庭不和睦等的负面生活事件所产生的负面情绪有关。

第五,遗传因素。如若亲属中有人患有该病,那么本人患病的几率则较高,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几率越大,最重要的是,若是发病年龄逐代提前,那么病情严重程度也将会逐代提高。

(三)常见并发症

第一,哮喘。根据有关研究显示,与普通人群相较而言,终身患有哮喘的人群患有该病的几率更高,而且与普通人群相较而言,患有该病的人群的哮喘患病率也更高。

第二,偏头痛。与普通人群相较而言,该病患者患有偏头痛的几率更高,而且此种并发症还多见于低收入人群、躁狂抑郁症引起的偏头痛性抑郁症Ⅱ型人群。

第三,心血管疾病。根据有关研究显示,与普通人群相较而言,该病患者发生如卒中、高血压、心律失常、外周血管疾病等多种致死性心脏事件的相对危险性更高。

第四,多发性硬化。此种并发症属于神经系统疾病。根据有关研究表明,至少10%的多发性硬化患者被确诊同时患有该病,这是因为该病的产生与发性硬化所致的神经损伤有关,所以患者在出现多性性硬化的情况时才会首先出现该病的症状。

二、双向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法

症状较轻者可治愈,但若为反复发作者,不仅预后差,而且还需终身治疗,如此才能保证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以下是该病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第一,锂盐。这类药物是躁狂发作的首选药物,可用于急性期和缓解期,可预防躁狂或抑郁发作,可起到稳定心境的作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水肿、痤疮、恶心、呕吐、多尿、腹泻、乏力、嗜睡、手抖、脱发、体重增加、胃肠道症状等。

第二,抗抑郁药。有丙咪嗪、安非他酮、麦普替林、阿米替林等,这类药物具体使用原则尚未统一,因而目前一般不主张单用抗抑郁药。

第三,抗癫痫药。有丙戊酸钠等,这类药物对躁狂发作者有效,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震颤、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体重增加、胃肠道症状、月经周期改变等。

第四,抗精神病药。有氯丙嗪、奥氮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等,其中氯丙嗪可较好的控制患者幻觉、妄想、紧张不安、兴奋躁动等的症状,但可能会出现如口干、心悸、乏力、嗜睡、便秘、肥胖、闭经、上腹不适、视物不清等的不良反应,而奥氮平对躁狂发作者有较,但可能会出现如嗜睡、体重增加、泌乳素增加等的不良反应。

第五,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有丁螺环酮、苯二氮卓类等。

第六,情感稳定剂。有碳酸锂和抗抽搐剂两种,而后者又有丙戊酸镁、丙戊酸钠、奥卡西平、卡马西平等。

(二)心理治疗

第一,认知疗法。纠正教育理念,明确洁癖原因,消除患者误解,改变思维方式,识别和改善患者不良的情绪、认知及行为模式,调整婚姻家庭中不利的心理因素,在此期间需要注意的是,家属应积极配合相关的工作,且在患者行为控制较好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以此使得患者树立并增强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减少复发。

第二,人际关系训练。鼓励患者多交朋友,多与他人交流与沟通,学会信任别人,主动给予朋友各种帮助,与朋友心理相容、真诚相见,以此改善患者的社交环境,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性,从而为其塑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三)电抽搐治疗

此法起效迅速,适用于存在以下情况的患者,包括:(1)经药物治疗但疗效较差者;(2)快速循环反复发作不能空制者;(3)抑郁发作时出现拒食、木僵状态、有严重自杀意念和企图等情况者。

(四)改良电抽搐治疗

此法起效快,适用于有自杀、冲动行为的患者。由于此法在治疗过程中会给患者注射肌松剂或麻醉剂等,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因而已在逐渐替代电抽搐治疗,但需注意的是,使用此法的同时应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三、双向情感障碍的预防方法

(一)营造环境

避免喧哗,保持安静。时常打扫卫生,保持居住环境干净。时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且流通。勤换、勤洗、勤晒床单被套,保持床铺整洁、平整。房间色彩以冷色调为主,房间布置以简单、清雅为主。时常放些节奏舒缓的轻音乐,避免放节奏过于激烈的乐曲。

(二)放松心情

多与他人倾诉,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承受能力,培养抗压能力,重视心理疏导,避免郁结于心,进行心理干预,以免情绪恶化,消除消极情绪,避免紧张焦虑,适当放松情绪,保持心境平和,保持乐观心态,保持心情愉快。

(三)积极锻炼

根据身体耐受力状况,制定科学运动计划,坚持有氧运动,坚持体育锻炼,以此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注意不可剧烈运动,运动强度适宜即可,可选择如散步、慢跑、做体操等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四)高危人群早干预

建议滥用药物者、有家族史者、受重大精神事故刺激者等高危人群尽早进行心理测试及相关检查,如有家族史者尽早进行基因检测等,以此在早期筛除患有该病的可能性。

总之,双向情感障碍是常见病症,容易引起如哮喘、偏头痛、心血管疾病等的并发症,对人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所以还需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