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空间句法理论在城市研究中的局限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浅析空间句法理论在城市研究中的局限性

范译恒

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69

摘要——我们国家的城市发展进程高速,而且新的社会要求和新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着城市大小以及规模的扩张。从单一中心向多核扩张,环形发展到轴形发展,城市问题也在不断地激增中,社会矛盾也在不断的产生。因此,基于空间句法的研究模式,去进行城市规划的研究,可发现及解决更多的城市问题。文首先通过空间句法的概述、相关文献为基础,整理了空间句法所涉及的几个局限性。通过这些局限性,我们可以更好的掌握空间句法在城市角度的应用,并且能够更好的发展空间句法理论优势性。

关键词—— 空间句法、城市研究、局限性

  1. 空间句法理论

20世纪70年代,伦敦大学比尔·希利尔教授的创作的《空间是机器》,《空间句法》以及《整体性城市》等理论作为空间句法的研究鼻祖。希利尔认为,在过往的建筑理论与设计中,建筑师过于在意建筑的形体和风格上,从而忽视了空间。然而,空间为人们提供了生活场所,也提供了社会活动的基础要素,也为人们创造精神生活提供了基础。在国内,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段进教授,对该空间句法理论以及实践中的案例做了更详细的研究和解读。因此,空间句法开始被国内的专家学者认可,并应用在多个方面。并且不仅仅应用于建筑领域,在一些城乡规划、社会学、风景园林等都有很好的交叉和应用。而且无论是宏观尺度的城市角度,还是微观尺度的建筑角度,空间句法都有很好的实践应用价值。

空间句法理论提供了一种空间与社会关系连接的桥梁[1]。空间句法是通过对建筑、聚落 城市、景观等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2]。当我们了解了这种对等关系,我们就可以更好的服务人类社会需求,并且随人类要求的增多而不断改造,空间句法理论拥有集中度、智能度、平均深度三个概念。

(1)集成度

集成度是空间句法理论中的相对重点,它表达空间分散程度。当集成度值越大,则说明该空间可以较便捷的到达整体的各个点,相反,则是复杂程度变高。在空间句法中常用颜色变化来表达这一概念的大小。

(2)智能度

智能度是一个表示局部空间在整个整体中的所处地位,以及与其他空间的关联和统一程度。智能度高则说明,再此空间可有助于获得全局信息,描述全局。通过建立局部关系,推演整体关系。

(3)平均深度

深度值指在一个空间系统中某一单元空间到其他空间的最小连接数。深度值是一个非尺度距离变量,也不是一个固定变量,随着观察者在城市中的视点不同、视距变化、步距离大小变化,深度值都将变化。

  1. 空间句法的核心理论

如图1,展示了一个建筑平面,具有墙体出入口等要素。由图可见,从左边第一列,可能看不出大区别,可我们仔细观察可得知,入口的多少以及方向,完全可以影响使用者的行进轨迹以及各个空间的可达度。我们在第二列中,将墙体部分去掉,通过拓补关系,将空间涂成黑色,墙体反之为白色,在与第一列进行对比,明显能看出空间关系。在第三列中,将各个空间连接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各个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连接程度。所以我们观图可得到结论,a建筑则直线型,相对封闭,仅一条路。b建筑树型,有一条中心轴路,可通过节点,再到不同位置。c建筑呈环型,c建筑则因为自身是环状,较a、b最为便利。这种简化空间的连接程度图,可将空间量化,并进行计算机模拟处理,是空间句法的重要手段[3]

图1构型的直观描述示意图   图片来源:《再论“空间句法”》,张愚,王建国

  1. 空间句法理论在城市研究中的局限性

空间句法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是科学理论普遍现象。当然,空间句法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并不断完善,从而更能适应新条件以及局限性。

3.1 代表性的局限性

人充满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在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通过简单的物理原则,来思考、判别人类活动。人的运动是空间氛围形成的基础,只有人参与社会活动,空间便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反言之,空间也是为人创造的。宏观上,城市商业部分、住宅部分、公园绿地等等,也都是以使用目的为意义存在。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我们更能在我国传统园林中,找到证据。颐和园作为我国最大的皇家园林,结合了杭州西湖的造园手法,形成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园林景致。万寿山前后形成两道轴线,北轴为阴轴,用以祭拜神灵,南轴为阳轴,用以处理政务,凸显崇敬神灵和皇家威严。颐和园的东侧则采用私家园林步移景异的造园手法,凸显园林情致。因此,在这种园林场景中,并没有明确的道路以及方向,多是游在园中,因此在园林的或明或暗的空间中,空间句法不能百分百的推断人的想法,预测人的行动轨迹。在私家园林,更是充满了步移景异的造园手法,空间或大或小、或明或暗,各具特色,都吸引着不同的感受者游在其中。反观城市角度,使用者的数量增多,单纯的计算机模拟并不能完全和人群的意向相符合。因此,在使用空间句法应用于城市角度时,要注微观尺度的二次设计[4]

3.2尺度影响的局限性

卢原义信通过研究街道的宽度与高度的比值得出了尺度对于使用者对人的心里状态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宽高比达到4:1时,视野中大部分为天空,所以给人的封闭感较弱,空间感丧失。当宽高比达到2:1时,天空则退居其次,所以给人的封闭感增强,围合感也就增强。当宽高比达到1:1时,天空范围消失,人们更多集中在实体部分,因此在近人点需要重点突出设计。而平面化的计算机模拟,无法照顾到垂直向的微观尺度。微观尺度属于近人尺度,因此,在设计时,要尽可能的多一些人情化设计。

3.3 误差的局限性

目前计算机软件模拟并不能达到很好的精度。空间句法理论主要依靠将道路简化为线,用线来模拟空间的关系程度,这样就会导致轴线的判定有偏差,所得到的结果也就有一定偏差,最终结论不同,影响设计。

4 结  论

空间句法多用于建筑内部的人流分析、空间分析。考虑的多是使用者是否能够到达,以及到达的便捷性。但空间句法完全可以适用于其他领域,同时也要注意空间句法的适用范围。任何科学理论都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完善空间句法,使其理论更加完善,更加适用于不同环境、不同领域,发挥其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江斌,黄波,陆峰等. GIS 环境下的空间分析和地学视觉化[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2-53.

[2] 伍端.空间句法相关理论导读”[J] .世界建筑,2005,(6):21页.

[3] 张愚.再论 “空间句法”[J] .Architct,2004,(6):55.

[4] 王建国. 城市设计[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10:10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