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材管理和共享模式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航材管理和共享模式的探索

师丽娜

AMECO西南航材部 四川省 610000

摘要:航材是民用航空维修保障中重要的一环。如何高效科学,成本合理,清晰可控的进行管控,是航材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为此,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数据分析,人机结合的航材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实现了航材从进到出全方面的可追踪管理。航材管理是条供应链,链上各个环节的管理人员,互相支持,环环相扣,共同完成了航材的流通和保障。每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及时分析背后的数据,完善备货订件的逻辑,才能更好在保障维修工作的同时,将库存资金控制到合同范围。这就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积累,不断的调整,不断的探索。成本意识,应人人树立,人人有责。

关键字:航材管理;计划采购;统计分析;航材共享

引言

航材管理系统

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数据分析,人机结合的航材管理系统[1],可实现航材的入库、出库、领用、退库、结算等全过程的管理,并对航材的计划采购和库存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系统数据的实时更新,让航材库存数据做到及时准确、可靠可控,尤其让计划人员可实时掌握库存数量,及时调整计划补充数量,调高保障率。

另外,航材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紧密连接,方便财务部门对订单发票进行核对核算;系统链接多种查询代码,包括对账查询、出入库明细查询等。同时,兼具库存、采购动态数据生成功能;计划数量的实时生成功能;数据导出功能等,可因需求分析不同的后台数据。

航材管理系统主要用到三大板块,分别是库存管理板块、计划采购管理板块和数据统计分析板块等。

1.库存管理

在库存管理模块,设置航材分类、航材属性、库存地、质量管理[2]、存储条件、储存架位等基本信息,可根据设置条件来查询库存数量以及明细信息,可实现批量操作管理。

系统设置了多种查询代码,并提供数据导出功能,包括出入库明细,退库明细,以及航材库寿监控功能等。同时系统实时根据收料情况生成入库数量和入库时间,可以通过设置条件进行库存查询,极大方便了库房人员对航材库存进行盘点管理,并量化了工作量,以便更加合理科学有效的安排工作。

2.计划采购管理

航材计划:航材管理系统提供了航材实时计划申请的生成功能。计划人员可根据现有的库存数量、月使用数据、历来的平均到货日期等关键信息,自动生成所需航材补库数量。为计划人员提供了常用航材的补充订货的数量。同时兼有满足保障率的情况下最大的库存量。实现了保障的同时,还能将库存资金控制在合理的范围[3]

系统根据航材的属性,使用频次,采购价值等因素,进行分类管理。将高频次的航材进行重点管理,优化了航材计划员的工作。当然系统在实时统计更新使用频次的数据,基本以年为单位,统计出一年有几个月使用,1个月计数为1次。

此外,还可以根据项目备件,季节性备件。这个需要计划员根据生产周期,项目指令,对日常的计划工作做出调整。

采购订单管理:采购员根据计划员提交的计划数量,发出系统内的询价;三方比价后,根据单价,交期,库寿等关键信息来选择下单。采购员下订单时,系统会给采购员提供一个历史参考数据,比如历史采购额和历史采购量,是采购价格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也为审计通过提供完整合规的依据。

同时,采购员下订单,会根据报价信息,完善预计到货信息。而这个到货信息,将再次影响计划人员的库补计划,调整保障方式。

3.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主要有库存情况、领退情况、盘点情况、计划申请情况、采购情况、合同执行情况、账单付款情况、采购成本分析等。

库存情况用以统计航材库存量、分析不同种类的航材所占的比例,预警库存量,给计划人员提供补库参考,并动态掌握库存资金;

领退情况用来分析实际维修工作航材的使用率,量化双方的工作量,形成约束,减少不必要件的发退料;

盘点情况用以盘点系统报表上的航材数量和实际库存的数量,对于差异项目,需要标记出,并做出相应盘亏或盘盈调整;

计划申请情况,记录计划人员的实时补库情况以及补库频次。

采购情况用以分析采购订单,采购金额、数量、采购频次、交货周期以及不同种类的航材所占的资金比例;

合同执行情况可统计出每个合同里实际交货的情况,以及未执行的金额和剩余交货的数量;

账单支付情况可统计交付收料完成的账单,同时也是财务用以付款的依据;此外还能分析每个月各供应商所提供的航材金额、航材数量以及不同种类的航材采购所占的比例。

采购成本分析用列出采购成本的构成,比如运费,增值税,AOG费等,为加强成本控制管理,提供依据。

航材共享

当然航材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航材种类繁多、件号相似、采购周期长、到货及时性和准确性难以控制;对于高价值的周转件,备货少,航司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航司与航司之间的沟通协调不畅,导致航材供应保障效率低;在航材管理过程中大多缺乏全程有效的监控和追踪手段,导致航材存在库存管理混乱的情况。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航材管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降低库存资金和人力成本,还需探索推广新型的的航材管理模式。而满足以上优点的航材共享模式,应运而生

[4]

如果要推广航材共享,首先就是要搭建航材共享平台[5]。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将各航司,供应商,机务维修企业三者联系起来,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同时,还需标准化航材管理工作流程和工作过程,减少不同部门,不同航司质检标准不一致的差异,极大的方便航材的流通。

在实现航材共享的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考究:

一.首先明确航材共享的目标。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必须得明确航材共享的目标,制定出同一个标准下的航材管理工作流程,且适用于共享平台上的所有用户,优化改进管理流程,减少关卡,提高航材保障效率。

二.具体实施,就需要共享模式下的航材管理流程的整合优化。

求大同存小异,每个航司,每个维修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一样,管理方式是难免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各个部门的成员,共同梳理优化航材体系。同时,让航材共享模式一直持续发展下去,就需要整合优化后的航材管理流程具有科学性,可持续的竞争力,并经得起审查。

三.共享展望。

通过对航材共享模式的初步分析,可以看出此模式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此模式下,航材在同一平台,通过数据共享中心[6],实现了库存数量共享,集中管理,减少了航材库存费用,减少了采购订件成本,极大降低了库存管理成本,规范了航材的采购流程,

此模式下,提供了信息共享平台,也能实现需求信息的快速响应。一旦发出需求,此平台上的所有用户都检索的到,能在最短的时间精准快速响应,并可就近保障,提高了保障能力,极大的减少了中间的运输费用,降低了维修成本。

结语

航材管理是民航航空安全保障的重要一环,建立科学有效,清晰可控的航材管理系统是及其有必要的[7]。在航材完整的供应链上,每个环节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环环相扣,严丝合缝,共同完成了航材的流通和保障。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的运行,今后的航材管理将更加科学化,时效化,共享化和可追溯化,各部分功能将更加完善,而且航材共享模式下,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成本,同时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的信息化,也极大的提高了航材保障率,更好的保障了民航维修。

参考文献

[1]王小芳. 供应链视角下航材库存管理探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22):3.

[2]李卫灵,郭星香,刘臣宇,等. 基于质量管理的航材保障分析[J]. 科技视界, 2021, 000(017):172-173.

[3]吴云梅. 航材管理的降本增效措施[J].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 000(024):P.1-2.

[4]林焕裕. 航材共享模式在航空公司中的应用[J]. 国际航空, 2007(12):3.

[5]赵鹏. 航材虚拟共享模式研究[J].  2021.

[6]冯蕴雯, 潘维煌, 刘佳奇,等. 考虑航材共享的国产民机航材配置技术研究[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1, 39(6):8.

[7]林文晶. 飞行模拟机系统及航材管理[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