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应当如何摄“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30
/ 2

糖尿病应当如何摄“糖”

郎玉坤

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昌平 102208

糖尿病是近年来的高发疾病,是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由胰岛素长时间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所致,长时间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脂肪代谢紊乱,可造成多系统受损,甚至会导致心脏血管、眼神经等器官表现出慢性进行性病变、身体的功能性衰减或减退,病情严重时还会引发急性代谢紊乱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缩短患者的寿命。为此,大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充分的防治工作。目前,针对糖尿病全球均倡导“五驾马车”,即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其中饮食是其最基本的治疗方法。而“糖”分布在各种食物中,给糖尿病群体的日常饮食管理带来诸多影响。那么,糖尿病群体到底能不能吃糖?又应当如何吃糖呢?

糖与糖尿病的关系

对不少糖尿病患者而言,均是谈“糖”色变。他们普遍认为糖与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最初糖尿病一词也是来自于过量摄糖,这就导致了不少患者对“糖”摄入的错误认知。部分患者为了控制疾病严格禁止摄入甜味食物,甚至还有患者不顾及营养师、医师的指导,日常饮食均以无糖食物为主,认为这样才能够更好控制血糖。但实际上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糖尿病患者日常摄“糖”管理,关键要清楚糖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首先,过量摄入糖与糖尿病的发生两者之间并不互为因果关系。我们要清楚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肥胖、饮食、身体成分变化等。1型糖尿病的发生也与糖的摄入量无直接关联性。其次,糖尿病患者并不存在非常严苛的饮食控制要求,各种食物的摄入需均衡摄入、适可而止,同时对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进行控制即可。第三,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组成部分,本身就属于一种健康饮食,对激发人们情感愉悦满足有积极影响。

糖尿病应当如何摄

通过前面的学习,相信不少糖友已经认识到了,糖尿病并不是完全杜绝“糖”的摄入。尤其是近年来,学界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认识转变为血糖生成指数(GI)评价,而以此作为标准,小米粥的GI大约为61.5,蔗糖的GI大约为65,均较之大米饭的83.2更低,这就意味着大家认为的糖对血糖的影响实际上还没有一碗白米饭影响大。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对蔗糖的认识也随之转变,并在防治指南中明确指出,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摄入少量食糖,蔗糖所提供的热量需要控制在总热量的10%左右。实际上,不吃糖对身体的影响也不大,加之不少糖的营养价值非常低,但这容易造成糖尿病患者吃糖禁忌的错误观点,从而选择大量无糖食品,极不利于机体健康。既然糖尿病可以吃“糖”,那到底要怎样摄“糖”呢?

第一,严格管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我们需要明白糖是组成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成分,而碳水化合物才是影响血糖的关键。日常所强调的“糖”管理,实际上更多是碳水化合物的管理。碳水化合物食物中蕴含着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等,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糖友需要明确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因其存在于豆类、水果、淀粉类、奶类、蔬菜等不同的食物中,合理搭配和科学选择就成为摄“糖”的关键。

第二,糖尿病需要控制单糖摄入量。单糖本身就不存在营养价值,从这方面来看,没有必要特地补充。仅仅1小勺的蜂蜜或者糖浆所包含的碳水化合物量就达到了1/4杯草莓含有的碳水化合物量,但草莓有大量纤维、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等成分,而单糖中却并不包含这些营养成分,故日常可以严格控制单糖摄入量,选择用水果来替代。

第三,控制糖类添加剂摄入。糖尿病在日常饮食中,不仅需要控制单糖的摄入,还需要控制各种含有甜味食品添加剂的食物摄入,例如:番茄酱、含糖谷类食物、运动饮料、沙拉酱和调味酸奶等。糖尿病患者在食物选择时,可以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了解其含有的糖是糖浆、葡萄糖,还是蜂蜜、玉米甜味剂等。龙舌兰和蜂蜜等尽管是植物糖浆,但也是糖类添加剂,虽相较于普通蔗糖较好,可将其作为替代品,但仍然需要控制摄入量。

第四,可以选择低热量甜味剂食用。低热量的甜味剂因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较低,与单糖、龙舌兰、蜂蜜等相比,热量会明显更低,对血糖的影响相对有限,可作为糖友日常糖类摄入的主要选择。美国糖尿病饮食营养协会已经明确指出,低热量的甜味剂对糖友的安全有诸多益处,能够作为日常糖摄入的替代品。

低热量甜味剂有哪些选择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单糖、双糖均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促使血糖波动,加重病情。而低热量甜味剂是糖友日常摄“糖”的重要选择,不仅热量较低,并且不容易影响血糖,那目前有哪些可供我们选择的低热量甜味剂呢?

第一,菊糖。这是一种含有甜菊糖苷的低热量甜味剂,是从天然菊科植物叶子中提取的,甜度是普通蔗糖的200-250倍,不仅热量较低,同时还具备防龋齿功能,是糖尿病患者的绝佳选择。

第二,木糖醇。木糖醇经常被糖尿病患者作为日常食糖的替代品,在国外被视为白糖使用已达数年之久。木糖醇与普通蔗糖有相同的甜味,但每日的摄入量仍然建议控制在50g以内,以免过量摄入引起腹泻。

第三,罗汉果。这是一种产自我国华南地区的植物,在中医中已有数千年的用药史,具有润肠通便、清肺止咳的功效,甜度是普通蔗糖的300倍,是近年来糖尿病群体低热量甜味剂的热门选择。

第四,纽特健康糖。这属于一种高强度的低热量甜味剂,其主要成分是阿斯巴甜。由于纽特健康糖主要是由苯丙氨酸与天门冬氨酸组成,故又被称之为“氨基酸糖”。经过研究发现,氨基酸糖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无任何不良影响,故在西方国家已经广泛使用。但这种糖的市场价格非常高,须慎重选择,以防上当受骗。

第五,高纯度果糖。人体在代谢果糖时,更少消耗胰岛素,且可被小肠迅速吸收,随血液进入到肝脏中储备,不会引发血脂、血糖异常升高。蜂蜜中含有丰富的果糖,这也是蜂蜜很甜的原因,但由于蜂蜜中还含有葡萄糖,故不建议作为糖代品。糖友们可以选择高纯度果糖来作为糖代品,每日摄入量需要控制在10-20g范围内。

通过今天的学习,糖友们应当已经认识到“糖”并非糖尿病的绝对禁忌,而是需要慎重选择,借助碳水化合物食物、低热量甜味剂来保障日常糖的需求,享受正常人的生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