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覆膜栽培技术优势及发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水稻机械化覆膜栽培技术优势及发展分析

汪富琼1,范洁2,鲁朝会3

1、昭通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657000

2、昭通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657000

3、永善县农业农村局 657300

摘要: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其种植面积或产量上均占有很大的农业生产份额,随着农业科技的更新迭代和农业机械的加持,水稻的种植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但高效用水、节约用水仍未有较大改观,水稻种植中水资源浪费的情况依然是很严峻。而水稻机械化覆膜栽培技术的出现,很好的对水资源浪费问题进行改善,本文针对覆膜栽培技术的优势和缺点进行分析,并对未来水稻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关键词:水稻  机械化覆膜栽培技术 优势  发展

水稻的生产离不开大量的水资源。据相关调查显示,水稻用水占总农业生产用水量的65%以上,由于全国水资源分布不均,水稻种植区域主要分布于江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以及全国其它水资源丰富的零星地区,受制于水资源的匮乏。云南省昭通市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乌蒙山腹地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在山上、水在山下,水资源并不丰富且分布不均,为了保障昭通传统的水稻种植,达到水稻的量、产齐丰,很多先进的技术已经开始融入当地水稻种植,昭通市率先尝试水稻种植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 水稻覆膜栽培技术的发展情况

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一直倍受重视。水资源的短缺促使人们在水稻种植技术中,将节水作为主要的技术重点。目前,虽然在节水种植上应用了湿润灌溉术、间歇性的灌溉等技术手段,对于节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湿润灌溉技术、间歇性的灌溉技术的操作性很强,农民很难掌握技术要点,最终会对水稻的产量产生影响[1]。针对这一问题,农业部门加大支持力度,从日本引进了水稻覆膜栽培技术,在东北地区进行试验和推广。覆膜技术在水稻种植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水稻的产量进行了提升。在我国南方地区也面临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云南昭通市也开始引进水稻覆膜技术,从实施情况我们发现水稻覆膜栽培技术也同样能够适用于南方,对于水稻的生产过程有很好的优化和提高。

在进行水稻覆膜栽培技术中,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作业。虽然对农业生产起到推动作用,但由于覆膜的工作时间很长、需要的人工量很大造成工作的效率低下,出现因水稻覆膜时间过久影响水稻的种植时间的问题。水稻的种植期对水稻的产量有直接的关系,而且人工覆膜的成本也很高,通常一亩的覆膜投资在280元左右,人工覆膜工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覆膜不直、覆膜的压实不严等情况的发生,对水稻的产量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水稻机械化覆膜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工覆膜的缺陷问题,通过对水稻机械化覆膜插秧和水稻机械化覆膜直播技术的有效应用,进一步规范了水稻的生产过程,优化了水稻生产条件。

  1. 水稻机械化覆膜栽培技术的优点和不足

2.1优点——节水特征

进行机械化覆膜作业中采用可降解的地膜进行作业,由于进行了薄膜的覆盖,使耕地中土壤中的空气流动不受外界的影响,产生了良好的封闭空间,使土壤中的水分不容易被蒸发,使土壤的湿度一直很稳定。因为水稻根部一直保持足够的水分供给,使水稻的长势很好,对于干旱地区的水稻种植,改变了传统上通过人工方式抗旱的生产过程,为人们的劳动负担进行减轻。相对于传统的水稻种植,经过覆膜后的水稻生长更加的旺盛,对于灌溉的需求明显下降[2]

2.2优点——对土壤进行优化

在覆膜的作用下,土壤的微生物能够在稳定的土壤环境中进行更好的繁殖和生活,通过微生物对土壤中的作用,能够使土壤中的腐殖物质快速的转化为无机盐,经过大量的试验和实际生产中的有效记录,我们发现在有覆膜的土地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有了一定的上升,例如钾元素会相比于传统种植方法中土壤上升15%以上。在经过覆膜后,能有效改善传统种植中经过灌溉引发的土壤养分流失的情况,帮助锁住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在种植的中后期结合肥料的作用,能够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有稳步的提高。

2.3优点——充分利用光照

经过地膜的覆盖,使反光率达到了13%以上,帮助水稻的生长过程对阳光的利用,在中午阳光非常充足的情况下,水稻中下部的叶片也能很好的受到阳光的照射,这种照亮质量是无覆膜土地的3倍以上,充足的阳光能够使水稻的光合作用增强,水稻中叶绿素的含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将水稻中下叶的衰老期进行推迟,帮助干物质的积累最终达到提高产量的效果。另外薄膜的有效覆盖,使薄膜下的空气流动缓慢,在阳光的照射下,地表温度迅速上升,最高的温度可以达到50度,这种高温能够有效的杀死杂草,结合除草剂的作用,能够更好的达到除草的效果,杂草的枯萎死亡,有效的保障土壤的养分全部供给水稻。

2.4缺点

覆膜作业时由于薄膜的材料种类很多,但降解材料相对较少,如果在进行覆膜种植中采用了不可降解的薄膜,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存在污染和回收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不可降解薄膜中的有害物质也会对土壤进行破坏。由于常年的覆膜作业,使薄膜不能很快的降解干净,导致薄膜残留,对来年的种植作业难度会增加,并且对水稻的产量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机械化的覆膜栽培技术不能适用所有的耕地,对于土质有一定的要求,盲目的采用会对水稻的产量产生下降的影响。

  1. 水稻机械化覆膜栽培的相关技术

水稻覆膜的机械主要是满足覆膜作业的要求,在水稻的种植作业中通过覆膜机械能够很好的完成土地开沟、平整土地、铺设薄膜、薄膜压实、薄膜打孔以及覆膜后的盖土等工序,改变了传统种植中对人工的依赖,显著的提升了种植效率[3]

3.1开沟器功能

在覆膜机械上按照其工作的顺序,机械的排列如下:开沟器械、薄膜辊、覆土器械等。在进行薄膜敷设作业中,开沟器主要通过导向的装置扎入土壤中,能够帮助土层的翻动,帮助降低后续覆膜机械的前进阻力,通过剪切力,土壤能够在开沟器的后侧及左右两侧挡板位置向两边推开,进而完成开沟工作,并保证开沟后土壤不会再次回到沟槽内。目前在覆膜机械中主要采用芯铧式的开沟器,这种开沟器的使用更能够满足开沟的效果。

3.2覆膜辊与压膜辊

地膜辊一般为圆柱形,在地膜辊上安装卷状的可降解地膜,地膜辊的拆卸很简单通过螺栓固定在覆膜机械上,能够方便地膜的换取工作。而压膜辊的结构主要是转轴、压膜筒、轴承、压膜轮和打孔锥柱等,压膜辊在安装时,主要的方式:在转轴两侧安装轴承,再将压膜筒安装在自润滑的轴承上,然后将压膜轮安装在压膜筒的两边,通过这一系列的安装有效的保证了地膜的压实,通过打孔锥筒能够帮助覆膜作业后的打孔工作的进行。

3.3覆土器

在覆膜机械中其覆土的装置一般为盘式的结构,而较为常用的一般是圆盘和翻土量的调节装置两个部分,通过圆盘的角度实现自动覆土作业,翻土量调节器则包括多方向的调节杆、调节块等同时作业,对位置的高低、各种角度的覆土量进行调整。

结束语

   水稻覆膜栽培技术在昭通的实践运用,达到了节水、省力和增产的效果,这主要受益于水稻覆膜栽培技术中水稻覆膜机械的应用,通过覆膜机械的有效使用帮助覆膜作业能够高效的保质完成,为水稻的量产打下了坚实基础。未来的水稻种植技术应该积极地推广使用新的农业技术和机械,帮助水稻栽培实现高质、高产,同时大量节约水资源。

参考文献

[1]赵桂涛,杨洪国,王世伟,孙士满,孙卿,张雷,赵理.水稻覆膜抗旱栽培新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9,35(12):43-46.

[2]黄徐燕,张淑惠,周继明,陈晓燕,付虹.龙泉山灌区“大三围”水稻覆膜节水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及成效[J].四川水利,2021,42(02):36-38.

[3]王孝红.水稻覆膜栽培技术探析[J].种子科技,2020,38(1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