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山景区客源市场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2

武功山景区客源市场分析

熊海波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重庆 40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设置的逐步完善、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追求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作为现代文明标志的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产业。旅游客源市场即旅游需求市场,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一旅游产品现实和潜在的总体需求。旅游客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抢占客源市场已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游客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研究是旅游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也是旅游经济发展和区域旅游规划关注的重点。对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探索,有益于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旅游营销策略的实施,对于推动旅游业发展和市 场开拓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客源市场,旅游业,数据分析

前言:武功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中西部,居罗霄山脉北支,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地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吉安市安福县、宜春市袁州区,主脉绵延120余千米,总面积约970平方千米。武功山自古即为江南名山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登临后发出了“薄海内外无如赣之武功山,登武功山,江南无山,观止矣!”的感叹。武功山围绕金顶已设立“武功山国家地质公园”(面积约378.3平方千米)、“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约260平方千米)、“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约136平方千米)。武功山主峰白鹤峰(金顶)海拔1918.3米。自汉晋起,武功山被道佛两家择为修身养性之洞天福地,明朝时香火达到鼎盛时期,山南山北建进了庵、堂、寺、观达100多处。自唐宋以来,诸多仰慕其名而登山游赏吟诗作赋的名人学士络绎不绝。武功山有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等。2009年,武功山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2019年3月28日,《江西武功山旅游经营性业务委托经营管理协议书》在南昌签约,标志江西武功山告别“一山三治”,正式实现统一经营管理。2020年1月7日,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因此,通过问卷抽 样调查和实地访谈方式,明晰武功山景区旅游现状,利用探索空间分析解释当前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将有利于武功山风景区旅游发展和营销策略的制定。

一、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获取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获取武功山风景名胜旅游区游客资料,结合统计方法,对游客客源进行空间探索。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走访等,设计武功山旅游客源市场调研问卷,并咨询该领域专家进行审阅,提出宝贵意见,对其修改和完善;其次,2021年选取工作日、双休日和节假日三个时间纬度随机对武功山旅游景区游客进行问卷调研,总共发放问卷200份,现场访谈和回收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份。

(二)数据处理

将获取的调查问卷进行资料梳理,利用 SPSS 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与分析。其中,旅游市场空间分布集中度测量采用旅游集中度公式进行计算。

(三)结果与分析

游客人口学结构特征分析。游客人口学特征主要包含游客的性别结构、文化结构、职业结构及年龄结构,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可以为景区管理和规划提供基础资料。通过问卷调查,武功山旅游区游客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游客性别结构。调查结果显示,武功山旅游风景区游客中54.4%为男性,45.6%为女性,男女游客比例为1.19∶1,略低于全国出游男女性别比例。

(2)游客年龄结构。游客年龄结构分析表明,武功山游客主要是集中在18~40岁的青壮年,其中18~25岁的占比最高(36.8%),其次是26~40岁,占比为32.8%,两者合计占总人数69.9%。这一规律符合武功山风景区特征,即浪漫夕阳于一身的武功山特色。青年人身体素质较好,喜欢有挑战性的旅游活动,而武功山符合这一特性。

(3)游客文化结构。游客文化结构特征分析表明,武功山旅游区游客学历主要以本科、大专和高中(中专)为主,占比依次为42.6%、23.4%及19%,三者合计占比85%。小学学历游客所占比例最小,仅占2.4%。武功山位于长沙和南昌之间,交通便利,时间和交通成本较低,有利于宜春及其周边学历高、出行愿望强的群体出行旅游。

(4)游客职业结构。游客从事职业分析表明,武功山旅游客源主要群体是企业员工与学生,其中企业员工所占比例最高,为30.8%;其次是学生,占比19%,二者合计占比49.8%。企业员工具有旅游所需要的时间上的自由与高收入的双重特性,是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大贡献者。学生处于接受新知识阶段,喜欢探索世界,相对于其他群体,出游欲望较强,经费绝大部分来源于父母,经济负担小,且有较为充足的节假日,是武功山旅游客源市场的重要群体。此外,学历与收入在一般情况下呈正相关关系,高学历人群收入较稳定,经济压力较小,且这类人群对游玩地点的要求也较高,喜欢挑战。使得武功山游客客源主要以时间相对自由、收入较为稳定、学历较高的青壮年为主。

二、客源市场空间分布特征

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对此次武功山旅游区游客客源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目前,明月山旅游区客源主要集中在省内(62.2%),其比重超过总调查人数 一半;其次是湖南省,比重为20.6%;浙江、上海、广东客源比重相近,其余省份客源相对较少。此外,较远地区游客较少,如西部地区的川、滇、贵、甘和东北黑龙江等地区,其总游客所占比重不足5%。因此,武功山旅游客源主要为邻域客源,即旅游处于发展阶段,仍具有很大上升空间和发展潜力。基于本次问卷调研,武功山国内客源集中度指数约为65.7%,表明武功山游客客源地空间上相对分散,客源地较多,空间分布不是很均匀。

三、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武功山旅游客源比例相对均匀,游客以青壮年且文化水平较高(本科及以上)人员为主;由于企业员工和学生具有相对自由和较为充足的节假日,成为该地旅游的主力军。此外,武功山旅游区客源地空间分布地理集中度不是很高,即客源地较为分散,且空间分布不均匀,省内客源占主导地位。因此,目前武功山旅游业处于发展阶段,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李琼.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客源市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07)

[2]闵冬梅.武汉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S2)

作者简介:熊海波,男,1997年8月8日,汉,重庆,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农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