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6
/ 2

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热孜万古丽·艾则孜 ,米克丽阿依•托乎提

新疆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843000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农业检验检测中心

摘要:小麦在北方的种植面积非常大,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农作物,所以积累的小麦种植经验足够丰富。近些年来北方地区的小麦种植取得了良好成效,产量和品质均大大提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进一步促进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要想实现小麦栽培的高产和优质,其中的一些高产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必须明确,这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积累。结合当前小麦高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控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试着更进一步进行探究,现作如下的综述。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控技术

引言

小麦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想要满足小麦种植高产量与高质量需求,农业农村部门需对小麦种植和生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只有明确小麦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正确应用方法,才能为各地小麦种植提供有力支持,进而保证小麦生产更好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

1优质小麦高产栽培的生物学基础条件

种子发芽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种子活力、品种特性等,受到环境、水分等因素影响最大。小麦栽培过程中需要保证田间持水量在80%左右,小麦出芽阶段温度应控制在1~35℃。温度、水分、光照等因素对于小麦根系生长影响较大,最适合小麦根系生长的温度在15~20℃。在小麦根系发育阶段,栽培人员应保证土壤中水分充足,土壤含水量应在60%~70%。在小麦根冠生长过程中,定期施加配比合理的肥料,能够加快小麦根系生长速度。同时,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应保证土壤的通透性,避免二氧化碳等物质在土壤中积累进而导致小麦根系中毒的情况发生。小麦分蘖期应做好肥料管理,及时为小麦补充氮肥、磷肥。

2优质小麦高产栽培

2.1种子的选择和处理

小麦高产栽培中,种子的选择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要格外重视。选择小麦种子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所选种子应该具备抗盐碱、抗旱性、抗寒性,是高产、节水、优质小麦品种。以山西运城为例,在选择小麦品种,可以优先选择济麦38、圣麦20、晋麦106号、太紫6336、云麦766。待选好小麦品种好,便要按照要求进行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时要做好两点,一是药剂拌种,二是种子包衣。在药剂拌种中,可以使用小麦种子重量的0.3%福美霜,能够有效避免黑穗和根腐病。也可以用75%的甲拌灵乳液,0.5kg的甲拌灵乳液加水15-20l。在种子包衣时,可以使用50%的福·酮小麦超微干粉种衣剂,有助于防治病虫害,不过要特别注意,不能与碱性农药和肥料同时使用,避免失效或中毒。

2.2精细整地

种植小麦时期,想要保证小麦高产量和优质的小麦作物,种植过程中要保证土壤中营养充足。如果种植小麦的基地连续采用同一块地,那么种植户种植前期需要反复耕种,会导致土壤缺少肥力,土壤层变浅,这种生长情况将会影响小麦的后期生长,小麦后期在生长过程中就会出现秸秆细的情况,甚至还会造成小麦早衰。种植小麦过程中,如果小麦种植地已经种植多次的情况下,就要合理控制小麦种植次数,只有这样,才可避免病虫害对小麦种子的伤害。想要更好地促使小麦在基地正常生长,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第一,第一茬小麦成熟收获后,对土地进行反复耕作,反复耕作方便后续雨水充分滋养在土地内,耕作深度最好控制在20cm。第二,秋天即将第二次小麦种植时,将上一茬的小麦收割留下的秸秆充分加入在土壤内,既可保持土地的疏松程度,还可方便小麦后期水分灌溉。第三,保证小麦种植地内的养分充足,还可将上一茬留下的小麦秸秆进行焚烧,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肥料。2.3播种

小麦播种过程中应把握好播种时间,从而提高小麦的质量和产量,提升小麦种植经济效益。小麦按照播种时间可以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2种类型,栽培人员进行播种时,可以根据小麦品种适当提前种植时间,为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冬小麦在东北地区种植较多,栽培人员应保证小麦能够顺利越冬,一般播种时间在10月左右,能够实现小麦适时收获。春小麦在温度较高的地区种植较多,北方地区过于寒冷,不适合种植春小麦。因此,在春小麦播种时,需要控制好播种时间,避免出现冻害问题。栽培人员播种小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小麦播种机械设备,不仅可以提高小麦播种效率,还能够降低恶劣气候条件对小麦的影响,为提升小麦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小麦播种过程中,除了要控制好小麦的播种时间,还要控制好小麦的播种密度,使小麦产量获得稳定提升。控制好小麦播种密度能够使小麦植株更加均匀地接受光照、水分,提升小麦产量。小麦播种密度应充分考虑小麦品种等综合性因素,如果播种密度过小,会浪费较多土地资源,也会降低小麦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对于小麦产量影响较大;如果播种密度过大,会影响小麦种植区域的光热情况,无法保证小麦植株接受均匀的光照,还会降低田间的透光性和通风性,容易导致病虫害问题出现,影响小麦的经济效益。

2.3田间管理

在小麦的田间管理中,为达到高产的目的,要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管理。第一,要坚持做到分类管理,如果小麦播种时间早,存在倒伏风险,则需要在拔节前做好镇压处理,起到固根防倒的目的。如果底肥不足和叶色发黄,则要及时施返青拔节肥,通常是每亩地施5-7kg的尿素,或者施复合肥。第二,在入春后降水可以明显增加,此时需要做好清沟理墒这一管理工作,若是已经发现渍害,则每亩地应该追施5kg的尿素,还可以喷施叶面肥。第三,春季因为气温回升,较多的病虫害开始出现,这时要认真做好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重点防治麦蜘蛛、条锈病、麦蚜、纹枯病。当日平均气温可以达到8℃,且是晴天时,为控制草害可以进行化学除草。第四,要做好肥水管理,当小麦扬花后的10-15d后,便进入灌浆期,需要及时灌水。返青水十分重要,要在适当时机浇水,不能影响小麦的正常返青。在小麦成熟前的2周,要浇麦黄水,有助于改善田间小气候。要特别注意,在小麦收获前的10-15d,不能浇水。

3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采取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防治小麦病虫害,不仅可以提高小麦栽培产量和质量,还能够降低传统病虫害防治方式对小麦植株以及种植环境的影响。生物防治技术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中的一种,具有良好病虫害防治效果,且不需要小麦栽培人员投入较多资金。栽培人员在小麦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原则,结合小麦病虫害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生物防治措施,使病虫害防治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栽培人员防治病虫害时,应关注小麦病虫害发生规律,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避免病虫害大面积流行,降低病虫害对小麦植株的影响,保证小麦产量和质量。栽培人员可以在小麦种植区域放置害虫天敌,借助天敌抑制害虫繁殖,避免害虫在田间大面积流行。但是在放置害虫天敌的过程中,应控制天敌的放置量,避免影响田间生态平衡。同时,还可与害虫抑制剂共同使用,更好地抑制害虫繁殖,为小麦生产质量和产量提供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高产高质栽培,应注意小麦品种的选择、精细整地、栽种密度控制、田间管理等要点。在病虫防控方面,可选择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手段,保证小麦栽培技术水平能够持续提升,更好适应时代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亚丽.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J].农家参谋,2019(10):59-61.

[2]尹燕飞.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4):166-168.

[3]陈为亮.优质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19,39(15):60-61

[4]李艳飞.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J].新农业,2019(14):32-33.

[5]马翠芝,杨雪松.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农家参谋,2019(0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