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测量在地铁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7
/ 2

联系测量在地铁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龙一杰

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伴随着我们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地铁工程为代表的城市交通运输项目,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地铁工程的投资相对较为巨大,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勘探以及检测,另外一个方面,在大型城市当中,发展地铁工程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对于工程的建设发展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地铁工程勘探测量工作的高效性以及精准性。

关键词:联系测量;地铁工程测量;运用探究

引言:地铁是构成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部分,一个城市的地铁工程建设水平直接反映出其经济发展水平。为顺应城市化发展要求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实现发展,必须着力改善地铁工程施工质量并增强其安全性。在地铁工程施工实践之中,测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平面联系测量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方法,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有必要深入认识其应用方法和应用注意事项,从而最大化实现这一方法的优势。鉴于此,本篇文章就对联系测量在地铁工程测量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探究人员以及工作人员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借鉴与参考。

联系测量在地铁工程中的实践意义

联系测量技术,是按照设计图纸正确施工,确保地铁通道的有效贯通。同时还能够针对地铁工程的特点,将地面建筑与地下设施的坐标进行关联和对应,防止出现施工风险。因此,地铁工程中,联系测量技术是确保工程施工精度的重要技术。一方面,以竖井施工为例,竖井的深度以及开挖方式对于施工作业质量影响极为深远,另一方面,地铁工程需要时刻确保地上、地下坐标方位的一致性,从而能够实现施工路线的统一和准确。因此,在施工作业时,借助联系测量技术,可以对地铁竖井进行快速测量,能够实现测量位置相关坐标的有效性和对应性,还能够实现地上、地下双坐标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为我国地铁工程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助力,另外通过对高程坐标以及平面坐标的分析,能够最大程度提升测量作业的精准度。以地铁站为例,作为地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车站构建完毕后,需要将地面的坐标数据有效传递到井下位置,从而为盾构机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因此,对应的精准性和多样性,需要满足施工作业基本要求。通过现代施工技术的分析和研究,利用联系测量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对应误差和问题,并且能够有效规避测量问题的产生,对提升测量精准率、强化工程安全等级具有极为显著的意义和价值。

地铁施工测量控制工作发展现状

测量控制工作需要贯穿地铁工程施工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地铁结构的尺寸以及空间位置,所以,作为地铁工程当中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城市地铁施工测量控制工作正在受到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在以往的测量控制模式当中,任何测量工作都需要测量人员应用测量仪器到现场采集数据或者是放样施工控制点(线)、采用纸制文档形式来上报与传递,而这极为容易使得测量工作与工程质量互相影响。现时期,地铁施工测量控制较为注重提升测量精度、改进测量技术等方面,而对信息化控制系统的运用缺少重视,对关键部位以及关键环节的测量工作缺少总结分析。除此之外,根据国家规定要求,地铁测量工作必须要严格应用仪器,一切都需要按照规范标准进行。在不同时间之内需要进行多次复核,以保证数据的精准性。但是一般状况下,外部环境因素也会给地铁测量工作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这就要求施工工作人员结合施工环境将测量误差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地铁工程测量中联系测量的主要运用方法

3.1  陀螺仪测量法

陀螺经纬仪测量法和一井定向测量法一样适用于只有一个竖井具备平面联系测量条件的情况,相较于一井定向测量法而言,此方法对于钢丝悬挂位置和点位布设的要求相对较低,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布置,与此同时,此方法的优势还在于,定向时,只需要投测一个绝对坐标点即可。这一方式主要有以下缺陷:首先,由于高精度陀螺仪的价格相对较为昂贵,所以尚未在一般的施工单位当中实现普及;其次,在对陀螺仪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受到外部施工因素的干扰;第三,由于陀螺仪的测量程序较为复杂,因而测量时间通常较长,必要时甚至需要通过停止施工来满足观察测量的实践要求,由于停工会影响工程建设进度,经济成本较高,因此一般不会为了停工而选用这一方法。此外,由于悬挂钢丝的方式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地铁工程隧道施工完成之前,通常需要多次展开“地上-地下”平面联系测量,获取数据之后,通过计算平均值,确定最终的测量结果。

3.2  混合定向测量法

混合定向测量法主要运用脱落经纬仪以及铅垂仪展开联合定向,但是相较于单纯应用陀螺仪展开定向的方式来说,在此方法当中,吊钢丝被铅垂仪所替代,所以操作起来相对较为方便。但是,如若竖井不深或者是重锤比较稳定,则不需要应用铅垂仪,在这两中状况下,直接依靠地球自身的重力可以得到更加可靠更加精准的测量结果。

3.3  全站仪直传测量法

全站仪直传测量法是一种应用全站仪展开测量的方法,借助全站仪直接自地面根据通视条件将导线传递到地下,从而快速确定点位坐标。在这一方法下,需要应用同一控制网覆盖井上控制点和井下控制点,与此同时,为了确保测量的精确性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需要对井上联系边和井下联系边的边长进行合理确定,确保其长度达标、不能过短,且需要对俯仰角的度数加以控制(通常情况下,不能超过30°)。在移动测量站时,需要应用三联脚架对仪器进行移动(基座需要固定、不进行移动),从而确保对中一致性。此外,为尽可能地减小误差,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应用严密平差方法计算点位中误差值,当多次平面联系测量所获得的方位角较差均小于6″时,即可认为符合相关误差控制规范的要求。

3.4  两井定向测量法

为了可以有效改善隧道通风情况、提高出土便利性,一般应用在竖井附近增设通风以及出土井的方式,此时,可以应用两井定向的方式来满足联系测量的实践要求,注意科学确定地面导线点以及地下导线点,然后再将已经完成布设的地下导线点与竖井吊锤联系起来进行测量,建构无连接角的无定向导线,并且运用数学方法以及信息技术处理所得数据,进而科学确定地下定向边的方位角以及地下定向点的具体坐标,进一步达到精准测量的目的。

2.5  导线定向测量法

导线定向测量法适用于相对较浅的竖井(由于井深较浅,所以可以直接自地面向地下展开测量)、斜井或者是平洞,直接应用导线向地下隧道传递坐标信息,过程与一般的导线测量法保持一致。

结语:

总的来说,为改善地铁工程的建设质量、确保隧道贯通工程如期顺利完成,地铁施工单位应提高对于平面联系测量工作的重视力度,注意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竖井数量以及设备情况合理选用具体的平面联系测量方法,从而快速、准确地得到可靠的结果,从而保障后续的建设情况如期进行。鉴于此,上文首先就对联系测量在地铁工程中的实践意义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地铁施工测量控制工作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多个方面对地铁工程测量中联系测量的主要运用方法进行了探究,以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宋达.联系测量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No.607(10):231-232.

[2]郭永毅.联系测量在地铁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6,43(06):104-105.

[3]程栋.地铁工程测量中平面联系测量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25(35):35.

[4]陈燚.联系测量在地铁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1,23(03):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