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监测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简述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监测技术

沈万生

320223196601306177

摘要: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但随着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意识到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重要性。水质监测是指水体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参数进行监测和分析,以确定水的质量是否达标,从而预测未来的水质趋势。环境监测能够帮助监测人员确定环境污染程度,分析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水质监测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水污染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也是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监测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质监测环境工程意义监测技术

引言

水环境监测是我国当下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水体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决定了当下水环境监测的方向,着重分析环境水质监测分析方法以及发展趋势,通过对经典分析法以及仪器分析法来对水体进行分析,可以有效保护当下的水资源环境。常态化开展监测工作,对于水体整体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多方面了解污染物浓度,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监测的准确性,确保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有效统一,因此文章着重分析环境水质监测现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同时针对水体分析法来说明当下环境水质监测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并作出重要论述,希望为广大读者带来有益的借鉴参考作用。

1我国的水环境要求及水污染现状分析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淡水资源总量大约是2.8万亿m3,现阶段缺水、干旱现象非常严重。通过调查我国的城乡水污染现状可知,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部分城镇企业在排放污水之前并没有进行有效处理,导致小溪、河流等水源被污染,水源发臭、变脏,对水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污水中存在各种氧化剂、碱、酸等,导致有机毒物超标,无乙二醇、酚、苯等,排放各种有害物质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资源的利用价值,对水环境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破坏。每年全球范围内流入到江海的污水大约为4.2千亿m3,每年因为水污染而患病的人数大约为2.5亿。通过科学和合理的措施来检测水质环境,是让水污染降低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水质环境监测中,微生物检测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环境质量。我国的饮用水标准具体如下:无刺激性的化学组分,感官性状理想,不会危害人体,不仅不存在病原,而且无细菌、寄生虫,有害物质浓度低于人体健康损害标准。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水质环境的监测效果改善水质质量,保障水源,让人们能安全用水。

2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在环境监测水质分析中实施质量控制,可以使用户感觉放心,不仅可以有效节省材料、费用和时间,还能使检测机构信誉得到提升,更好地维护政府形象。实验室水质分析质量控制的目的主要在于,尽量减少误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精密度等。分析过程中用的质量控制手段,不仅有利于提升实验室监测水平,还能提升分析效率,提升监测结果的可信度。在水质分析质量检测中,首先需要制定有效方案,该方案会关系到各工作人员,关系到具体的人员及工作分配。在检测计划确定后,质量管理人员应针对该工作的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使其了解这项工作是如何分配的,工作的要求是什么,工作人员应该怎样做。具体来说,首先应该简单了解环境监测与水质分析的内容,其次组织专业人员对该项目进行合同评审,最后制定检测方案和质量控制要求,实验过程中要做好记录。

3水质监测的监测技术

(1)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无损监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光学传感器通过光谱分析技术对水样进行扫描,可以同时测量多种污染物,提高了监测效率和准确度。(2)气体扩散探测器。气体扩散探测器可以通过气体化学传感器实现对水体中微量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该技术具有快速响应、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等优点,可以进行现场检测,提高了监测效率和准确度。(3)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通过测量水体中各种化学物质的电位差,实现对污染物浓度快速、准确的监测。该技术具有反应速度快、准确度高等优点,可以在现场监测中使用。(4)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监测技术,通过对水体中微生物的响应,实现对水质的监测。生物传感器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响应快等,可以实现现场实时监测。(5)无人机技术。无人机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人机可以搭载各种传感器对水体进行高空监测,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水质参数,例如水质的透明度、溶解氧、水温等,同时还可以进行高分辨率的水体图像监测。(6)物理监测。物理监测是指测量水体中物理参数的过程,如温度、pH值、溶解氧等。这些参数可以直接反映水环境的基本状况,对于监测水的基本质量有重要作用。(7)化学监测。化学监测是指测量水体中化学参数的过程,如硫酸盐、氨氮、硝酸盐等。化学监测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水体中是否存在有害的化学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等,从而判断水体是否受到污染。(8)酶免疫技术。酶免疫检测技术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范围,而且其应用效果比较理想。酶免疫检测技术是利用检测酶的方式来对水资源中的各种污染物质进行筛选,能通过抗原体反应的特异性来对污染情况进行判断。通过结合已知抗体,不会影响酶免疫,而将酶当成一种标记物,在与已知抗体结合之后,能让应用标准性显著增强,进而让检测效果显著提升。在实际的应用中,常常选择流动注射法,在专业膜上有效固定抗体,通过荧光检测获得测定结果,在得到检测结果后对旧的膜进行及时替换,然后再次检测。

4环境水质监测分析方法发展趋势

4.1光化学分析

光化学分析法是利用有色溶液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对于有色溶液进行综合测试,加溶液分光光度计进行分析,这也是当前需要推广的方法之一。在利用这类方法时,重点的工作是在测试之前就应该对有色溶液进行配置。因为对于这类方法其本身的特性而言,在配置有色溶液时间上要有所提前,将其对光的选择性作为当前质量评估或者是水质监测的关键测量之后进行比色处理,对比传统分析方法,这类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检测效率,同时也能够确保检测的数据更为准确合理和科学,举个例子来说,水质监测过程中少不了要对于一些内部的元素进行测量,比如说氨氮元素、磷元素,对于这类元素,利用光化学分析,能够更为直观的了解水中各个元素的占比情况,直接分析当前的水质情况。

4.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法是借助仪器来进行分析的,通过定性分析等方面来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确保数据观察更为直观,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完成对于不同元素的监测。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对于不同的形态进行测量,包括固态液态以及气态等多方面,这是相对比其他技术的优势所在,所以在未来应该要强化对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分析法。

结束语

环境监测中影响水质的因素较多,要想保证水质的质量,就要从各项工作环节入手,总结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降低各类因素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在水质监测中采取全过程控制技术,积极使用新理念和新技术,进而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王双.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监测环节[J].农村实用技术,2020(10):175-176.

[2]陆桦,周庆,王英姿.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监测的相关环节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20(03):95-96.

[3]刘洁,林中智.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2):54.

[4]彭思甲.试析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环节[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1):57.

[5]张启文.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监测的相关环节[J].中外企业家,2019(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