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推广方法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推广方法的研究

宋砚霞

汶上县中都街道办事处   山东省济宁市  272500

摘要:在时代的推动下农业发展也迎来新的时期,面对这样的形势农机的应运越来越广泛,而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本研究分析了加强农机新技术推广的重要性,总结了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健全的农机管理体系、整体规划注重科学性、确保应用机型与农机技术相匹配、提高管理部门管理意识、完善合作组织建设的推广方法以及培养高质量农机推广人才、加大资金支持、建设示范基地的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策略。

关键词:农机管理;农机新技术;推广

引言

现阶段,农机设备发展越来越快,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扩大,将农业生产与农机充分结合,能够提高作业效率,提升农民收入水平。近年来,农机的工艺在不断发展,零件系统需要不定期进行养护、检修,但大部分农户缺乏对农机设备的养护意识,使用农机时较为粗暴,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极易发生安全事故。这会直接导致农机管理工作的效率下降,对农业生产产生较大影响。相关部门必须意识到当前农机装备管理中的短板,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

1新时期基层农机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对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不够重视

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促使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推广工作方案无法落到实处。并且,基层的农机技术未在市场中得到普及。同时,基层农机技术推广过程中,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因此,无法在实际的推广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地方政府也无法给予基层人民相应的政策扶持与帮助。此外,在基层农机技术开发过程中,地方宣传部门的工作不够完善,制约了基础农机技术的发展。

1.2农机技术推广发展水平不平衡

受多种因素影响,大部分地区农机技术推广在协调发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机械化发展水平在种植业较高,在渔业、设施农业、林果业等方面较低。在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方面较高,在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方面较低。农机装备结构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即动力机械多,配套机具少;中小型机具多,大型机具少;低档次机具多,高性能机具少。在区域发展上,平原地区发展快,丘陵地区发展慢;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慢。

1.3农机安全管理意识较差

新设备的技术成熟度、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农业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如果农机出现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增加生产成本,还会威胁到操作者的生命安全。一般情况下,农机的操作者和管理者都是农民,一些农民由于文化水平低、缺少安全意识和法律观念等因素,对农机管理并不重视,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包括没有按照要求挂牌、没有定时年检、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规范操作、很少对农机设备开展维修保养工作等。

2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推广方法

2.1加大对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扶持力度

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地的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加大对乡镇农机推广工作的扶持力度,在农机推广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推广经费,如提供农机推广人员的交通费、差旅费、资料费、建设费以及组织开展推广活动的活动设备与仪器购置费用等。只有政府部门对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引起重视,加大财政划拨比例,从经济层面予以大力的支持,才能够保证各项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有效落实。

2.2运维管理

农机管理对于农机的运行过程至关重要,农机作为一种生产资源,对其合理利用和维护能极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证农业生产质量、降低农户生产成本。与传统制造业相同,农业生产过程中同样需要人员、设备、物料、方法等生产资源,农机管理就是通过协调上述生产资源,达到全局最优的效果。如通过定期对农机维护与保养,减少农机在作业过程中的故障率,并提高作业精度,通过多种设备联合的方式,减少设备闲置和设备长时间高负荷工作的问题,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和保养,保持机械良好的工作状态,组织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和检测,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不同人员分工合作的方式,劳动分工,相互配合,管理机械资源和财务,确保机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效益,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2.3加强机制创新

要加强农机技术推广载体培育,创新推广模式,提高服务能力。一是以重点农业园区为抓手,围绕产业特色,科学规划,通过市场拉动、政府推动、龙头带动、科技驱动,积极完善和推广各种种养业主要环节机械化模式和路线,加快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促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二是积极培育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支持和鼓励土地合理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农机向服务大户集中,走少数农民买农机为多数农民服务的路子。有序引导农机跨区作业,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形成农机新的增长点。三是建立产学研推联合协调机制,坚持种养标准、作业标准、农机装备一体化研究,加强农机标准化建设,科学制定和普及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4加强地方部门的重视,建立相应的推广机构

首先,新时期实施基层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应当加强地方相关管理部门对推广工作方面的支撑,如经济方面的扶持。可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状态,设置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基层人员对新设备和新技术的研发。同时,地方政府还可以为基础农机技术的推广提供相应的保障,并在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有效结合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到推广工作中来,实现多方的联动效果。比如,可以基于基层农机的技术与农艺等方面的要求,向基层群体推广相应的插秧设备,以此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到新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之中。这样一来,可以有效促进农机的现代化与全面化发展。其次,还可以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建立专门的推广机构,以此缺乏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能够达到良好的水平。并且,适当提升推广机构的建设力度,将其作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2.5严格把关,强化驾驶员培养策略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理农用机械登记,确保文件资料完整、规范;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和规范,对农机的技术性能进行检查;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制订训练方案,统一训练材料,配备相应的训练设备,配备合格的教练,并严格遵守考试制度。农机驾驶人员应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同时具备一定的驾驶技术。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驾驶员的综合管理工作,设立一定的从业技术门槛,除了开设专业培训机构、组织,更要加强监督,驾驶员要通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并且考核通过后才可拿到驾驶证。在教学培训中,还要加强对驾驶员服务意识、法律意识的培养,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农机驾驶员管理。

结语

在开展农机推广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农机推广和管理机制,建立专业的推广队伍,加强人才培训,投入更多资金助力推广工作的高效开展;并利用多种宣传推广方式,让广大农民群众直观地看到新农机的应用价值,主动接受新技术和新农机,并将其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以推动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海燕.农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2,42(24):34-35.

[2]王瑞诚.加强县域农机推广与管理的思考[J].新农业,2022(1):85.

[3]郭振民.浅析农机技术推广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J].农民致富之友,2017(23):173.

[4]杨洪荣.农机技术推广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6(02):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