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中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3

 中医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中的应用体会

赵小燕,田柏淋,吴珍,覃伟,熊晓辉

大悟县中医医院   湖北孝感   432800

【摘要】目的探究在脾胃病治疗中施行中医升降理论的效果。方法 借助信封随机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我院120例脾胃脘痛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施行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60例,施行中医升降理论治疗)。随访1年,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主要症状(神疲肢怠、胃脘隐痛、纳呆食少)积分、血清胃泌素水平、血浆胃动素水平、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1)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8.33%)较对照组(85.00%)更高,P<0.05;(2)观察组胃脘痛患者治疗后神疲肢怠、胃脘隐痛、纳呆食少积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3)观察组胃脘痛患者治疗后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4)观察组胃脘痛患者治疗后CRP、TNF-α、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及复发率(1.67%)均较对照组(13.33%、15.00%)更低,P<0.05。结论 在脾胃病治疗中施行中医升降理论切实可行,疗效更优,且复发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脾胃病;中医;升降理论;复发;不良反应 

脾胃病属于临床消化内科患病人数较多的一类疾病,尤其是随着近些年人群饮食习惯改变及生活压力增加,脾胃病患病人数明显增多,不仅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还可对其日常生活或工作产生一定影响[1-2],故尽早施行对症治疗非常必要。目前临床治疗上述疾病以西医疗法较多见,虽然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但复发率较高[3-4]。随着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患者更倾向于选择中医疗法,尤其在慢性病管理方面,中医认为,脾胃病的发生、进展和中医气机升降理论有关[5-6],故主张在治疗上述疾病过程中引入中医升降理论,为探究中医升降理论的可行性,我院对脾胃病患者分别施行常规西医疗法、中医升降理论疗法,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研究,借助信封随机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我院120例脾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

观察组60例患者年龄为23-62(36.98±4.65)岁,男女分别为34(56.67%)、26(43.33%)例;病程为7个月至8年,平均(3.05±0.52)年;疾病类型:20例急、慢性胃炎,22例胃溃疡,10例十二指肠溃疡,8例慢性结肠炎。

对照组60例患者年龄为24-61(36.89±4.70)岁,男女分别为33(55.00%)、27(45.00%)例;病程为6个月至7年,平均(3.08±0.48)年;疾病类型:19例急、慢性胃炎,23例胃溃疡,9例十二指肠溃疡,9例慢性结肠炎。

两组资料经统计得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1)符合脾胃病诊断标准者;(2)18-65岁者;(3)签署知情协议者。

排除标准:(1)药物过敏史者;(2)合并精神疾病、心理障碍者;(3)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西医疗法,给予其抗HP感染、解痉止痛、抑酸等疗法,同时指导其每次口服1g铝碳酸镁片,每天4次。观察组患者施行中医升降理论治疗,结合患者证型给予对症治疗,对于脾胃气虚证,可使用自拟健脾和胃汤加减治疗,药方由木香10g、砂仁6g(后下)、姜半夏10g、陈皮10g、党参10g、茯苓15g、白术15g、炙甘草6g、枳实10g、炮姜6g、桂枝6g、焦神曲20g、白芍10g、炒槟榔6g、炒薏苡仁20g 黄芩 10g组成,水煮煎服,每天2次。如对于上腹胀痛、消化不良等者,可联合使用四七汤加减疗法,药方由厚朴15g、苏叶12g、生姜5片、大枣3枚等组成;对于脾虚兼气虚者,可联合使用黄芪建中汤加减疗法,药方由黄芪30g、饴糖10g、生姜5片、大枣3枚等;对于气机不畅兼虚证者,可联合使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疗法,药方由柴胡15g 川芎10g等;对于慢性结肠炎兼里急后重者,可煎加防风6g、马齿苋15g、葛根15g、仙鹤草20g;便秘患者,加炒莱菔子10g、决明子10g、火麻仁24g。

1.3 评估指标

随访1年,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主要症状(神疲肢怠、胃脘隐痛、纳呆食少)积分、血清胃泌素水平、血浆胃动素水平、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

总有效率:结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进行评估,统计治愈+显效+有效占比和。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相关检查亦提示结果正常为治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相关检查亦提示结果显著改善为显效;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有所缓解,相关检查亦提示结果有所改善为有效;未达到有效标准为无效。

主要症状积分:以胃溃疡患者为例,使用0-3分计分制,评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0、1、2、3分分别提示无症状、轻度(无需服药)、中度(工作受到轻微影响,需服药)、重度(无法工作,必须服药)症状。

检测方法:以胃溃疡患者为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收集其5ml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分离血清、血浆,其中血浆用于检测胃动素,检测法为放射免疫分析法,血清用于胃泌素、炎性因子检测,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胃泌素,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IL-6,使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RP,检测期间,工作人员需严格按照要求及流程执行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施行统计,计数、计量资料分别行χ2、t检验,P<0.05,则统计学有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8.33%)较对照组(85.00%)更高,P<0.05,如表1:

表1: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n、%)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60

19

18

14

9

85.00

观察组

60

28

25

6

1

98.33

χ2

-

-

-

-

-

6.982

P

-

-

-

-

-

0.008

2.2 对比两组主要症状(神疲肢怠、胃脘隐痛、纳呆食少)积分

以胃溃疡患者为例,观察组治疗后神疲肢怠、胃脘隐痛、纳呆食少积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如表2:

表2:对比两组主要症状积分(分)

组别

例数

神疲肢怠

治疗前  治疗后

胃脘隐痛

治疗前   治疗后

纳呆食少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23

2.41±0.25

0.98±0.14

2.32±0.26

1.09±0.25

2.25±0.26

0.91±0.45

观察组

22

2.45±0.23

0.27±0.23

2.35±0.25

0.38±0.22

2.28±0.29

0.30±0.17

t

-

0.558

12.572

0.394

10.096

0.366

5.962

P

-

0.580

0.000

0.695

0.000

0.716

0.000

2.3 对比两组血清胃泌素水平、血浆胃动素水平

以胃溃疡患者为例,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如表3:

表3:对比两组血清胃泌素水平、血浆胃动素水平(pg/ml)

组别

例数

胃泌素

治疗前  治疗后

胃动素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23

116.41±51.42

83.28±22.47

212.58±69.42

191.36±49.47

观察组

22

116.39±51.47

60.42±18.41

212.62±69.50

157.78±39.63

t

-

0.001

3.723

0.002

2.506

P

-

0.999

0.001

0.998

0.016

2.4 对比两组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以胃溃疡患者为例,观察组治疗后CRP、TNF-α、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如表4:

表4:对比两组炎性因子水平

组别

例数

IL-6(pg/ml)

治疗前  治疗后

CRP(mg/L)

治疗前   治疗后

TNF-α(ng/ml)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23

153.42±14.36

78.25±2.98

13.79±1.65

4.42±0.45

2.58±0.75

1.12±0.42

观察组

22

152.98±14.28

58.42±2.96

13.82±1.70

2.53±0.36

2.64±0.69

0.55±0.28

t

-

0.103

22.387

0.060

15.513

0.279

5.331

P

-

0.918

0.000

0.952

0.000

0.782

0.000

2.5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及复发率(1.67%)均较对照组(13.33%、15.00%)更低,P<0.05,如表5:

表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

组别

例数

恶心呕吐

腹胀

腹泻

不良反应发生率

复发率

对照组

60

3

3

2

13.33

9(15.00)

观察组

60

1

0

0

1.67

1(1.67)

χ2

-

-

-

-

5.886

6.982

P

-

-

-

-

0.015

0.008

3 讨论

中医认为,升降运动属于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形式,且贯穿始终,脾为后天之本,主升清,胃主降浊[8],其中《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到,“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9],若脾胃升降运动一旦出现问题,则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就会受到影响,如脾气不升,则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从而导致机体出现四肢无力、脘闷腹胀、大便溏泄等,而胃气不降,糟粕不能下行,从而导致机体出现噎膈饱胀、脘痛、便秘等[10-12]。因此,中医认为,治疗脾胃病可从中医升降理论着手。

本研究在脾胃病治疗中施行中医升降理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在上述治疗方案中,医师能结合患者具体证型给予辩证施护治疗,对于脾胃气虚证胃脘痛患者,使用自拟健脾和胃汤加减疗法,可健脾益气、和胃止痛。中党参、白术、茯苓、木香、陈皮、半夏、砂仁、甘草取香砂六君子汤之意,健脾益气和胃,理气止痛;炮姜温中止痛;桂枝味甘温,散寒止痛、通阳化气,以调气机;神曲、山楂健胃消食,化积调中;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枳壳理气畅中;厚朴归脾胃经,具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功效,为消结除满之要药;诸药共成健脾益气,调中和胃之剂,体现了治疗脾胃病之虚证善以升发脾气、肃降胃气,脾胃同调、动静结合的学术思想。如对于上腹胀痛、消化不良兼大便秘结等者,联合四七汤加减,从而起到理气宽中、和胃降浊的作用;对于脾虚兼气虚者,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减,从而起到温中补气、和里缓急的功效;对于气机不畅兼虚证者,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等,从而起到升清降浊、和脾胃的作用

[13];因此,对脾胃病患者施行中医升降理论开展对症治疗十分可行,不仅能做到对症下药,还能减少疾病复发,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此次研究显示,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8.33%)较对照组(85.00%)更高,提示在脾胃病治疗中施行中医升降理论能显著增强疗效,更有助于改善病情,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对患者施行中医升降理论疗法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更有助于保证疗效。同时,研究显示,观察组胃溃疡患者治疗后神疲肢怠、胃脘隐痛、纳呆食少积分均较对照组更低,亦提示施行中医升降理论疗法在改善症状方面的效果更佳,从而有助于提升其整体生活质量。有研究显示[14-15],胃溃疡的发生和胃肠激素有一定相关性,如胃液素、胃动素等,其中胃泌素由小肠G细胞和胃窦分泌,能促使机体分泌胃蛋白酶,并能促进胃肠运动;胃动素主要由空肠黏膜分泌,能刺激机体分泌胃酸及促进胃肠运动,而本文数据显示,观察组胃溃疡患者治疗后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提示施行中医升降理论疗法更有助于降低胃肠激素水平,从而更有助于保护胃黏膜,对病情恢复具有积极影响。诸多脾胃病的发生和炎症反应存在一定相关性,而本文数据显示,观察组胃溃疡患者治疗后CRP、TNF-α、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亦提示施行中医升降理论更有助于抑制机体发生炎症反应,从而更有助于阻止病情进展。此外,数据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及复发率(1.67%)均较对照组(13.33%、15.00%)更低,亦提示在脾胃病治疗中施行中医升降理论疗法具有良好可行性,能明显减少复发,且安全性更高,更有助于增加患者用药依从性。

李建坤、肖春风[16]在文中亦详细分析了中医升降理论疗法的有效性,通过对比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等指标发现,中医升降理论组治疗总有效率96.7%较常规西药治疗组80.0%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3.3%)、复发率(3.3%)均显著低于常规西药治疗组(16.7%、13.3%),故其认为,在脾胃病治疗中施行中医升降理论的疗效更佳,该结论和本研究较一致。

综上所得,在脾胃病治疗中施行中医升降理论切实可行,疗效更优,且复发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参考文献】

[1]孙文恺,周晓波.周晓波教授运用升清降浊法治疗脾胃病医案撷萃[J].天津中医药,2020,37(1):79-82.

[2]陆增樑,谢军.谢军教授运用升降散治疗脾胃病临床验案举隅[J].光明中医,2020,35(5):660-662.

[3]白敏,段永强,马骏,巩子汉.王道坤应用疏肝和胃汤治疗脾胃病验案举隅[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0,27(5):123-125.

[4]易惺钱,乐毅敏,何凌,等.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疗效评价[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4):1075-1082.

[5]何云山,惠华英,谭周进.中医脾胃病的特征肠道菌群在中医诊疗中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9,27(10):605-610.

[6]张守朝.柴胡疏肝散加减辅助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7):5127-5129.

[7]刘涓,王兰.姜良铎教授应用疏通三焦法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J].现代中医临床,2019,26(2):58-60.

[8]李诗文,姜树民.姜树民从五脏气机升降治疗脾胃病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8):1442-1445.

[9]赵宇栋,师众,单兆伟,李秀源,汤佳崯,谭唱.单兆伟从肾辨治脾胃病经验浅析[J].湖北中医杂志,2019,41(2):19-22.

[10]常宁甫.中医治疗脾胃病的药物配伍使用探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39(1):102-103.

[11]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脾胃湿热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医杂志,2017,58(11):987-990.

[12]张嘉鑫,顾然,王庆国,魏玮.桂枝汤调升降在脾胃病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6):897-900.

[13]张彦洪.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效果及对GAS、MTL水平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0,35(22):3554-3557.

[14]熊阿琴,张雁,李贺元.平冲降逆汤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对患者MTL、GAS、VIP水平的影响[J].哈尔滨医药,2020,40(3):285-286.

[15]胡雄丽,陈峭,李力.背俞指针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11):1157-1161.

[16]李建坤,肖春风.中医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临床中的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10):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