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李慧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026000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升级完善,特别是新能源系统的接入,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新型电力系统呈现出互操作性、风险性、分散性、集中性、实时性和动态性等特点,也促使电力系统的稳定特性更加复杂,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文章重点分析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风险因素

电网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也给电力建设生产带来了大规模的发展,各类施工作业人员、范围、数量、复杂性高、风险大,同时,大量外包团队的加入,都给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时期供电企业的电力安全管理模式需要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水平需要不断提高。

1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概念

电力管理运行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主要包括发电、输电、配电网络和电力设备,包括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是指必须保证电气部件、设备和人员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并提供相应的设计和设备要求。总的来说,这是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所有阶段都得到一个组织的有效保护和各方的合理规划。同时,还要加强对日常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早期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2.1人为风险

为了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必须有众多的专家和技术人才。但是,从目前国内电网的运行情况来看,由于某些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使得他们不能按照规范的程序完成任务,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总体工作质量。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这将对电网的正常运转产生很大的影响。员工职责不明确,未在操作前对系统的运转状况进行彻底巡视,在发生装置机能失效后,未能立即解决问题;让这些设备长时间处于故障状态下,进而增加了设备的操作风险,使得电力调度工作无法达到特定的要求,对电能使用的稳定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2设备风险

电网调度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对各类装备的支撑作用,而装备的优良特性又是实现电网调度工作有序化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这些原因会对系统的工作状况产生不利的作用,给系统带来了诸多的安全隐患。装备在使用过程中,若其使用环境与其使用规范不符,则装备在这种情况下,其失效概率将增大,使用寿命将大大降低。发电企业必须经常替换装置,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对电能的分配和操作的速率也产生一定影响。

2.3系统因素

电网调度工作的安全性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电网本身的限制。电网调度工作涉及到多种仪表、装备,对仪表、装备进行互补性管理,能有效地改善仪表、装备的运作状况。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安全性问题,使得该系统的运行效率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3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风险因素的应对措施

3.1推进实现标准化作业

为了进一步提升电源管理水平,供电企业应该建立一个能量支持平台,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细化,对他们的工作内容进行细化,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规范;对电力供应、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细化,建立综合的、规范化的信息管理体系,对规范进行适时的补充和改进,以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在供电过程监控方面,按照供电企业的工作程序,对供电企业的工作程序进行了规范,并对其进行了规范,通过规范、强化行业整合,为供电与安全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3.2电力安全巡检

在电力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对安全工作的忽略,如果不能对这种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和改进,将会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在进行线路以及相关设备的运营工作时,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应该主动增强对安全隐患的警觉性,并对其进行定期的巡查和检查,增强对各种缺陷和威胁的检测力度。从各方面减少意外的机率。如果在巡查中出现了一些安全问题,应该立即向运营管理部门汇报,如果危险程度很高的话,应该立即发出一份警告的报告,并且用一种动态的管理方式对它展开追踪和调查。抓住断电的机会,及时排除潜在危险,减少事故几率。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线路和设备的定期检查,为电网的安全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3.3电力系统综合防御体系的构建

(1)建立电网的防护屏障。通过构建电网的安全屏障,能够防止电网的短路,并在电网发生短路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与解决。在预防层面上,一方面,电力企业要对电力系统进行定期检修,保证电力使用材料的质量达到有关使用标准。同时,还应配备相应的电工,对电网进行定时检查,并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处置,避免电气安全意外的发生。对电网中已有电气故障的层次,维修人员应立即对电网进行停电维修,查找出故障所在,并确定产生故障的原因。对其进行改进和维修,并将其详细情况做好纪录,作为今后工作的主要依据。在电力企业中,从防止和发生这两个角度来构建防护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性能。(2)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力品质。电网的电能质量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和稳定,只要电网的电能质量达到标准,就可以保证电网的防护体系的合理建立。在换流设备中,提高其谐波电源,可使其产生较小的振荡,消除其低频特性,使其具有稳定的电流和电压。在建立电网防护体系时,若电网中出现了电网中的高次谐波,则可采用高次谐波防护体系,从而减少高次谐波对电网的破坏。

3.4落实安全工作责任

在新的形势下,要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使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正常化。特别是要强化对现行安全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管,要彻底消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对安全责任问责和评估制度进行了严格的执行,对各级的安全管理人员要进行严肃的检查,要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严肃的审查,要对其履行好自己的安全生产职责规范和安全生产奖罚规定的要求进行严格的检查,做到尽职尽责。要做到尽职尽责,保证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有人去做,并保证所有的安全管理体系都能得到落实。

3.5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

加强规范化、多元化的安全教育,采取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要充分发挥多功能的安全教育课的作用,以安全讲座、专题录像、现场模拟演练等形式,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要加大对下级单位的安全工作引导力度,使小组的安全工作得到更大的发展。通过公司网站,各类简报,宣传口号;通过画册等方式,进行了消防知识的普及和消防工作的开展。四是通过开展各种安全宣传,提高职工安全观念,强化职工“安全第一”的观念,促使职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了解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3.6加快推动电力系统技术变革

在新能源发电比重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新能源发电将由“电网”向“网络”过渡的过程中,新能源发电发电的安全稳定机理和仿真分析模型亟待完善,从而推动新能源发电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新能源发电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从而克服新能源发电路径依赖性。对新型电力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运行和管理。

总之,现代电力系统具有传输和分配电能的多种功能,电力系统的运行会伴随着各种不同的安全风险因素,从而增加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风险。此外,国家大力发展新电力体制建设,使电力企业系统调度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企业电力调度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发展中寻求新的突破,努力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贝浩波.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变电设备的维护研究[J].电器工业,2023(05):53-56.

[2]闫怀姣.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风险因素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3,40(01):208-209.

[3]刘大为.分析当前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信息系统工程,2022(11):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