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安全问题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基于信息安全问题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分析

郑松元

身份证号码:330802197908104016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信息已经基本实现全球化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网络化的技术服务,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在于实现信息传输与资源共享,这也使得网络信息容易被泄露、盗取以及破坏等,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提升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系数,是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必须要思考和重视的问题。我们需要针对当前常见的信息安全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多方面、多角度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监管和防范力度,以营造高效安全的网络环境,让计算机网络能够真正推动人类的长远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信息安全问题计算机网络应用

引言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完善,我国迎来大数据时代,各行业在此背景下实现了生产率大幅提升的目标,但技术背后潜藏的安全问题同样值得关注。基于此,本文将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定义出发,分析安全风险特点,确定风险来源,并给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切实办法,以期通过下文阐释为保障用户信息提供参考。

1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特征

狭义上,计算机网络安全是通过管控手段对网络应用环境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干预,满足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如避免计算机中的隐私和文件外泄,软硬件系统可以正常运行;广义上,计算机网络安全关乎各方面利益,影响行业发展、国家主权维护等一系列问题,在大数据环境中,计算机网络数据的泄漏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已然成为国家战略与行业管理问题。按照性质来划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特征有四项,分别是可控制性、完整性、保密性与可实用性。面对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检索、信息交流、信息传输等应用操作内容,整个过程中需要全面体现安全性特征,营造健康、安全的应用环境。

2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2.1个人安全意识不强

除了上述提及的威胁外,个人安全意识薄弱也是计算机网络信息面临的安全威胁,诸多计算机用户对网络威胁并未引起重视,认为自己的信息毫无价值,没有进行安全防护的需要,在登录互联网和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也没有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并未经常更换密码,同时也没有及时清理计算机中其他用户输入的信息,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皆是因为长时间养成的不良习惯,进而促进了计算机的风险发生率显著提高。

2.2恶意入侵

恶意入侵一般指黑客入侵,企业和单位大概率受到黑客攻击,其所包含的数据信息价值较高,因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等级也随之提升。黑客攻击的目标大多为拦截和窃取客户以及单位信息,严重时会造成系统瘫痪,这将不利于保障个人和集体的隐私。黑客入侵是网络信息安全被严重破坏的风险类型,展示出了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弱点,其在单位时间内流通的大量信息,但因安全防护等级低、系统存在漏洞等原因,提高了对信息松散结构保障的难度,但问题正向指引技术升级。基于恶意入侵的现状,技术人员应当优化安全防御和修复系统,修补系统漏洞,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足够安全。

2.3计算机病毒

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具有更明显的开放性,由此也让病毒的隐藏和入侵变得更加容易。当终端下载相关程序时,一旦其中隐藏了病毒,就会马上显现出病毒具有的破坏性与传染性,进而破坏网络数据的安全性。一般来说,网络病毒都是依靠软盘、光盘及硬盘等进行传播,病毒在数据的流动下也在不断传播,其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就会越大的威胁到数据的安全性。

3基于信息安全问题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管理措施

3.1提高用户安全意识

在大数据时代,每个用户都有责任、义务保证网络信息安全。须知,用户频繁接触数据与信息,而他们也极易泄露信息,因此要想切实改变泄露用户信息的现状,就需要促进每一位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增强,给予其帮助,学会科学、安全上网,及时分辨真假信息,对于信息窃取行为,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第一时间报警。比如,在日常学习与工作中,电子邮件频繁被使用,一些不法分子抓住此机会,选择在电子邮件中植入大量的含有病毒的网站,若用户发现不及时又或是点进了网站,木马和病毒便入侵了计算机系统,由此所导致的后果将是无法估量的。对于用户安全事件,首先应加强安全教育,强化用户安全意识,政府及单位积极发挥自身职能,广泛宣讲网络安全相关知识与网络诈骗常见手段,以促进用户安全意识的提高。其次,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用户可对杀毒软件予以合理利用,将病毒及来路不明的程序予以阻隔;最后,有些时候,信息泄露是因为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之间的信息联系而引发的诸多安全问题,因此应高度关注亲密账号安全问题,以免牵连自身。

3.2构建防护体系

防护体系构建离不开计算机设备资源,企业和单位要加大此部分投资力度,为技术人员工作提供齐全的设备,添加警务信息,引入先进硬件设施,利用建立网络节点的办法覆盖整个信息系统。结合大量实践应用可以看出,计算机房会出现主机丢失的问题,这将阻碍设备发挥正常效用,降低防护体系的安全等级。因此,要配备设备存放管理人员,就设备外观和数量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存在丢失、受潮和过热的情况,并配置备用电源和发电机,在出现断电问题时可作为临时设备发挥防护价值。机房外张贴警示标志,要求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机房,控制人员流动,消除外在因素,从物理层面上维持防护系统稳定运转。

3.3运用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作为保障计算机安全的重要屏障,为计算机网络的正常有序运行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从某种角度而言,防火墙就如同乌龟的壳、刺猬的刺一般,通过科学设置相应的防火墙,一方面可以避免不法用户入侵系统,另一方面可以限制用户的浏览权限,从而大幅度降低系统遭受攻击和入侵的可能性。当然,防火墙技术并不只是具有保护效果,还能对用户的浏览记录、网络使用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用户的操作行为可能会触发安全隐患,则会发出相应警报,以此对用户进行提醒,避免用户因为胡乱操作而导致信息被泄露和破坏。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兴起和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故而防火墙技术等级还相对较低,一些计算机水平较高的黑客能够轻易绕过或破解防火墙来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破坏,这也要求网络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加大研发力度,以此不断提高防火墙的技术等级,为广大网民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结语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广泛运用,互联网与人类相伴而行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人类还有很多智慧需要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来进行实现。但互联网技术具有门槛低、开放性强等特点,即便是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人都懂得利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娱乐。为了尽可能避免网络信息遭到泄露、窃取和破坏,优化网络运行环境,就必须要对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通过引导用户定期杀毒、活用防火墙技术、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活用虚拟网络技术以及做好数据备份工作等方式来为用户信息安全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以此尽可能降低网络信息安全隐患,从而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稳定、有序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宁,张东霞.计算机数据挖掘处理下的网络信息平台搭建分析[J].景德镇学院学报,2020,35(6):68-71.

[2]孙渭和.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中云计算技术的运用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34):57-58;61.

[3]游江.新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火墙技术应用探讨[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2(2):241-24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