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转型发展视域下建设十五分钟生活圈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8
/ 2

城市转型发展视域下建设十五分钟生活圈规划研究

王少红

天津筑美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300110

摘要:城市转型发展是当前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十五分钟生活圈是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城市转型发展方向出发,探讨了建设十五分钟生活圈的意义,并提出了推进十五分钟生活圈规划的四大策略,即明确功能结构、优化空间布局、优化道路系统以及完善社区配套。

关键词:城市转型;生活圈;规划

1 城市转型发展的方向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出现多中心分散性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建设规划合理的十五分钟生活圈成为了城市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多中心分散性是城市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传统的城市模式通常以市中心为核心,呈放射状向外扩张。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呈现出多中心分散性的特点。这种城市形态的特点是指城市中心不再集中于一个区域内,而是分布在城市不同的区域中。

在这种背景下,规划合理的十五分钟生活圈可以实现城市多中心分散性的有机结合和衔接。它通过让城市居民能够在短时间内到达所需的各种生活服务场所,弥补了城市多中心分散性带来的不便之处。同时,合理的十五分钟生活圈规划也可以提高城市不同中心地带的地位和竞争力,促进城市的均衡发展。需注意的是,在建设多中心分散的城市中,十五分钟生活圈规划需要考虑不同城市区域之间的空间衔接性和联通性。同时,也要重视区域特点和功能定位,让十五分钟生活圈和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相融合。

2 推进十五分钟生活圈规划的策略

2.1明确功能结构

十五分钟生活圈规划的推进需要合理的策略和手段,其中一个重要的策略是明确功能结构。这项策略包括确定城市内部各个区域的功能布局、交通网络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内容,以实现城市居民在短时间内到达所需的各种服务场所。

首先,在明确功能结构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的空间布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呈现出多中心分散的特征,因此有必要在城市内部分区域内规划出合理的生活、商业等功能区。同时,为了便于城市居民出行,需要合理规划城市的交通网络,统筹考虑道路、轨道交通等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化配置,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其次,在明确功能结构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公共服务的均衡配置。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如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的布局对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根据人口分布情况合理配置这些设施,并保证覆盖面和服务质量,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最后,在明确功能结构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城市规划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产业布局和企业分布状况,为各种产业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同时,基于城市规划的特点和需求,也要在合适的地区配套相应的产业,以实现城市的全面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2.2优化空间布局

推进十五分钟生活圈规划的过程中,优化空间布局是非常重要的策略之一。通过科学的空间布局能够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并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首先,在优化空间布局的过程中,需要将城市相关要素进行有机整合。例如,可以考虑将不同业态的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相关区域进行有机组合,使得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方便城市居民在短时间内到达所需的服务点。其次,还需要考虑如何便捷地连接不同区域的空间。这需要对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公共自行车等交通系统进行优化配置,使得城市内各个区域联系更加紧密,为居民提供更快捷、便利的出行服务。

另外,还需要注重提升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可塑性。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可以让城市内部的各个区域变得具有特色,面向不同的人群提供适宜的服务。而城市空间的可塑性则允许城市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需求下,改变城市内部各区域的布局和功能,实现城市空间的全面优化。

除此之外,在实际的十五分钟生活圈规划中,需要注重各个区域的自主性和可持续性。这要求城市规划者遵循基层自治的原则,根据当地特色和文化背景,充分发挥每个区域的潜力,实现城市转型发展中对于生态、环保、节能等方面的需求。

2.3优化道路系统

其一,优化道路系统要注重道路的通达性,即让城市各区域之间的道路互相联系,容易到达。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的道路网络,将城市内部的不同区域有机地链接起来,缩短城市居民出行的时间和距离,从而实现十五分钟生活圈的规划目标。其二,要注重道路的便捷性,即建立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出行方式。例如,在十五分钟生活圈范围内,可以增加公共交通工具数量,或建设自行车道等措施,以便于居民出行。其三,还需要注重道路的生态性,即在保证交通安全和便捷性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提高城市的生态环保水平。例如,可以通过增加绿化带和种植绿植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减少噪音污染。

2.4完善社区配套

完善社区配套是推进十五分钟生活圈规划的一个重要策略。这一策略主要关注在城市内部各个区域中,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同时促进社区发展与升级。首先,需要注重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包括但不限于学校、医院、文化娱乐场所等,这些公共服务设施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例如,在十五分钟生活圈范围内设立教育中心、医疗中心、公园等,便于城市居民在短时间内到达所需的服务场所,提高服务效率。其次,需要注重商业设施建设。城市商业设施的建设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购物消费渠道,也有助于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例如,在十五分钟生活圈范围内增设商业街、特色小镇、超市等,方便居民采购生活用品和娱乐消费。此外,还需要注重社区设施的多样性。城市内不同区域的居民,可能有着不同的生活需求和文化背景,因此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符合当地特色的社区设施。例如,在十五分钟生活圈范围内增设美食街、书店、咖啡馆等多元化的服务场所,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新. 十五分钟生活圈[N]. 中国自然资源报,2021-12-28(003).DOI:10.28291/n.cnki.ngtzy.2021.004168.

[2]周世谊,卿光园. 十五分钟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策略研究——以贵阳市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都市人民政府.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详细规划).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详细规划),2021:241-251.DOI:10.26914/c.cnkihy.2021.030045.

[3]李锡坤,刘中起.人民城市理念视角下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与实践价值研究——以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为例[J].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2022,3(02):131-147+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