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维修备件储备量的确定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机械设备维修备件储备量的确定研究

周洪志

南京禾诚石化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近年来的飞速发展,机械设备维修备件的选择不仅要以主要设备维修的决策为基础,还要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根据备件的可修性,对设备进行修整。本文主要研究机械设备维修备件储备量,并通过对相关解决方案的分析,为相关员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备件;储备量

引言:

近年来,在经济初级发展的各个行业,机械制造已成为生产的重要要素,各类机械的使用改变了生产,加快了我国各领域的发展。在操作过程中,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会导致不同的操作错误,机械维修的发展可以使机器达到正常的工作状态,提高机器的整体效率和维修质量。不过,影响维修质素的因素很多,在维修工程进行期间必须加以监察,以确保服务质素。

一、机械设备维修的重要性

机械设备的维修主要是为了跟踪相关部件的工作质量和控制装置,这些部件的设计目的是识别安全风险,并据此分析具体问题,制定更明确、更迅速的管理行动。所有机械设备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如果在进一步操作过程中进行违规使用,可能会出现磨损,无法整体完成。在机械维修过程中,必须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可靠性通常意味着机器将保持稳定,并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正常工作。可修性是指在发生故障时,机器在一定时间内恢复原状,以确保分两个阶段进行的工作顺利进行:排除维修问题。设备的保养是按计划定期进行的,需要不断监测其运行情况,一些易损件需要及时更换,以确保可靠性。这种高效科学的方法,主要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助于企业及时开展工作,降低成本,对提高未来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二、机械设备维修的优点

在当前面临激烈竞争的形势下,企业需要努力走出这种局面。在维修方面,机械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更换损坏的机器将需要大量的成本,将会对公司的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设备维护是减少维修费用、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增加设备使用时间的必要条件,也是确保有效操作和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机械设备的维修具有以下优点:

1、技术方面

虽然现阶段我国在机械设计与自动化技术方面取得了相对较为理想的成绩以及发展效果,但主要由于对该技术缺乏相对科学合理的应用,管理工作仍有待改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和问题,全面引进机械设计和自动化,保证相应科技水平的进一步不断提高。同时,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需要增加财政资源,为机械设计和自动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设备维修工作相对来说比设备更换来说更加的经济,可以进一步降低产品自身的成本,提高相应的经济效益,同时保证机器正常使用,减少零件消耗,增加机器资源。特别是大型进口设备,需要加强维护,消除风险因素,确保设备有效使用。

2、成本方面

随着机械设备自身使用寿命的持续延长,磨损问题也是整个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机器运行时间越长,磨损越大,磨损零件和部件的修理费用相对来说就越高。在现代社会,很多大型机器设备的零件都非常昂贵,而购买新零件来更换损坏的旧零件也很昂贵,资本成本也远远超过资本服务。因此,有必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以减少零件磨损,使企业降低更换零件的成本,而不是降低维护成本,而是可以投入研发资金,使企业更合理地分配其资金。

三、机械设备储备规划与分析

1、可修备件库存分析

对于一些相对来说较易损坏的备件,需要及时进行维修以及更换工作,可根据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故障程度进行安装。损坏的备件可以更换、修理和安装,而不考虑更换的具体时间。如果安装进行维修,则可以看到在储存期间备件处于零级紧急状态。为了调查丢失的零件,假设系统中有W零件,状态为W+1,我们必须找到第一次出现的平均时间,详细描述状态并计算存储容量。零件可以按照适当的公式修理.同时,有关零部件的研究应确保其可靠性,其主要目的应是可靠性。这时的设备可以看作是它的零部件的集合,设备的寿命、工作负荷和平均损失时间的比值可以分析为指数分布,而系统又发生了变化:根据上述研究,设备备件总数,用于维修。因此,零件数量科学合理,能保证企业正常生产。深入研究备件库存,提高设备维修质量,建立重要的物资基础,无缝完成设备维修和贵公司的整体维修计划。

2、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需要仔细检查设备,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从操作特征、外部条件、模型和故障历史开始。同时,应重视对称职员工的管理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确保实践工作规范化。企业可以建立相关培训体系,定期向管理者介绍实用技能,定期进行绩效考核。还可以学习更多的国外培训技能,提高培训技能,充分利用员工的优势。除上述措施外,整个企业还应努力完善责任分担机制。由于机械设备管理是一门比较广泛的学科,不可能保证所有管理任务都能正常完成,因此各部门必须相互配合,积极沟通,完成机械设备的整体管理。

3、加强机械部件性能标识

因为机械设备的维护质量也受到部件标识的影响,因此在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必须对各部件进行明确标识,机器零件的评估必须由专家进行,并且必须符合适用的评估规范。机器在操作或使用过程中发生设备故障,应立即判断该零件是否有缺陷,如果该零件是故障原因,则必须将所有零件与机器分开进行维修。

4、技术人员招聘

现代技术储备不能基于传统的操作方法来维护机械设备,为了提高整个企业的效率,必须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为了提高整个团队的维护和维修能力,有必要引进更多的创新科技人才,只有强大的专业知识才能确保员工能够全面解决关键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作用,公司组织了多次技术竞赛,以相互竞争,提高技术知识并积累维护经验。

5、非管制备件分析

快速方便的更换和维护,更有效地维修有缺陷的设备。在系统设备中,当设备和备件集成到部件中时,在更换过程中发现的有缺陷的部件在运行过程中不会被修复,而是被备件替换。该设备可视为一种冷却系统,具体设备故障导致整机故障,应立即更换备件。假设系统有n部分故障,设备就会出现故障。

首先,必须根据零件数量来确定不能修理的零件数量,以下方法用于分析。根据相应的备件可靠性公式,可以将主要目标放在设备的可靠性上,通过逆向计算确定备件储备。为了确定设备的运行时间和零件的最小数量,可以使用相应的公式计算零件数量。其次按规定对零件进行维修。由于机械故障往往是由零件引起的,因此需要在机器运行过程中对零件进行及时的维修,以提高机械维修的整体质量。备件的加工、生产和使用必须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的操作要求,保证备件应用的科学顺利修正。在零件装配过程中,要及时检查各机组的质量,保证零件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设备备件的研究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将人员相关的考虑与相关的决策理论相结合,并根据具体的维修决策,采用正确的方法对设备和设备进行研究,以及设备的指示和操作部件,磨损最快的部件。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情况下,使用通用设备可以进一步通过与制造商进行有效协商来降低采购方面的成本。此外,一般设备的配件更为实惠,因此设备零件可以少量储存,库存可以尽量减少维修和储存费用,并以有限的资金满足公司对维修零件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小锋.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及管理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06):200-201.

[2]王强,严盛文.机械设备维修备件储备量的确定[J].机械制造,2017,25(04):154-156.

[3]邱荔萍.基于机械备件储备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8,45(23):115-117.

[4]蔡赟河.浅析机电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J].中国金属通报.2017,25(04):156-158.

[5]杨永军.解析工程机械设备的采购管理策略[J].科技创新报,2019,36(20):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