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恢复的影响

刘此霞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710068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的效果及对其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具体实施中,将于我院中选取76例研究对象,均为行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符合实验参与条件,为促进其术后恢复,在本次研究中将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护理效果,并将76例患者随机分配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结果:统计了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从结果分析可见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促进术后恢复,同时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室护理干预;术后恢复;并发症

引言: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疗效影响因素中,护理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在该术中加强护理干预十分必要。当前,常规护理措施已经无法达到良好护理效果,对此应立足实际,对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深度优化,提高与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贴合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以下研究中便重点探析了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中纳入76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实施条件,且本次研究已经征得了所有研究对象的同意,自愿参与实验,实施时间为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入组过后采取“摸球法”对患者分组,最终将其分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内分配38例患者,从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可见,包括21例男性和17例女性,年龄39~78岁,平均(56.9±4.2)岁;再如观察组中则包括23例男性和15例女性,年龄42~79岁,平均(57.5±4.8)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有意义。

纳入条件:①患者符合结直肠肿瘤诊断条件;②患者意识情绪,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③伦理委员会已经对本次研究审核通过。

排除条件:①伴有认知功能障碍;②存在实质性脏器功能异常。

1.2 方法

于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术前准备、生命体征监测等基础护理。

将在观察组中使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详细措施如下:①术前护理:对于结直肠肿瘤患者,科学合理的术前护理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年龄、病程、情绪状态等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与患者交流[1]。许多患者因结直肠肿瘤的长期影响会有不良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可向患者讲解结直肠肿瘤的病因、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优势,使患者能够在思想意识上加深认知;同时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应给予详细解答;此外还应引导患者做术前检查,并准备各类术中所需物品、器械及药品。②术中护理:为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手术中应加强护理干预,例如在术前30min便应进行手术室空气循环消毒,将室内湿度、温度分别调整至40%~60%、22~26℃;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可分别作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缓解患者陌生情绪;指导并协助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姿势,并给予适当的鼓励。③术后护理:在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如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达到平稳状态后方可送回病房,同时需每2h检查并记录1次。术后应重视防范并发症,如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肠梗阻,对于切口感染,在术后应适当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护理人员每日均要多次检查切口情况,并定期更换敷料,更换敷料时应严格清洁切口及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对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多因血液流速下降引起,可每2h指导患者翻身1次,并积极引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加速血液流动;而对于肠梗阻,则应重视饮食指导,在术后及时评估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流质食物为主,并逐步由流质食物向正常饮食过渡。

1.3 观察指标

1.3.1 术后恢复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首次通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肠蠕动恢复时间,以此评估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1.3.2 并发症

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肠梗阻较为常见,需在术后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期间的统计学处理均使用SPSS21.0进行,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可通过“%”表示,由“X2”进行检验,对于符合正态性分析,且数据间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的情况可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

经研究数据可见,观察组肛门首次通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术后恢复情况比较(h)x±s

组别

例数

肛门首次通气时间

肠鸣音恢复时间

肠蠕动恢复时间

观察组

38

62.3±9.2

35.4±5.1

38.6±4.2

对照组

38

76.2±10.2

43.5±6.0

52.4±5.1

t值

10.889

9.363

9.087

P值

<0.05

<0.05

<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在术后统计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组别

例数

切口感染

深静脉血栓

肠梗阻

发生率

观察组

38

1

1

0

5.26%

对照组

38

3

2

2

18.42%

X2

9.711

P值

<0.05

3 讨论

结直肠肿瘤是目前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属于恶性肿瘤,据调查数据显示,当下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胃癌,对患者身心健康的损害非常大。近年来医学技术发展迅速,对于结直肠肿瘤可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治疗,该方法下可以达到良好疗效,但需注意的是,该手术围术期中还应加强护理干预,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2]。本次研究中于观察组中实施了手术室护理干预,如结果中表1、表2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更优,并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本次研究可见,将手术室护理干预实施于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中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参考文献:

[1]杨红.探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针对性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1):210-211.

[2]关薇.手术室康复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06):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