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与家长沟通   提高班级管理质量—论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2

有效与家长沟通   提高班级管理质量—论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方法

温雯娟

南充市紫竹街幼儿园   637000

【摘要】幼儿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教与学双向交流的沟通者,肩负着引导并帮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责任。由于教育对象的年龄特殊性,使得幼儿园教师与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成为家园相互理解和支持、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班主任作为与家长密切联系的关键角色,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科学的方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成为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幼儿园     家长   沟通   资源   配合   班级管理

         家园沟通目的的实现、有效性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沟通的条件、方法和技巧。多年的幼儿教育实践使我认识到,要实现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家长建立充分信任关系,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

       要取得家长的信任,首先要真心实意地爱幼儿,这是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而牢固的信任关系的基础。家长常常会从孩子对待教师的真切感情里体会出教师对孩子的爱。其次,教师要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来赢得家长的信任。真情和爱心,常常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工作的质量,往往体现在细微之处,看起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倍受家长的关注,直接影响到家长的评价。因此,只有以高质量的工作为基础,面对家长才会感到自信,也就更容易取得家长的信任。

二、树立平等、合作的意识,本着谦虚热情的态度,是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因素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家长和教师分别是这两个环境的主导者,这两者之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切忌自以为是,以教育孩子的行家里手的姿态认为家长不如自己懂教育,把家长看成是幼儿园旨意的执行者。不平等的教育强势心理不能形不成教育孩子的双向互助,反而会因家长的负面态度破坏了家园友好合作的关系。实际上,幼儿园教师受过专业训练,在专业知识和教育技巧方面确有优势;而家长看着孩子长大,对孩子的了解要比教师深刻得多,并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双方各有长短。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取长补短。

三、确立共教共育目标,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基础环节

        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而家庭教育随意性较大。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目标和老师的意图,班主任会将班上的各类教育计划上传到班级网站,向家长通报情况,对班主任教师来讲,要善于选择那些需要家园共育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做到即符合家长的基本愿望,能够引起家长的兴趣,又便于在家里实施,把家长从被动配合转变为主动参与,从而形成家园教育合力。确定共育目标,要紧紧围绕儿童发展这个中心,根据不同阶段的教育特点和要求,结合家长愿望慎重选择。

四、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关键步骤

          班主任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方法、途径和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沟通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要在不断拓宽渠道,在改进方式,方法上多下功夫。除了常用的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电话联系外,还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在接送时直接交流。这种交流形式反馈及时、见效快、便于操作。当家长接送孩子时,可抓住时机与家长进行交谈,主要谈他的孩子在幼儿园参加了哪些活动,学到了什么东西,有哪些有趣和出色的表现,有哪些不良反应,等等。并从家长那里了解孩子回家如何介绍自己,在家里有什么异常言行,下一步双方应当采取什么措施。第二、开辟家园共育园地。这个园地,不仅是教师宣传、介绍教育意图和经验的场所,也是家长阐述自己的教育观点,提出教育问题,介绍育子经验,讨论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的场所。教师可以从中吸取家长的经验,听取家长的教育意见,与家长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第三、班级集会促进育子经验共享。促进家长之间有效互助,实现育子经验共享,是班主任老师与家长沟通的简捷形式。让家长现身说法,就会大大提高指导家庭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容易调动起家长配合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四、以活动为依托进行交流。班主任老师要用心观察每个孩子在某项活动中的表现,并详细记录下他们在教学或游戏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开展的讨论、发表的意见、提出的假设、进行的探索,以家园情感联系表的方式与家长进行互往文字沟通,力求达到引玉之砖的作用。第五、进行个别化沟通。家园沟通,教师要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情况和问题,与家长共商教育对策,相互配合教育。如:可采取预约谈话的方式,利用离园高峰后的时间与预约的家长进行个别交流,有重点地面对面协商教育良策;还可采取家访的方式,与家长进行个别的沟通,因人而异地解决问题。第六:建立班级QQ,多向高频信息传互动融洽感情。孩子生日会、郊游活动、年级大型活动等都会有视频、照片资料,这些真实可感的信息是家长们特想知晓、收藏的,其纪念意义非同寻常。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法,无论采取哪一种,目的都是为了幼儿更好的成长。班主任作为有经验的成熟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使沟通取得预期的效果。对那些过高要求孩子的家长,应当多向他们解释幼儿的年龄特点;对那些不太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认为交给教师就放心的家长,应当多向他们宣传家园配合的重要性;对那些不讲究教育方法的家长,应当先耐心地听一听他们的想法,然后再逐步引导他们观察了解孩子。总之,必须十分讲究谈话的方法和技巧,切忌采取“告状式”的谈话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家园关系更加默契,不断取得与家长沟通的成果,促进家园合作教育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