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在骨科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2
/ 2

损伤控制在骨科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王颖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观察损伤控制在骨科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33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骨科危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损伤控制性手术不同阶段治疗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8.6±1.9)周,明显短于对照组(11.6±2.1)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O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及死亡率,促进了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科危重患者护理;损伤控制;应用效果

机械化损伤会让患者出现骨折的情况,该情况在现代社会发生率比较高,这和社会的机械化程度比较高有关系,患者因为各类原因而出现了骨折损伤,临床该类患者比较多。对骨科损伤患者使用损伤控制来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骨折死亡率和致残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优秀,此次我院根据80例骨科损伤患者来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患者使用损伤控制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分析,现进行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骨科危重患者,患者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ISS)32~46分,平均(39.2±2.2)分。NISS评分标准[3]:患者一般无生命危险为NISS<16分;患者属较严重损伤,NISS为16~30分;患者为危重损伤,死亡率较高,NISS为31~50分;患者为极重损伤,常垂危,NISS>50分。排除胸腹脏器严重损伤及颅脑损伤患者,交通伤36例,高处坠落伤23例,器械伤12例,挤压伤6例,其他3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33例,其中完全瘫痪10例,严重不全瘫23例;骨盆骨折24例;四肢多发开放骨折23例。其中男55例,女25例,患者年龄18~80岁,平均(48.2±2.1)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均知悉本组研究的目的,自愿参加本组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使用损伤骨科控制治疗,主要的内容如下。第一阶段:对患者进行骨折早期固定,控制出血情况,避免病情的恶化。第二阶段:使用ICU复苏处理,保持患者的内环境稳定,对患者的临床病情和表现进行记录,预防并发症。第三阶段:患者体征稳定后,针对患者的情况来选择手术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手术的常规治疗,患者入院后进行全面的检查,并采取相应的辅助治疗,并进行静脉补液、腹穿以及输血等治疗。若有必要可辅以呼吸机、闭式胸腔引流等,再对其施以手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及死亡率。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的比较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8.6±1.9)周,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6±2.1)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及死亡率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比较例(%)

组别

并发症

致残

死亡

观察组(n=40)

2(5.0)

2(5.0)

1(2.5)

对照组(n=40)

13(32.5)

11(27.5)

6(15.0)

X2

16.916

13.924

8.112

3讨论

损伤控制骨科治疗方法为应急分期手术的一种,该手术原则是先救命后治疗,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避免患者生理潜能出现耗竭的情况,通过抢救的方法来为最终的确定性手术争取时间。因此,初期严重多发伤患者首先需要的就是进行止血抢救措施,液体复苏之后,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的受损状况进行检查,对有生命危险的患者优先处理,处理过程始中终要遵守高效、安全的原则,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史,有针对性地选择腹穿或者胸穿等方式进行治疗,另外还要给予必要的辅助治疗措施,通过CT检查方式对患者的胸、头还有腹部进行扫描,对于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更不应该掉以轻心。其治疗主要包括:对患者的出血状况要严格控制,积极抵抗休克,对骨折的位置进行应急固定处理。患者在入院后进行手术的时间不应超过60min。就算患者病情复杂,手术时间也不得超过90min。严重复合性创伤为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采用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控制严重复合性创伤是近年来骨科治疗危重患者时遵循的一个新理念,骨科危重患者易发生严重失血性休克,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脂肪栓塞、ARDS等,上述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此种情形下,早期对患者进行确定性手术治疗反而有害,宜快速采用止血、清创、外固定架临时固定等临时控制措施,先挽救患者生命,待其病情平稳后再行确定性手术治疗。由此,临床护理也需随之改进,需根据损伤控制性手术不同阶段治疗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临床中骨科严重损伤患者接受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效果突出,能够提升治疗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丽英,郭远学,林晓敏,等.基于骨科损伤控制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创伤骨折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J].2021.

[2]李相卿,尹艳丽.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健康之友2021年16期,85-86页,2021.

[3]王艳可,张雪键,刘爱,等.骨科危重患者非药物疼痛护理管理实践[J].中西医结合护理,2021,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