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4
/ 2

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戴锐

中兴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省泰兴市  225400

  摘要:高科技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各行业的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有了全新的趋势。面对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必须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不断研发新型设备、创新技术,由此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与实践

引言

时代的不断进步带动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为我国的基础建设贡献力量的同时改善我国民生。建筑企业为了做大、做强、做精、做尖,都在努力构建和完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快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改造升级,实现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其中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与实践成为提升企业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1科技创新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一是业态变化。建筑业已经开始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升级。二是生态变化。建筑业需要注重绿色节能环保、低碳环保,需要和自然和谐共生。三是发展模式。建筑业增量市场在逐年缩减,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功能提升项目等存量市场将成为新的蓝海。四是管理要求。建筑业企业需要提升质量标准化、安全常态化、管理信息化,建造方式绿色化、智慧化、工业化和国际化。五是融合协同发展。建筑业需要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关联行业加强融合发展。当前,在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的有力支撑下,工程建造正以品质和效率为中心,向绿色化、工业化和智慧化程度更高的新型建造方式发展,新型建造方式的落脚点体现在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和新型的建筑工业化上,这将推动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三全”升级,促进新设计、新建造、新运维的“三新”驱动。我们要科学把握生产方式转向新型建造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刻理解科技创新引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具备历史观、未来观和全局观,紧紧抓住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关键领域和短板,通过改革和创新来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2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与实践

2.1优化资源配置,营造创新环境

科学进步和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要素,如制度、政策、资金、人力资源、信息等,这些要素的积聚对科技发展和创新至关重要。科技管理部门与其他政府管理部门有着多渠道的联系合作,因此,要主动把分散于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社会中的各类要素资源进行引导和聚集,整合配置到科技创新工作中去。优化创新的企业环境不仅能够加速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而且能够提升员工的素质,有力地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因此,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有效措施。

2.2铝合金模板的材料使用与管理技术措施

铝合金模板主要由模板系统、支撑系统、紧固系统及附件系统4部分构成。由于铝合金模板的应用环保,同时能很大限度上节约其他资源,且使用过程中自重轻,施工较方便,诸多方面的优势都决定了铝合金模板作为新型工艺将在建筑领域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铝合金模板在出厂时已预留孔洞,直接进行组装即可,减少大量的工作,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其次,铝合金易加工成各种形状,建筑结构更经济合理。铝合金模板材料的使用需根据具体的工程施工特点决定,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中建筑面积较大,同时周转材料需求量高时需使用铝合金模板材料,这也符合铝合金模板自身周转次数多、周期短的特点,利于节约材料。铝合金模板平均使用成本低,可带来经济效益。铝合金模板在施工现场不需进行裁剪、切割,既不会产生废料,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节能环保,符合国家绿色施工标准。铝合金模板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必须要有全局控制及微观管理相结合的技术管理理念,在使用过程中既要对工程的整体施工情况进行把控,同时还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全局性的把控主要是指对于铝合金模板的使用必须要符合实际施工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铝合金模板的作用,细节方面需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操作部分,确保铝合金模板能顺利应用到工程中,且不会受到其他方面影响。

2.3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目的

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首先是为了解决现场施工技术难题,降低安全风险,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二个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施工技术水平,改善作业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
2.4防控安全风险

为保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地下空间及周边环境安全,通过布局开展相关技术攻关,为城市安全防控提供了有效支撑。例如:形成了基于BIM系统的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运行关键技术,攻克了结构消防安全、封闭型中庭消防安全、消防给水可靠性、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变形协同控制等技术难题,为城市超高层建筑提供安全支撑;研发了基于阵列式微电流场的围护结构渗漏隐患无损检测技术,有效保障超深地下空间及周边环境安全,有效规避和降低城市管理的巨大风险。

2.5节能减排中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建筑在能源消耗方面最多的就是对电能系统的管理与控制,以及有效地处理生活污水。在智能建筑中合理使用物联网技术的方式,也就是说运用物联网中传感器的方式,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准确且及时的观察到当前建筑中电力系统运行情况,比如电能的实际耗电数额,以及建筑中各项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等。相关的工作人员通过传感器的方式,准确得出建筑中所有设备的各项信息数据,并将数据准确无误的传输至系统终端,能够方便工作人员随时对建筑中的数据进行检测与管理。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物联网的方式构建智能建筑,员工可以通过物联网平台的方式,查看建筑各项信息数据,以此为基础,了解整个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并通过物联网技术的方式,对整个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湿度等实现有效地调节,在此期间,员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此来降低建筑在能源方面的消耗,从而帮助建筑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2.6辅助式脚手架的材料使用与管理技术措施

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对于脚手架有了更高的需求。脚手架是保证高层建筑稳定性的重要建筑材料,辅助式脚手架包括立杆和横杆搭建的支撑架工作平台等。辅助式脚手架使用过程中架体搭设高度低,工作量较小,使用过程安全,因此广泛应用到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辅助式脚手架的使用也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高处的危险作业,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对于辅助式脚手架使用过程中相关技术措施,需涉及安全技术及管理技术方面。辅助式脚手架作业过程中需使用合格的钢扣件进行脚手架杆件的连接,不能使用铅丝或其他材料进行绑扎。辅助式脚手架的立杆间距也需进行严格的把控,主要是脚手架立杆间距钢管不能超过1.8m,同时大横杆建筑不能大于1.8m,这些均为辅助式脚手架使用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安全技术措施主要指在施工过程中要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进行严格明确分工,防止发生施工事故,顺利进行辅助式脚手架的安装使用,为建筑顺利完成打下基础。

结语

科技推进企业的进步,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更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让建筑产业自身也得到可持续发展。良好的建筑行业不仅可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能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张志强,陈云伟.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科技创新体系[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5):534–544.

[2]李春成.科技创新要素区域空间流动配置趋势及启示[J].安徽科技,2020(1):6–8.

[3]方兴东,杜磊.中美科技竞争的未来趋势研究——全球科技创新驱动下的产业优势转移、冲突与再平衡[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24):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