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儿科重症病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优质护理在儿科重症病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弓晨,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  陕西宝鸡  72100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重症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儿科重症病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对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儿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睡眠质量明显比对照组更好,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焦虑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重症病房患儿实施优质护理能够较好提高患儿的睡眠质量,减少焦虑,继而维护患儿的健康。

关键词】优质护理;重症病房;睡眠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儿科重症病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5-11岁,平均年龄为(8.0±2.5)岁。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为6-10岁,平均年龄为(8.0±2.3)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儿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康复指导、进药物治疗、心理安慰以及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等基础性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儿优质护理,如下:

(1)针对性心理护理:针对患儿进入重症监护室后与熟悉的家人分开,产生焦虑和被抛弃感的问题,护理人员采取多种方法安抚患儿情绪。根据患儿的不同个性特征,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对于意识清醒的患儿,及时给予鼓励,增强自尊和自信心,建立良好的关系。针对患儿家属缺乏疾病知识,对与患儿分离产生恐惧、不信任和怀疑,护理人员及时向家属介绍患儿的病情、发展过程和治疗方案。

(2)环境护理:为患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确保治疗室的温度适宜,每天进行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尽量调节各种仪器的报警声音,将其调整到最小,以避免给患儿带来负面情绪和不安感。

(3)护理质量管理:加强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培训。根据护士的工作资质和年限的不同,给予个性化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和职业道德。培训内容包括基本和专科监护技术、常见重症监护和急救护理技术,以及常见危重病的监护。

1.3 观察指标

(1)对患儿护理后的睡眠质量采用医院睡眠问卷SMH进行评定,分值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2)对患儿的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SAS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分值越高焦虑情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睡眠质量对比

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睡眠质量明显比对照组更好,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睡眠质量对比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19.6±3.1

16.1±2.4

观察组

19.8±2.5

13.0±0.8

t

2.124

5.446

P

>0.05

<0.05

根据表1的数据,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儿睡眠质量进行了对比。在干预前,对照组的平均睡眠质量为19.6±3.1,观察组的平均睡眠质量为19.8±2.5。经过干预后,对照组的平均睡眠质量降低至16.1±2.4,观察组的平均睡眠质量降低至13.0±0.8。这表明在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后,患儿的睡眠质量有明显改善。

2.2 两组患儿焦虑情况对比

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焦虑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所示。

表2两组患儿焦虑情况对比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59.2±5.4

48.3±4.2

观察组

59.5±5.7

39.2±3.1

t

1.453

5.167

P

>0.05

<0.05

根据表2的数据,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儿焦虑情况进行了对比。在干预前,对照组的平均焦虑分值为59.2±5.4,观察组的平均焦虑分值为59.5±5.7。经过干预后,对照组的平均焦虑情况降低至48.3±4.2,观察组的平均焦虑情况降低至39.2±3.1。这表明在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后,患儿的焦虑情况有明显改善。

3 讨论

优质护理在儿科重症病房中具有重要的优势,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优质护理模式鼓励护理人员与医生、营养师、物理治疗师等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并执行综合治疗计划。

在儿科重症病房中,患儿的家庭是重要的支持系统。优质护理模式强调护理人员的细致观察和专业技能,确保患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得到及时的评估和处理。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关注感染控制、药物管理和设备操作等方面的安全措施,以保障患儿在病房中的安全。

有研究通过比较在儿科重症病房中接受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和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患儿睡眠质量,发现观察组的睡眠质量显著改善。观察组的患儿在干预后的睡眠质量得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而对照组的患儿没有显著变化。这表明优质护理在提供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减少干扰和噪音等方面对改善患儿的睡眠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儿科重症病房的患儿常常面临疾病的不确定性和医疗环境的陌生性,容易出现焦虑情绪。一项研究对比了接受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和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患儿焦虑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患儿在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显著降低,而对照组的患儿焦虑评分无显著变化。这表明优质护理在提供心理护理、减轻患儿的恐惧和不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有研究发现,接受优质护理的患儿家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护理决策和护理计划制定,与护理团队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家庭的参与能够增加患儿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提高治疗依从性,并有助于家庭在出院后更好地管理和照顾患儿。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优质护理在儿科重症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发现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儿科重症病房患儿的康复和治疗结果。优质护理的应用需要建立良好的护理团队,提供专业的护理培训和指导,创造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并与家属建立积极的沟通和合作关系,继而更好保障患儿健康。

参考文献

[1]徐倩.优质干预措施对降低儿童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效果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11):1731-1732.

[2]索欣.优质护理对儿科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0):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