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8
/ 2

分析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刘顺

330327199507250054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已然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高速推进的城市化也对河道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城市河道生态环境所受到的影响和造成的破坏是一个逐渐累积的结果,修复也是一项缓慢渐进的、全面的、具有科学体系的系统工程,是需要多部门、多方面、多种方法共同合作、齐抓共管、聚力推进的一项工作。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治理作为一项科学技术性强,专业知识较高的系统性工程,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理作用,只有真正熟悉和掌握生态修复治理的各种手段和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科学运用各种生态修复治理手段,才能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城市河湖生态环境。

关键词:水生态修复技术;河道治理;应用

1生态修复技术概述

1.1核心理论

生态修复技术是借助生态发展等理论对环境进行修复,通过借助外界力量使受损的对象恢复到初始状况,这是减少自然环境污染的一种重要措施。并不会让受损物完全重建,反而是根据受损物的特点,对其进行修复,能够实现当地环境的改善。严格遵循循环再生以及区域发展的理念,在生态系统控制过程中,利用非生物成分不断合成新物质,也可以将合成物质降解为原来的简单物质,实现水环境控制与优化。

1.2技术特征和优势

生态修复技术具备较为完整的技术特征和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在生态修复技术应用过程中,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可在源头上做好管控。从根本上做出控制,也进一步实现河道污染的治理和修复。第二,多方位生态修复能够有效地降低外源污染物。对河道定期进行淤泥清洗,对水体环境进行有效控制,并保证其周期性的自我净化能力。第三,通过现代水净化体系,对于其中的污染物做出控制,消除一系列的污染物,改善水质环境状况,构建水域发展新生态,完成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的优势体现。

2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2.1河道清淤、水系疏通与激活

水系是否通畅直接决定着水质的好坏,水质的好坏更是直接影响整个水生态环境。水系通畅可以保障源头净水不断供给河流,以实现所在小微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和修复。如同人的血液循环系统只有在十分通畅的情况下,才可以将养分不断输送给各个器官,保障免疫功能时时发挥作用,保证身体的健康。开展水系疏通是对城市河道进行生态治理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实施:一是清除河道中的淤泥和已污染的底泥。总氮、总磷含量过高是造成城市河湖水体二次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多年来受到面源污染影响,底泥富集了大量的营养物质,根据目前国内河湖清淤经验,总磷超过500mg/kg,总氮超过1000mg/kg,就应该采取清淤措施进行清理;二是对外部有效规划,城市河道要建立泵站、涵闸,利用人工、机械提高水流的动能;三是提高水系的储蓄能力,可在降雨、下雪的丰水期时候储备一定的蓄水量,并适宜补给河道水流,保证水体的总量可以循环。

2.2建设河道景观

打造人工湿地以及自然湿地,有机结合城市河、湖滨景观的设置进行建设,在改善景观效应、促进生态系统构建的同时,净化微污染水以及最初雨水面源污染。目前,我国越来越关注城市生态建设布局,而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对于城市生态化建设而言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要想推动城市生态化和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融为一体、相互支撑,就势必要创建出一套完整的河道生态环境的治理手段和管理办法,才能打造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城市河湖生态环境,在最大限度地保障河道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城市居民居住的满意度、幸福指数以及带来间接经济效益,使得城市河道周围逐步形成休闲场所、旅游景点以及商业贸易圈,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进而带动一些行业的发展。

2.3促进河道微生物生长,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在对大水面中的景观和水动力学特征进行充分研究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在流速较缓或死水区域建造人工浮岛结合曝气复氧设施来提高水体的净化效率。通过添加水体复氧和碳纤维填料的装备,同时提供微生物附着载体,可以降低河道污染物的降解条件,从而消除水域内的绝大部分氮磷等污染物,优化水体环境。人工浮岛可以提供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环境,为水生植物和微生物提供生长和附着的场所,有助于净化水体。曝气复氧设施可以通过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改善水体的氧化还原条件,促进氮磷等污染物的降解和微生物的活性。同时,在设计人工浮岛时可以考虑景观效益,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提升水域的美观度。总的来说,通过建造人工浮岛结合曝气复氧设施,添加水体复氧、碳纤维填料的装备,并提供微生物附着载体,可以有效降低河道污染物,消除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优化水体环境,并提升景观效益。

2.4种植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在河道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和作用:(1)分解和消除杂质。水生植物通过吸收水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可以有效地分解和消除水体中的废弃物、污染物和有害物质。尤其是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的根系可以吸收底泥中的营养盐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2)改善水体质量。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提高水体的氧气含量,改善水体的氧化还原环境。此外,水生植物通过吸收和固定营养盐,可以减少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现象,改善水质。(3)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水生植物为河湖内的生物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和食物源。水生植物的根系提供了生物的栖息地,为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提供了繁殖和生活的场所。同时,水生植物的叶片和茎部也为水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4)美化河道环境。水生植物的生长能够美化河道的景观,增加河道的景观价值。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的花朵和叶片形态各异、色彩鲜艳,能够增加河道的观赏性,提升对周边环境的舒适感。

2.5优化河道底质与生态驳岸方案

总氮和总磷含量过高是导致天河湖水体二次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保持水质并创造丰富的河道环境,可以营造深潭浅滩序列。通过对河床底部进行高程处理,并结合水文条件,对有滑坡风险的驳岸区域进行生态加固,可以促进深潭浅滩的形成。在实施生态加固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生态驳岸类型。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和防止水土流失,并确保水土安全。同时,这也能让河道岸线与周边景观和生态环境更加和谐。通过营造深潭浅滩序列,可以增加水体的流动性和氧气供应,促进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的降解。此外,深潭浅滩的形成还为底栖生物提供了更丰富的栖息环境,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保护。

3结语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相关专业技术手段密不可分,以流域为基本单位,在尽可能考虑水动力学、水系以及水资源规划的同时,借助水景观设计策略,融合河道整治、防洪工程、水利工程等各因素,打造综合一体化的河道水生态治理思路以及具体方案,从而实现恢复河道水循环系统、增强河流自净能力、重塑河道生态功能的效果,推动城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娜.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8):19-20.

[2]王键.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08):3.

[3]林珊.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市场周刊:商务营销,2020(73):230-230.

[4]朱国栋.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0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