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运维管控系统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8
/ 2

智能配电运维管控系统设计

刘灿新,姚蕾蕾

邹平县汇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滨州市    256200

摘要:日常的工作中,电力系统工作占有着主要作用,良好的动力系统工作状态使电力更为的平稳,达到经济社会利益的共享。在这个背景下,完全自动化智能技术的开发使能源工业具有崭新的成长机会,能够与电力系统运营的智能化改造互相融合,实现动力系统运营效能的提高,保证动力系统的效率,与发电的现实需要互相配合。

关键词:智能;配电系统;运维管理

配电网潮流计算的运维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配电网的用电效率及其日常经营质量。为了适应全国各地方的供电需要,就一定要做好各地方的供电市场运维管理工作,采用更加合理地运维管理工作模式,以保证配电网的正常供电并满足当地电力需要。

1智能配电系统的主要特点

(1)数字化。智能配电系统所具备的数字功能,是它和常规的配电系统的本质区别。因为智能配电系统是采用了先进的智能数据处理器和准确度很好的数模变换的技术,对供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常量都实现了电子化的管理,从而在有效地提高检测和维护速度、增加产品密集度的同时,又有效地增强了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性。(2)网络化。智能配电系统中一般包括具有数字通信功能的网络接口,能通过互联网直接与计算机网络联系到一起,并在对后台完成实时监视的计算机系统中实现了远距离的信息收集、管理、通讯和远距离控制的各种配电能力,并以此实现了配电系统的智能管理和远距离控制,这也是常规的智能配电控制系统所不具备的一项特性。

2智能配电与运维管理的关系

智能配电系统采用了物联网断路器、智能仪表等的智慧功能,主动拾取了有效的数据,并通过分析、管理了这些数据。而管理运维业务控制功能,则预置了大量的管理数据、控制图表等,并通过二者的比对,完成了预定的管理功能。智慧配电系统显著增强了管理运维业务控制的功能,同时利用了管理运维业务控制功能反过来促进了智能配电管理功能优化的实施进程。(1)完成了在同一制度下对各类电源装置的共同管理,以确保了供电的可靠性、安全、节能型、交互性和统一性。具体内容包括了装置的运行管理与系统减载控制、故障分析与检查、装置的发展与控制、电源成本核算控制等功能模块。(2)完成波形和图表的绘制操作;系统运行状态的现场监测;系统数据库管理;前台人机交互界面信息处理;分析报警、异常和故障信息。(3)进行异地监控、手机app监控等操作,并完成对设备清单的相关控制措施。

3智能配电系统的应用

3.1无功功率补偿柜

无功功率控制补偿柜一般具有补偿无功功率抑制装置的功能,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的总体效能,并减少了装置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能。因为电容在进行投切工作时需要避免产生投切振动的状况,这样如果发生了故障就能够快速而高效地将高效地将电容组件隔离,使电容组件正常工作而不受影响。在无功功率控制补偿柜上,一般要求配备微机劳而无功补偿的装置,这种功能可以针对装置的负载状况进行及时的调整设计,还可采用智能的自动或是手工投切来帮助装置完成电容补偿功能,从而能够使功率因数限制在正常的要求范围之内。同时还具备了越流、太压保护和零序流保护等多种性能,可及时收集并反馈有关仪器所产生的三相电压、电量和功率因数等方面的信号,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控制。同时微机无功补偿控制装置还带有通信功能,可完成远方监测、异地测量以及对设备工作状态进行监控与控制等的功能。

3.2变配电系统的框架绘制

大厦内的变配电系统,主要由高压配电价格系统、中低压配电系统和应急柴油引擎发电系统等组成,涵盖了中高压柜、高压断路器、维护和测试装置、中变压器、低压柜、无功补偿、中低压断路器、联络系统、生质柴油风力发电设备、电流互感器、测量仪表等主要模块,有效实现了电能在大厦内的正确调度与供应,并保证了整个系统安全的顺利运行。由于变配电系统的元器件很多,且其系统复杂,现就该系统模块与电源功能进行总结,并绘制成了变配电控制系统框图,同时还将通过视频监控技术提供电源控制的支持措施。

4运维管理的优化策略

4.1提高运维检修的智能自动化水平

智能技术装备的开发将直接关系到配电系统智能化,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配电系统的运维与工作能力就需要配备相关的机器设备,而通过掌握最新的智能技术装备,就能够形成完整的智能管理系统,并通过对系统内的设备情况进行检测,精准地发现地发现了安全隐患,进而进行了自动判断。这样就不仅可以减少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时间,也可以减少因人工检查而出现的盲区情况,还可以通过改善配电系统的检查维护效率来改变现状。首先,就可以通过在事故多发点处安装像素较高的摄像头,从而可以通过安装智能系统来进行检测人所达不到的盲区。其次,可以对主供电网络的机器设备安装元件的绝缘检查装置,并通过实时传送的信息来研究反常情况,以便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检修措施。再次就是把供电网络的智能控制管理系统与应急维修网络系统相连,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并能通过可视对电力设备的应急抢修状态进行实时监视,可以极大地提高抢修的效率与质量。

4.2加强风险控制,保证运维安全

供电运维人员既是对其安全事故的故障检查工作,又是对供电安全问题的研究和管理,从而在供电系统发生故障前就能掌握情况,并采取相应对策进行解决,进而保证供电系统的平稳运转。比如工业公司要在事故现场做好安全监管与防控,严格规定倒闸作业过程和要求,及时发现运行中出现的情况,及时研究处理,完善事故管控机制,保证运营维修项目的顺利安全实施。

4.3合理设计配电网路线结构

为了保证相关业务与管理活动的成功进行,并降低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与设施故障,以及提升整体供电运维业务的效能与品质,就一定要注重其对城市配电网络道路架构的设计和优化工作。在整个供电价格体系中,对城市配电网络的道路结构架设工作十分重要,它直接关乎整体配电网供电水准与运维业务的成功进行。但如果在城市配电网络道路的设计初期,并没有从多方面综合考量各项要求,很有可能造成整个系统总体的运营效能有限,整体供电水准就无法得以保证,运维业务也无法成功进行。所以,就一定要注重对城市配电网络道路架构的设计优化。(1)由于当前的城市配电网路架构所涵盖的区域范围愈来愈广泛,其结构配合着城市规划的建设,也开始逐渐呈现更加复杂的布置形态。所以,在城市配电网路开始投资运作时的建造初期阶段,就必须进行对城市配电网络道路架构的优化设计,并进行适当的布线规划,以针对各区域的通电需要和日后的运维管理需要,合理规划好各线路的布置状况,并全面地规划好道路架构,确保系统得以合理运营,为各地区提供充分的供电保障。(2)在配电网的路线结构与布置工程设计中,还必须及时地对其工程内容进行模拟评价,以掌握在工程设计中布局情况下能够体现出的供电技术水平,并依据各区域的实际经营发展状况,进一步考察各区域配电网路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运维管理的难度,最后再对其造价水平加以综合控制。

5结束语

智能配电管理系统的系统构建、硬件的选型以及应用软件的编写,都必须在整个设计阶段有个比较好的统筹,绝不是单纯的硬件升级,这也并非一项应用软件编写所能完成的系统工程,而是必须经过建造方、应用方、施工方以及总工程方的通力与合作,实现智慧供电的整体建设。智能配电技术的运维工作还处在探讨、总结、改进、提升的过程,希望业界同行一起为之奋斗。

参考文献

[1]许巧琴,陈嘉新.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难点分析及处理[J].产业科技创新,2020,2(34):57-58.

[2]方映洪.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难点分析及处理[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01):13-14.

[3]李龙.配电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9(S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