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检测方式的分析和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9
/ 2

中药检测方式的分析和研究

牛化锋,邓佳程,尚安绮,崔恩娜,靳雪婷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由于中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质量和安全性监管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本文对中药的检测方式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了常见的中药传统检测方式,包括外观鉴定等传统方式和色谱检测等现代检测方式,本文旨在促进中药材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传统检测方式,现代检测方式,新型检测方式,中药

引言: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中药组成部分,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但是近年来,不良商家对中药进行掺假,中药检测市场广大,目前主要检测方式有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对此进行检测方式的分析,促进中药材检测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1.传统检测方法:

1.1基原鉴定:即对中草药进行溯源来鉴定。根据动植物及矿物的分类知识追溯到药物的产地、原植物,通过观察形态,比对标本,确认原产物或原植物的学名和药用部位,以保证中草药的品种的准确。这是中草药鉴别的最为基础的方法。

1.2性状鉴别:依据中草药的药用部位性状,以观看、触摸、鼻闻、味尝、水试、火试等测试方法,对被测药材的形状、颜色、表面、质地、截面、气味等固有药物特征加以分析鉴别。性状鉴别是长期积累的经验检测方式,不需要太多的检测条件,但依赖于鉴定者的感官和经验知识。

1.3 显微鉴定:借助于显微镜的细节观测能力,观察中药切片的组织结构、细胞形状、内部包含物质,以微观特征信息来区分中草药。此外还可以采取横切片、纵切片、粉末切片和表面切片等制片方式来观察。对于外观易混淆、同种类不同品质、外观破碎或粉碎的药物,甚至粉状、丸状药物,可以观察识别出中草药的真伪和品质优劣。

1.4 理化鉴定:通过物理、化学或理化相关仪器的测定方法,检测中草药中化学成分,对标志物、主要成分或有害物的含量进行分析,鉴定出中药的真伪、纯度和品质等级。

2. 现代检测方法:

2.1色谱法

色谱法依据不同物质对各种相态的选择性,将流动相洗脱固定相的混合物,不同混合物成分以不同的速度在固定相上移动,从而实现分离。根据流动相和固定相的不同,色谱法又分为薄层色谱法(TLC)、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

薄层色谱法将吸附剂和支持剂均匀涂在支持板作为固定相,以试样溶剂为流动相从原点展开,不同组分反复吸附得到分离,经过分析比移值或对比荧光特性,可对试样进行成分鉴定或含量分析。薄层色谱法检测速度较快,样品需要量少,操作相对简单,因而能够应用在生物化学分析中,在草药检测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Nair等人利用高效薄层色谱法检测番石榴中芦丁、槲皮素和没食子酸,经过对比移值等实验数据分析,该方法可以较为快速、准确的测定出芦丁、槲皮素和没食子酸,结果表明薄层色谱法可以应用于草药的质量控制[3]。段秀俊等人使用薄层色谱法对草宁心颗粒进行检测,能够对其中的丹参等5味药进行层析鉴别,实验的精度和稳定性较好,表明该方法鉴定出中医药的成分[4]。因广陈皮含有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普通陈皮未含有,巢颖欣等人应用薄层色谱法对这两种陈皮进行检验,经实验比对,荧光的特征区别能够较为快速的鉴别出广陈皮和普通陈皮[5]

气相色谱法是将试样气化后作为流动相,带入到色谱柱中的固定相,由于各组分作用力不同,流出时间也不同,从而实现组分的分离。气相色谱法分离效率高,精确度高,选择性好,样品需要量少,在医药、生物化学、食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卫亚丽等人使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角鲨烯在蝉花中的含量,试用了8种溶剂,发现正己烷适用性最好,可以测出准确的角鲨烯含量[6]。Yoon等人应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中草药精油,将硫酸和正己烷按合适的比例混合为溶剂,该方法能够将精油中的农药残留检测出来,且线性度较好[7]。刘芳等人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72种中药,发现有66.7%的中药检验出农药残留,实验结果的精密性、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说明气相色谱法能够在中草药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8]。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是液态,对载液体加压,将混合溶剂流经色谱柱(固定相),各个成分在色谱柱内得到分离,再由检测器获取数据,可实现对样品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能效高、选择性好、检测灵敏度高,适用性广,大分子或稳定性较差的样品也能检测,在化学、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中草药复杂成分的分析,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2.2光谱法

光谱法主要有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S)、拉曼光谱(Raman)等。

红外光谱法是将波长在红外波段的光波照射到样品上,样品中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发生跃迁,从而使不同的物质对红外光有不同程度的吸收,通过对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获得被测物质的相关信息。红外光谱法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不需额外的试剂、不消耗样品、成本低,适应性广,目前已经广泛用于中医药的检测中。耿淑琴等人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短瓣金莲花的药用成分进行定量分析,采用二阶导数和SNV的预处理法,建立PLS的定量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误差较低,表明了红外光谱法在中草药成分检测具有快速、环保和高效的优势[9]。红外光谱法能够对中药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已经成为中药质量检测中非常重要的间接分析方法。

紫外光谱法与红外光谱法相似,光源换成了紫外光,照射到样品后,电子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形成一定的吸收峰,经过分析实现对样品的检测。这种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的特点,也可以应用在中草药的检验中。彭雪晶等人利用紫外光谱法检测不同产地的黄管秦艽,不同产地药材成分有差异,建立模型分析出紫外光谱,结果显示可区分不同产地的黄管秦艽[10]。蒋程等人应用紫外光谱测定地稔浸出物和一些化合物成分含量,结合PLS回归分析模型,可以分析出化合物的成分含量。

拉曼光谱法是利用了拉曼效应,光照射到样品,被其中分子散射的光发生频率变化,得到的光谱反应了物质分子转动和振动的信息,从而可用于分析物质的特性。拉曼光谱法在生物、化学、物理学等得到广泛的应用,不少学者也成功应用拉曼光谱法来检测中药。万秋娥等人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对人参、峨参、北沙参、桔梗进行检测,经过分析拉曼振动特征峰,可以快速无损的鉴别出人参和其他伪品。李佳佳等人则利用拉曼光谱法检测复方中药中检测青蒿素的含量,根据测试拟合出青蒿素质量与拉曼特征峰的关系,可以无损、快速的检测出复方药中青蒿素的含量。

2.3质谱法(MS)

质谱法(MS)是将物质中离子的荷质比信息记录并分析,可测定出物质的化合物构成。质谱法是分析化合物的常用仪器,获得的质谱图可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质谱法在中医药检测中很常用。张莹等人应用质谱法在中药中检测出多种重金属,测量的灵敏度很高,说明该方法很适合用于中药重金属检测[14]。但要获得更多的检测信息,一般与其他方法联用来进行检测。

  1. 结论:

传统检测方式采用研磨等方式,通过特征来进行成分鉴别,但对检测人员要求高,现代检测方式采用各种现代方式,算法进行成分鉴别,但检测时间长,检测效率低依然不够理想,因此,检测方式需要不断完善、提高、

致谢:

[1] 李西林, 陈科力, 李薇, 等. 试析中药鉴定中的基原鉴定问题[J]. 中药材, 2009, 32(12): 1929-1932.

[2]胡妮娜, 田淑琴, 于景伟, 等. 传统中药鉴定方法的研究发展概况[J]. 中医药信息, 2008, 25(3): 15-18.

[3] 巢颖欣, 刘梦诗, 杨秀娟, 等.薄层色谱法快速鉴别广陈皮与陈皮[J].中成药,2021,43(7): 1937-1940.

[4] 卫亚丽, 杨茂发, 刘爱英, 等.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中药蝉花中角鲨烯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 2014, 34(11): 1975-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