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患者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1
/ 2

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患者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黄洁

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060

【摘要】目的: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分析药品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效果。方法:纳入慢性病患者分析,共有200人,实施问卷调查,观察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观察到单因素变量有家庭人均收入、对政策的了解、对政策重要性的认知、门诊就诊价格降低、主观上降压药的更换、政策实施前的药物满意度、政策实施后药物价格满意度、政策实施有看病贵缓解的满意度、医疗服务质量、政策宣传满意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知,家庭人均收入、门诊就诊价格降低、主观上降压药的更换、政策实施后药物价格满意度、政策实施有看病贵缓解的满意度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独立因素,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为了保证药品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效果,需重视患者对中选药品的信任,积极降低药品采取价格,保证药品采购覆盖面的扩大,从而减少门诊就诊期间的费用,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改善。

【关键词】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患者满意度;影响因素

现阶段,药价虚高属于我国“看病贵”现状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上,我国在2019年3月提出《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涵盖多个省市进行药品带量采购政策试实行,在药品集中采购期间不可二次议价,不同省市试点期间需采购年需求量的70%药品[1]。而第一批经带量采购的药物比较于同种药品价格下降一半以上,最高下降幅度在96%。但在低价药品带量采购期间需观察临床用药需求,患者是否认同中选仿制药与高价药、原研药效果相同的问题得到广泛重视。公共政策的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在服务期间的政策效果以及服务质量需以人民群众的评价为主,尤其是人民群众对政策是否满意是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评估内容之一[2]。下文总结患者满意度方面分析药品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效果,具体内容概述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数据

纳入在中心观察的慢性病患者研究,患者例数:200人,带量采购药品均为慢性病质量药物,对入组人员实施问卷调查分析。

1.2方法

创建政策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涵盖政策影响、政策执行、政策认知、基础资料以及政策建议五个方面,针对入院观察的患者实施问卷分析。共发出问卷200份例,收回问卷2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问卷调查期间观察政策满意度情况,并对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

问卷调查中观察各维度满意度以及总分数,采取5级评分法,涵盖不满意为0分,2分为不太满意,一般为3分,4分为基本满意,5分为非常满意。

1.3观察指标

(1)满意度分析:观察患者满意度指标。

(2)单因素分析;总结影响因素。

(3)多因素分析:统计回归分析中的多因素。

1.4统计学意义

分析数据以软件SPSS23.0统计,用率(%)描述计数资料,检验用X2,用(±s)模式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满意度结果

    如表1统计可知,总体满意度72.95%。

表1 患者满意度结果

项目

满意度(%)

分值(分)

政策认知

71.29

3.22

政策执行

68.33

3.61

政策影响

73.27

4.02

总体满意度

72.95

3.98

2.2单因素分析

    具体观察内容见下表,观察到单因素变量有家庭人均收入、对政策的了解、对政策重要性的认知、门诊就诊价格降低、主观上降压药的更换、政策实施前的药物满意度、政策实施后药物价格满意度、政策实施有看病贵缓解的满意度、医疗服务质量、政策宣传满意度,指标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比较影响因素中的单因素

变量

t

P

OR

家庭人均收入

6.4322

<0.05

6.355

对政策的了解

0.2963

>0.05

0.765

对政策重要性的认知

0.6438

>0.05

0.799

门诊就诊价格降低

5.7462

<0.05

5.978

主观上降压药的更换

4.9776

<0.05

6.524

政策实施前的药物满意度

0.0543

>0.05

0.911

政策实施后药物价格满意度

6.7844

<0.05

7.131

政策实施有看病贵缓解的满意度

6.8515

<0.05

6.957

医疗服务质量

0.1143

>0.05

0.043

政策宣传满意度

0.3215

>0.05

0.156

2.3多因素分析

    危险因素总结,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知,家庭人均收入、门诊就诊价格降低、主观上降压药的更换、政策实施后药物价格满意度、政策实施有看病贵缓解的满意度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独立因素,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

表3 影响患者满意度的独立因素

自变量

β值

标准化回归系数

OR

t

P

家庭人均收入

-0.977

-0.131

6.355

-3.623

<0.05

门诊就诊价格降低

0.485

0.071

5.978

2.264

<0.05

主观上降压药的更换

-0.709

-0.069

6.524

-2.041

<0.05

政策实施后药物价格满意度

-0.563

0.181

7.131

-1.986

<0.05

政策实施有看病贵缓解的满意度

0.149

-0.363

6.957

1.354

<0.05

3、讨论

至今,我国药品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逐步覆盖药品234种,到达2020年7月注射仿制剂药物一致性评价指导文件提出,药品带量采购不仅存在固体制剂,也可以采购注射剂药物,并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在搞值医用耗材中使用[3]。在药品带量采购政策的不断完善下,不仅可以指导患者科学用药,也对各医院药品管理、药物营销、药物供应流程进行规范,使得药品采购产业结构得到良好的调整。在国家至地方,药品带量采购覆盖面逐步变广,利益相关方如零售点、流通、药企、医院等均积极应对政策。患者作为受益群体,在此期间会出现茫然的情况,对于药品质量以及品牌更换不够理解,对于政策实施期间的满意度存在一定影响。上文通过对药品带量采购期间患者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总体满意度72.95%,单因素变量有家庭人均收入、对政策的了解、对政策重要性的认知、门诊就诊价格降低、主观上降压药的更换、政策实施前的药物满意度、政策实施后药物价格满意度、政策实施有看病贵缓解的满意度、医疗服务质量、政策宣传满意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知,家庭人均收入、门诊就诊价格降低、主观上降压药的更换、政策实施后药物价格满意度、政策实施有看病贵缓解的满意度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独立因素,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故此,药品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患者的整体满意度均在一般以上,而在独立因素的影响下,患者对政策越了解、对政策重要性的认知度越高,其满意度越高。各地政府重视对药品带量采购的宣教有利于患者对此政策认知的改善,从而对于满意度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增加患者对政府以及医院的信任。同时,此政策实施期间积极改善患者看病贵的问题,帮助患者提升门诊就诊的频次,使其积极配合医师控制病情,并在家庭收入的影响下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数据[4]

综上所述,在药品带量采购政策下观察到影响患者的因素有家庭人均收入、门诊就诊价格降低、主观上降压药的更换、政策实施后药物价格满意度、政策实施有看病贵缓解的满意度,各地政府及医院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制度,加强政策实施的宣传力度,保证患者的对政府及医院的信任。

【参考文献】

[1]  陈健,池兰斯,叶琪,等. 国家带量采购药品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的影响[J]. 中国农村卫生,2023,15(3):38-39,42.

[2] 张建勋,史志学,杨丹丹,等. 沛县地区对药品带量采购政策认知度及满意度调研分析[J]. 中国医疗保险,2022(4):41-44.

[3] 陈海涛,陈学梁,贺晋豪,等. 基层公立医院患者对药品带量采购政策认知的调查分析[J]. 海峡药学,2022,34(8):148-152.

[4] 何江江,唐密,丛鹂萱,等.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对临床用药管理与使用的影响[J]. 中国卫生资源,2021,24(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