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实践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1
/ 2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实践探析

李胜利

河南祥宇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现如今,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程度逐渐加深。这种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的数据准确性,将工程误差大幅缩小,减少失误带来的多种问题。随着社会科技力量的发展,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勘查效果上也表现出色。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手段必须持续升级,促进地质勘查工作更加便捷化、高效化和智能化。基于此,本文将探讨有关地理信息技术和地质勘查工作的基本概述、应用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实际应用表现等方面,并针对性地挖掘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策略,以便为地质工程的有效开展提供更为准确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地理信息;地质勘查;实践探析

引言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理形态多样且资源丰富,地质勘查可以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基础工程建设等提供重要数据信息参考,也是带动和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现代社会背景下,要求地质勘查必须实现更高的准确度、更高的效率、更好的综合效益,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主流技术手段,凭借自身强大的技术优势赢得了相关行业使用者的高度认可,可以进一步提升地质勘查质量,推动社会经济的高速平稳发展。

1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优势

1.1精准度提高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作为新时代智能化测绘手段,在测量、勘查、数据归纳处理等方面具有极其明显的优势,大大提高了精准度。引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前,传统地质勘查手段对人工操作具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容易因工作人员个人素质或测量工具使用方法不同而导致误差。

1.2可操作性强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支撑,其内部构造对地质勘查针对性较强,在应用过程中操作画面简洁、操作流程便捷,整个过程操作性较强,能充分展现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利用计算机实时差分定位技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促进了地质勘查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尽可能提高数据操作独立性,从本质上突出信息技术、科学技术、地理分析系统以及地质勘查结构融合,彻底打破固化信息数据传递模式。这使得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成为了为相关部门研究提供有效技术支撑的重要手段。

1.3环境限制性小

在传统地质勘查中,环境因素对测量数据产生直接影响,如温度、湿度、地形和地貌等的变化必然会增加地质勘查的难度。但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传统测绘手段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和升级,能够显著提高地质勘查的安全系数,并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减少了环境的限制。与传统测绘工具相比,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使用限制条件较少,在应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大量物质和精神损耗,彻底打破了多点数据监测繁琐流程。

2地理信息系统在地勘工作中的应用

2.1地质绘图

矿藏地勘受限于复杂的地质条件,所以地勘人员往往难以把控地下地质信息,需要利用一些设备仪器来获取信息。地勘人员根据钻探结果对地下的地质条件和矿藏分布有一定了解,根据设备仪器反馈的信息来绘制图像。传统的地质绘图工作由于效率低下、任务量较大、图像的清晰度与准确性难以保证,影响了区域地质勘查结果的可靠性,而且数据信息保存难度较大,很可能在后续管理工作中面临数据和图像丢失、损坏等问题。对此,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来提高地质绘图的准确性,帮助地勘人员绘制勘查区域平面地质图,根据多媒体设备建立三维立体图形,为工作人员提供完整准确的地下地质信息。

2.2成矿预测异常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成矿预测,其原理在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性来分析勘查区域的地质信息,之后利用计算机技术找到可能成矿的位置进行标记,最后利用已知异常的地质研究来找到异常地质和矿产点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从而判断空间的相关性。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效运用可将探矿工作收集到的数据信息结合起来,运用空间模拟、空间叠加等功能实现矿区位置标记和空间分析模型构建,找到探矿区位置,对地质数据信息和矿产数据信息进行筛选,将有应用价值的数据信息和计算机匹配,利用系统数据信息叠加生成新的数据层。

2.3数据信息规划与管理

从地勘工作的角度来看,工作实践中涉及的数据信息和图像资料非常多,所以矿产资源管理需要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准确把握矿产资源的分布信息。在地勘工作中,需要对矿产资源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与规划,所以需要重点关注现场区域内矿产资源的探查,之后对探查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可靠参照。而在地勘工作实践中,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对矿产资源信息的规划与管理起到辅助作用,使矿产数据分析更准确,找到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对各阶段工作及相关信息进行统一化管理,为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更完整有效的信息支持。除此之外,地理信息系统在空间数据的对照、分析、计算等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可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便于实现矿产资源的规划,提高地勘工作效率,为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支持。

2.4地质调查与自然灾害预警

地质自然灾害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对于地勘工作来说,地质自然灾害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地勘工作需要采取准确且及时的预测手段来保证人们的财产安全与生命安全。当前,我国地质自然灾害预警监测信息系统已经得到了地理测绘学和地理气象信息技术的参与,并且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不仅帮助人们规避自然灾害,将自然灾害的影响程度最小化,同时对地理工程领域的发展而言也是一个巨大进步。

3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

3.1趋于多平台数据信息的有效收集

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我国现有的勘查技术和信息化系统及平台之间仍然存在兼容不充分,匹配度不高等问题,使得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优势难以完全发挥出来。未来随着信息化平台建立完善,各类软件、系统及测绘测量技术的逐渐融合,将实现多平台、全面数据信息的高效收集和实时传递,将进一步扩大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使用空间,可推进地质勘查工作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3.2趋于网络化数据信息的共享利用

现目前,由于部分地理数据尚未实现全覆盖的网络化数据共享,地质勘查工作中,仍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勘查或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来获取相关数据信息,使得地质勘查的工作效率低和成本较高。为改善这一现状,未来将加大网络化数据共享体系建设,实现地理地质信息资源的实时、安全、完整传递保证共享共用,进一步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使用功能,助力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的优质发展。

3.3加大政府政策与技术扶持

政府作为地质勘查工作组织者与指挥者,应当从全局角度出发,加大政府对地理信息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政策与研发政策支持力度。政府部门提供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政策支持,完善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勘查举措。有效改变落后勘查状态,全面落实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另外,提高政府技术支持,相关部门首先需要组织专项技术小组,精细化掌握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原理。借鉴并研究西方发达国家技术机构,在探究中实现本土化转变。其次,相关部门可以广发“英雄帖”,招募五湖四海技术人员,推动短时期内研发成果增强。

结语

总的来说,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为了创新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效能,提高地质勘查工作便利性,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必须直面发展困境,找到限制性因素,从根源改变地质勘查工作核心原理。

参考文献

[1]陆国玲.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9(08):24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