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骨不连:以骨生肉,以肉养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1
/ 2

中医治疗骨不连:以骨生肉,以肉养骨

李卓航

达州市中心医院 四川达州  635000

骨不连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会对身体健康以及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而中医在骨不连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充分了解骨不连及其中医治疗方法。

1.骨不连的小常识

1.1骨不连的概念

    骨不连指的是骨折和损伤后至少九个月且后续的三个月内没有明显的愈合倾向,以骨折局部压痛为主要症状。

1.2骨不连的病因

    骨不连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直接因素、间接因素。第一,直接因素。内固定或者外固定后骨折端仍然存在微动或异常活动等局部稳定因素;局部血液供应不良,难以成骨等血供因素;骨折断端接触不良且缝隙过大等因素。第二,间接因素。这一类因素有很多,例如局部感染影响成骨环境、长期吸烟抑制血管生长、服用抗凝剂等药物影响骨生长、糖尿病等全身因素。

1.3骨不连的症状

    骨不连的典型症状为疼痛以及骨折断端微动,但如果有内固定物具体症状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部分患者会出现一些伴随症状。例如,一些患者会出现形成局部窦道、流脓等症状,一些患者会出现发热、局部感染甚至全身感染等症状。

1.4骨不连的治疗

    当前西医针对骨不连的治疗手段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首先,一般治疗为停止应用影响骨折愈合的药物并加强营养补充、戒烟、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其次,如果属于非感染性骨不连就不需要利用药物进行治疗,但如果属于感染性骨不连就需要利用敏感抗生素等药物控制感染。再次,如果处于急性期且出现了高热、流脓、局部红肿等症状就需要纠正感染性休克。此外,若属于非感染性骨不连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并更换内/外固定物,增强骨折断端对接的稳定性并加强营养补充,若属于感染性骨不连就需要清除病灶并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2.中医对骨不连的看法

2.1整体机能角度的看法

    从整体机能这一角度来看,中医认为骨折损伤了五脏、经络,会损耗气、血、阴、阳,且会出现因气虚无法生血、因血虚无法生气等情况。而气虚者会出现阳亦渐衰的问题,血虚者会累于阳,导致脏腑功能吸纳输布失职、经络运行受阻、精血津液失调、肢体无以濡养,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病情越来越复杂并引发骨不连。

2.2局部机能角度的看法

    从局部机能这一角度来看,中医认为骨折会损伤肌肉经血,造成内伤出血、瘀灌,且组织内部的血会凝聚在患处,导致患处微循环受阻,便会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导致患处疏泄失调,这就会导致病情不断发展。同时,手术或外伤后的血肿又会导致患处气血双亏、气滞血瘀、邪实正虚,无法达到滋养筋骨的效果,就会导致患处出现气机不畅、精血津液淤顿等问题,便会影响骨组织的愈合能力,继而诱发骨不连。

3.中医治疗骨不连的手段

    针对骨不连的常规治疗方式存在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而中医认为只有正常的骨才能生肉,只有存在良好的血肉才能够促进骨的生长,这二者是相互辩证、相互依赖的关系,所以需要根据“以骨生肉,以肉养骨”这一原则治疗骨不连并将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结合起来,通过活血化瘀、扶养正气等手段增强机体的抗病毒能力,促进骨头的生长与愈合。

3.1整体治疗方法

    在进行整体治疗时需要将食物、药物结合起来,优化治疗效果,从而达到“以骨生肉,以肉养骨”的功效。第一,需要加强营养补充,从而促进骨头生长。在这一过程中应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例如西红柿、苹果等,从而补充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多食用钙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豆制品、牛奶、坚果等;多食用优质蛋白,例如牛肉、羊肉、鸡蛋等。但尽量不要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油腻食物,且需要戒烟戒酒,避免影响骨头的生长。第二,需要灵活应用中药,增强体质、促进骨头生长。例如,可以通过人参、牛膝、白术、鹿茸、黄芪、五味子等中药增强垂体-肾上腺系统的兴奋性并改变应激反应,从而减轻病理性损伤;通过人参、当归、三七、杜仲、党参等中药改善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对抗创伤后的代谢紊乱;通过丹参、川穹、红花、桃仁等中药改善骨折断端的局部血液供应状态、加快软组织的损伤修复与水肿的吸收。

3.2局部治疗方法

    在进行局部治疗时需要采用中药外敷的方式,使中药经过皮肤直接作用于病灶区,以便达到活血通络、驱邪消炎、减少连锁反应等效果。同时,需要通过中药改善患处微循环系统,促进患处的血液循环并通过药物中的活性分子促进骨细胞的生长,从而促进骨头的愈合。例如,可以将黄芪、黄柏、白芷、莪术、山奈、血蝎、草乌、樟脑、生川乌、江南香等多种中药研磨成粉并将粉末与鱼石脂软膏混合在一起,之后利用药膏进行外敷。这种治疗方式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抗生素对患处的侵袭,继而改善患处的内环境、促进骨骼的愈合。

3.3针对性内治法

    中医治疗强调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且将骨不连分为了多种类型,即肝肾亏虚型、瘀血阻络型、气血虚弱型等,不同类型骨不连的病因与具体症状不同,所以若想达到“以骨生肉,以肉养骨”的功效就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治疗。

3.3.1肝肾亏虚型骨不连的治疗

在治疗这一类型的骨不连时需要坚持肝肾同治、精血齐补的原则,例如可以利用由熟地、续断、当归、鹿角、桂枝、肉苁蓉、怀牛膝、补骨脂等中药制成的汤进行治疗,以补肾填精、强筋壮骨,也可以利用由川断、补骨脂、地鳖虫、杜仲、骨碎补、枸杞子等补肾药以及三七、红花、赤芍、生地、血竭等活血化瘀药组成的药方促进内外骨痂的生成,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

3.3.2淤血阻络型骨不连的治疗

中医认为淤血阻络型骨不连的愈合是“瘀合、新生、骨合”的过程,所以在治疗这一类型的骨不连时可以利用丹参、郁金、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药物,以加快微循环、促进血液流动、增强毛细血管网的通透性,促进骨折愈合。

3.3.3气血虚弱型骨不连的治疗

中医认为骨折后期会损耗正气,导致气血两虚,继而引发患肢肿胀与疼痛、面色萎黄、脉细弱无力,所以在治疗气血虚弱型骨不连时需要坚持益气养血、填精祛瘀的原则,例如可以利用黄芪补气益脾;利用当归、川穹、白芍、熟地等药物和营养血;利用续断、鳖甲、鹿角胶、肉苁蓉等药物补肾填精;利用骨碎补、土鳖虫等药物理气活血;利用甘草调和诸药。

总之,中医强调要根据“以骨生肉,以肉养骨”的原则治疗骨不连,可有效促进骨不连患者的恢复,所以应提高对中医治疗的重视程度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