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1
/ 2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

柴浩菊 

天津市环科弘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和国家建设的要求,我国正面临能源消耗过快的问题,本文则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土壤修复技术概述和重要性,进而分析了如何做好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关键词: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引言

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工农业及各类新兴产业迅猛增长,导致我国土壤污染现象愈演愈烈。为增强污染土壤治理成效,我国不断深入推动污染土壤治理工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提升对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作重视程度,让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加大对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力度,并将研究成果充分融入至污染土壤治理工作之中,以推进土壤环境治理工作高质高效开展。

1土壤污染生态修复简述和土壤污染修复的重要性

土壤污染具有长期性、隐蔽性、滞后性和地域性,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隐藏在被严重污染的土壤中。土壤受到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当前能源是我国发展的主要消耗物质,无论是工业的建设生产需求还是人口的不断增加都导致社会对能源的使用需求和消耗量增加,而隐藏在能源消耗背后的是无尽的废水废物被源源不断投入周围的土壤环境中。有害物质对土壤的伤害,使土壤中的有机养分不断流失,组织结构也遭到严重破坏。土壤污染治理的主要机制是对土壤污染进行修复,尽量还原土壤本质,实现对土壤污染的控制,其基本方式是根据物理、生物、生态学、化学原理,结合事前工作,充分了解被污染土壤的性质、物理形态、化学形态,

2、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与管理

2.1、电动修复技术

电动修复技术是利用电动效应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迁移至固定区域进行集中处理的一种原位修复技术。电动修复技术对石油污染物的去除主要靠电渗析作用,土壤中的氢离子会影响电渗流的大小和方向,因此该过程需要重点控制阳极电解液的酸性,所以电动修复技术对于低酸缓冲容量的低渗性土壤修复效果更佳。

电动修复技术具有修复效率高、成本低、耗时短、效果良好、装置易于安装和操作、日常维护简单、对原始土壤的生态系统破坏性小、产生的副产物较少、无二次污染、价格低廉等特点。但是电动修复技术在修复过程中会产热,长时间后会影响土壤的pH值,并且该技术的修复效率与土壤的性质、油类污染物的化学成分和性质以及该设备的操作条件关系密切,甚至对于超过6个月的石油污染土壤没有明显修复效果,还需要多次调整该装置的设备参数才能达到理想的石油降解率。

2.2、土壤淋洗技术

这种技术是将土壤和化学洗涤剂进行混合,当有害物质和洗涤剂物质结合后,两者会产生一种新物质,这样能够将土壤和污染物之间进行分离,完成分离后将其及时回收,最后实现修复目的提高修复效果。此技术和其他技术一样,也存在一定不足。比如,无论洗涤剂是何种成分,在应用后都会降低土壤肥力。对于洗涤剂来说,按照不同的成分,主要分成碱性和酸性两类,酸性虽然有很好的修复效果,但也会严重破坏土壤本身,导致土壤性质出现改变。目前,在选用化学洗涤剂时,其内部成分通常都通过生物表面活性剂替代,这样不但可让污染土壤被有效修复,还能极大地减轻土壤遭受破坏的情况,因为采用这种技术修复,很可能导致二次破坏现象发生,所以实际修复时,一般应用并不多。因此还要不断积极探索研究这种措施和其他方法的联合应用,确保土壤遭受的破坏降低,同时把修复效果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大范围应用和推广。

2.3、热处理技术

热处理技术是土壤物理修复技术中的一大类,包含多种修复方法,大致可以如下分类:1)利用热来提高污染物的流动性(如蒸汽法);2)从土壤颗粒中分离污染物(例如热脱附技术);3)销毁污染物(如焚烧法)。

蒸汽法是将污染土壤提高至蒸汽温度,使石油污染物受热汽化的过程。蒸汽注入法初期是为了提高石油开采率,常用于土壤消毒,也用于修复土壤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混合物,特别适用于有蒸汽源的污染场地。目前,可以作为气相抽提法的替代技术。相比气相抽提技术,其修复效率更高、应用范围更广,具有操作简单灵活、成本低、后续处理简单以及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迄今为止,蒸汽法已发展为一项相对成熟、高效的技术,但是修复效率受操作条件、污染物特性以及土壤特性等多种因素影响。

2.4、植物修复技术

这种技术方法,主要将能对污染物进行吸收的一些植物,栽种在遭受污染的范围内,通过此类植物的多次种植,有效去除土壤的污染物。但此技术有一定局限,一般处理的是污染较为单一、污染情况并不严重的区域。如果土壤已遭受严重污染,不但无法将污染修复,还可能导致植物发生死亡。这些植物经过传播,若被其他动物食用,还可能导致污染的面积扩大。此类修复技术,所用周期最短3年。所以在具体选择时,需结合修复目的与污染程度进行综合考虑。

2.5、客土换土和热脱附修复

对于客土换土修复方法来说,这种技术针对的也是没有遭受严重污染的土壤。客土修复是将干净的土壤掺入污染土壤中,以此将污染问题减轻并起到修复作用。而换土方法,主要将已遭受污染的土壤使用干净土壤进行替换,这样使原本污染区域污染问题得以改善。这两种措施,都有较多的缺点,而且也会遭受各类因素限制,所以在具体应用时,并没有较高的应用率。

2.6、 严格控制土壤污染源头

严格控制污染源头在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有效防止土地环境遭受污染。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污染土壤修复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污染物质的传播途径,从污染源头减少土壤污染物数量,利用先进技术及土壤自身净化能力维护当地生态平衡,进而达到污染土壤修复的目的。相关部门在污染土壤治理过程中,可以运用环境监测技术对区域内土壤污染实际情况及工业污染物排放进行严格监督管理,实时监测土壤中污染物质含量,一旦发现污染物含量超标,应立即处理,对污染源头进行制止,以防止土壤遭受严重破坏。另外,地方有关部门还应对区域内农业灌溉水源进行监测,对灌溉水源水质状况、污染物含量等方面进行检查,以防止因灌溉水源水质污染物含量超标,在灌溉过程中流入土壤之中,对土壤造成污染。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以促进土壤修复工作高质高效开展。在选择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时,应结合当地土壤污染实际情况、严重程度等,选取科学有效、针对性强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在技术运用过程中,派遣专业人员对技术使用情况、适宜程度等进行严格分析,记录与当地实际情况不相匹配的技术环节,并及时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进行调整,以使技术手段能够与当地污染土壤修复实际情况相匹配,进而有效提升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科学性与针对性,推动当地环境治理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

3 结语

综上所述,土壤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指示,不断深入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污染土壤修复工作在环境治理中的重要性,将土壤修复与环境治理充分融合,让污染土壤修复工作推动环境治理高质高效开展,进而有效提升污染土壤修复质量,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落实,实现人与土地双赢局面。

参考文

[1]崔小鹤,周敏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主要技术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21):116-118

[2]贾佳敏.植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21):122-124.

[3]周炜强.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和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21):134-136.

[4]邢鸿飞,邵佳欣.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机制探究[J].林业调查规划,2022,47(06):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