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测土施肥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3
/ 2

农作物测土施肥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喻青山

宁乡市厉经铺街道 湖南 宁乡 410600

摘要: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合理的施肥能够确保其健康生长,对于提高农作物质量与产量十分重要。近年来,在农业生产期间,测土施肥技术成为一种先进的施肥手段。在本文中,首先针对测土施肥技术相关内容展开分析,之后,结合农作物测土施肥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与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作物;测土施肥;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1.引言

我国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耕地资源,致使土壤肥力下降,极大地影响到了植物的生存,农作物的质量及其产量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施肥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土壤的肥沃度,然而,对于不同的土壤而言,应科学配比,采取不同的施肥技术,并与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及土壤情况相结合,针对施肥方案予以科学合理的制定。

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概述

所谓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际上就是对科学合理的测土技术予以应用,针对被测土壤的营养成分及其含量等展开相关的测定,之后,与测定的结果相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施肥配方,以此增强土壤肥力,确保农作物生长中所需营养成分的充足性,达到精准与平衡施肥的效果。测土施肥工作重点就是要与农作物的需肥特点相结合,采取技术措施针对土壤之中的氮磷钾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质等含量进行测定,农业专家会与农作物的特性相结合对施肥配方予以制定,从而做到土壤中何种元素缺少就补充何种因素,达到各类与营养成分的平衡[1]。在促使农作物正常生长得以确保的基础上,测土施肥可以促使肥料的利用率得以切实提升,对于农作物提质增效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可以极大地节约肥料,防止出现浪费肥料的问题,另外,也能够避免肥料的过度使用产生污染问题,在社会效益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测土施肥中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测土施肥可促使农作物得以提质增效,其中关键技术主要涉及测土、配方与施肥三个主要环节。

3.1测土

通过应用相关的技术措施定量化测定土壤之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促使土壤之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得以更加全面的掌握与了解,并针对营养成分之间存在的盈亏问题进行合理分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测土工作对于肥料配方工作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3.2配方

配方主要是在当年种植作物的目标产量作为前提,在了解所种植的农作物的需肥特点及其生长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测土工作获取到土壤之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并将此作为依据,针对大田的水肥管理条件与当地气候条件等进行综合考虑,针对所需肥料的类型、投入量展开科学合理的计算。首先,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将土壤基础数据获取到,在开展土壤精确测量工作的前提下,针对农作物所需要的肥料规律以及灌溉用水的水质展开合理分析,从而为测土配方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其次,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中的相关规定,在田间针对肥料效应的小区试验进行合理布置,将土壤中的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利用率等情况进行摸清。再次,开展小区试验的基础上,能够获取相应的数据,与此相结合,可针对肥料之中的各个元素配比、施肥量、施肥时期、灌溉量及时期等实行合理的调整并确定,同时,针对施肥指标体系进行建设,创建施肥跟踪评价体系,从而为配方施肥工作的有力开展提供有效的数据[2]。最后,针对市场上流通的肥料展开相关试验并对其予以筛选,选择出较强品牌力、效果好、经济实用度高的肥料,并推广给广大农民,以此确保测土技术得以更好地推广与实施,促使人们能够对测土技术得以切实掌握并更好地应用,从而促使其能够与农业生产的需求相满足。

3.3施肥

配方施肥是与农作物的需肥规律、肥效规律、土壤肥料供给能力相结合,制定出大微量元素配比方案与相关的施肥技术。与农业技术专业所制定的施肥技术相关意见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调整肥料的配比,并播撒在土壤之上。比较常用的施肥措施包括以下几点:营养平衡定量方法、土壤肥力分级比法、土壤肥力差减法、田间试验比例法等。通过土壤的基本情况能够将目标产量制定出来,而目标产量则能够决定氮肥的使用量。肥料补充方法目前仍然缺乏,所以,该技术的应用需要在对大量农作物的肥料需求特征、肥料效应、土壤肥料供给能力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获取相应的数据,在实际应用期间,还需要结合灌溉、耕作、水土保持、土壤改良等高质量的技术措施,实现农作物的提质增效。

4.农作物测土施肥技术的应用——水稻栽培为例

4.1针对施肥时间予以科学控制

因我国南北方气候、温湿度差异以及地域特点等不同,水稻施肥时间周期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为确保施肥时间的科学合理性,相关工作人员应与水稻成长的特点相结合,不断优化与调整施肥量与施肥时间。一方面,要针对水稻对氮磷钾等元素的吸附能力予以分析,一般来说,对于分蘖期水稻而言,氮元素是吸收最多的一种成分,所以在分蘖期与生长期,应针对氮肥的施用量予以适当的增加,从而促使作物的成长有足够的养分支持。生长期的水稻往往会消耗约47%的磷,分蘖期结束之前作物会将剩余的53%磷元素消耗掉,如果种植人员在种植之前就对磷元素大量储备,则会对分蘖期的作物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分蘖期到成熟期,种植人员需要施撒足够的肥料以满足作物生长所需,并且,还需要针对钾肥的数量适当增加,而且在作物拔节期,更需要对其施用量进行加大,促使钾肥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4.2针对施肥的数量进行科学确定

在对施肥数量进行确定前,应将水稻在不同生长期对于各种养分的需求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予以充分地掌握与了解,促使水稻能够更好地吸收各种养料,尽可能地防止出现浪费资源的问题。因在土壤之中增加化肥,很多化肥会存储在土壤之中,在雨水天气下,会将化肥冲进河流,会对水源产生一定的污染,并且也会影响到河流周边动植物的正常生长。一般来说,每生产100kg稻谷,粳稻会吸收不同量的养分,对于氯化钾与氮的吸收量在1.34-2kg范围内。粳稻对于土壤之中的速效钾、有效磷、碱解氮等的实际利用率分别为28%、50%、20%,而对于肥料之中的速效钾、有机磷、碱解氮等的实际利用率约为40%、20%、28%。因此,种植水稻过程中,应立足于有关数据,针对肥料的施撒数量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

4.3强化田间管理工作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过程之中,还需要对田间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强化,在移栽水稻之后,需开展查苗补苗工作,使其生长密度得以确保。新根在长出2-3寸的时候,应对返青肥进行施撒,以此使水稻得以更加良好的生长。其次,做好耕耘除草工作,通常需开展2-3次,从而达到土壤疏松、去除杂草、促进作物生长的目的。再次,稻谷生长期往往是降水比较密集的季节,涝灾的发生概率是比较大的,轻则会降低水稻的产量,重则会致使稻谷颗粒无收,因此,应做好灌溉排涝工作。最后,在水稻苗期,立枯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几率较大,对此,可采取下列措施:第一,与不同种类的病虫害相结合,采取不同的药物防治措施,并针对通风措施予以强化;第二,尽量保持盖棚内处于恒温状态,齐穗期至灌浆期是对产量进行提高以及病虫害防治的关键阶段,对此,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采取合理的措施。另外,水稻属于一种硅酸型植物,有着比较高的硅含量,而一些地区之中往往对于硅含量方面的需求无法切实满足,因此,应对硅肥的施用量适当增加。

5.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发展之中,也逐渐涌现出越来越多先进的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应用测土施肥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进一步优化土壤的结构,增强土壤肥力,节约肥料,还能够极大地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切实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并且,还能够大幅降低农作物生长期间播撒的肥料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对于农业生产提速增效,实现农业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0,40(10):73-74.

[2]李明. 四川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模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

[3]聂晨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23):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