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公路养护措施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7
/ 2

预防性公路养护措施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贠曾耀

654222199106146310新疆乌苏市833000

摘要:公路是城与城连接的重要枢纽,做好养护工作对公路质量提升有很大帮助。随着公路路网结构的趋于完善,公路事业的重心将从新建向养护转变,大家都共识到新建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只有科学化、精细化、预防性的养护才能确保竣工后的公路发挥出最好的功能价值,推动经济发展。就目前公路养护的发展来看,过去被动式的养护维修已满足不了现代公路的需求,急需引进预防性的养护理论,建立全寿命周期养护理念,也就是依据各类路面的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的预防性养护技术,确保达到最佳的养护效果。基于此,结合工作经历,阐述了预防性公路养护措施在公路养护中的实际运用情况。

关键词:预防性;公路养护;应用

引言

传统的路面养护主要在路面病害发生后对路面进行修复,这种方式不仅不利于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在进行路面修复时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与资金成本。而预防性养护是无论路面是否存在损毁均对路面进行的保养防护的一种强制性的全方位养护模式,这种养护方式通常不会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还具备耗时短、操作简单以及施工范围小等特征,其不仅能够降低公路的养护维修成本,还能够延缓公路病害的发生,确保公路的完整度,维持公路质量并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预防性养护具有的突出优势使这种养护方式在公路养护工作广泛运用,因此,合理利用预防性养护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概念

美国AASHTO公路标准委员会明确指出,应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时,不需要增加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可使路面维持完好的状态,或者保证附属设置功能,采用效益分析方法,可以改善保养路面系统功能,将路面损坏程度控制在最低,以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是公路养护部门在路面产生病害之前采用的各种预防性措施,可有效避免病害产生,即便已经产生病害,也可抑制其扩展,使路面保持良好的使用性,将路面运营、维护成本控制在最低。通常路面没有损害或者病害比较轻微的情况下,采用的养护作业方式不改变路面结构,可保证其强度。由此可见,实施路面养护的核心在于预防隐患和病害,尽早养护,降低养护频率,以降低公路投入成本,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改善路面功能。

2问题的产生原因

2.1施工材料与技术

沥青路面施工是一个相对连续的机械化施工过程,沥青路面施工要经历材料运输、沥青铺设以及沥青密封等环节,如果不能对施工程序以及技术进行有效控制与检测,导致沥青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或在施工时未进行沥青的有效衔接与密封,影响到了公路建设的整体性、抗压性以及韧性等,沥青公路在投入使用后则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病害。施工原材料问题也会影响沥青公路的正常使用,施工材料是否能够搅拌均匀、施工材料质量是否有保障、施工材料配比是否符合施工要求等都会影响到路面质量与寿命。

2.2水破坏分析

(1)当路面产生水破坏时,沥青的表面会泛油,推移变形非常严重,还会产生车辙变形。沥青的中层和下层比较潮湿,油与石分离,比较松散,如果重型车辆在行车道路上行驶,且交通量较大,就会导致这种现象。

(2)通常道路投入使用1-2年后会产生水破坏现象,公路损坏范围较大,损失巨大。特别是沥青混凝土没有很好的透水性,基层存在质量问题,即便公路工程所在区域干旱少雨,一次降雨也会导致路面坑洞问题。

3预防性公路养护措施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3.1原材料准备

微表处罩面技术的施工集料准备:①粗集料:重点控制粗集料的具体属性,其中压碎值应大于24%,为保证分层硬度,材料的视密度应大于2.7g/cm2,软石含量应小于3%。②细集料:使用玄武岩、金刚砂混合形成,其中玄武岩的表观密度为2.8g/cm3、金刚砂的表观密度为4.1g/cm,混合材料的含水量控制在1.0%以内,含泥量应控制在0.5%以下。③乳化沥青:慢裂型乳化沥青,其筛余量须通过0.6mm的筛孔检测,筛上剩余量不超过0.1%,沥青标准黏度应保持在15~60范围内。

3.2雾封层技术

该工程对病害实施预防性养护,采用雾封层技术,用沥青喷洒车直接喷洒经过稀释的慢凝乳化沥青,不需要使用集料覆盖。这种技术操作简单,且投入成本很少,可使路面沥青恢复原有的黏附力,当路面有微小细纹时可采用这种方法填补,通常施工时间为2d。采用雾封层技术时,可结合使用石屑封层技术,使石屑封层的集料之间有极强的黏结力,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慢凝乳化沥青破乳需要较长时间,所以,如果道路车辆较多,有很大的运输量,不适合采用这种技术方法;高速公路行车速度快,也不建议采用这种技术方法;如果路面采用的是密级配混合料沥青,也不适合采用这种技术。

3.3薄层罩面技术

薄层罩面技术能够恢复路面的粗糙度并修复涂层表面损伤,薄层罩面技术的使用有利于提升路面的防滑度与平整度,降低路面衰变风险,缓解路面情况的恶化,该技术能够对路面进行加固,有效提升路面的质量与耐损度。薄层罩面技术主要通过对原本路面进行材料铺设完成,所使用的材料一般为厚度在2.5cm以下的热沥青混合材料,但是在实际的修护过程中,由于薄层罩面技术铺设的材料厚度较小,因此材料在铺设过程中材料十分容易冷却凝固,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对材料配比、碾压工艺、碾压设备以及温度均有科学合理的选择与控制,以促进养护效果的提升。

3.4边坡养护技术

公路边坡养护技术可以对公路边坡实现预防性养护,而公路边坡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在经过边坡部位时,若是速度控制不当或是遇到极端天气就会导致车辆打滑,引发交通事故,而公路边坡部位城市的交通事故压力也比较大,采用边坡养护技术主要是通过防护网对边坡位置进行保护,预防养护后对防护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补修更换防护网,同时还需要使用土木格植被养护边坡,植被在公路边坡用土壤固定住,可以降低边坡裂缝和鼓包现象发生率,实现预防性养护。

结语

综上所述,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对防止公路的病害发展,保证公路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从公路基础路面的预防性养护、路边排水系统预防性养护以及边坡预防性养护三个方面开展对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其中对基础路面的预防性养护重点使用微表处罩面技术,在工程中通过沥青复合物完成对路面的加固,取得了良好的养护效果。路边排水系统预防性养护重点加强对排水渠的清理和修护,用以保证路面的排水。边坡预防性养护中按照边坡类型开展预防性养护,最大限度防止边坡塌陷。公路工程中,科学有效的使用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各类潜在的公路灾害,极大地延长公路设施的使用寿命,保障公路安全运行,从而推动交通物流领域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家丽.干线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产生原因及预防性养护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20(06):27-28.

[2]李红.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21(19):29-30.

[3]路进.干线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预防性养护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21(10):101-102.

[4]李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与预防性养护技术分析[J].四川建材,2022(03):48-49.

[5]熊涛,傅琴华.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公路,2021(1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