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小知识分享

/ 2

输血小知识分享

刘业 ,唐晓峰通讯作者

上海市长征医院  200000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命安全也愈加关注。在疾病诊疗过程中,输血成为不可替代的治疗方式之一。本文和大家分享一些输血小常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们对血型的意识逐渐加强,多数人对ABO血型及Rh(D)血型有所了解,那还有其他血型吗

血型鉴定准确是安全有效输血的前提,1901年自从血型之父Karl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以来,红细胞血型研究的百年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1 1901-1950年,使用血清学方法发现各种血型抗原,阐述其遗传特点;

2 20世纪60-70年代,研究血型抗原的生物化学本质;

3 20世纪80年代起,研究进入分子生物血时代,逐步可以阐明血型抗原的成分、遗传多态性以及基因结构等。

截至2021年6月,共确定了4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和378个血型抗原。

何时需要输血治疗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输血治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如果一次失血量大于身体全血量的15%时,机体的代偿机能不足以维持血压的正常水平,建议输血治疗。简单的说,当人体失血400mL以下,可以依靠人体自身供血功能补充,称为“安全失血量”。当失血量在600-800mL时被称为“危险失血量”。当失血量在1200mL时被称为“死亡失血量”,随时有生命危险。

整个输血过程大致可分为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三个部分,质量控制该如何做好

输血前临床医师需正确开具《临床输血申请单》且与病人或其家属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护理人员应该加强核对,避免出现标本混淆的情况,应该按1人1次1管的顺序依次完成。

输血中应按照血制品有效成分失活快慢进行排序,当血制品离开输血科后,半小时内应输上,输注的先后顺序如下:先输注血小板,再输注冷沉淀,然后是血浆,最后是红细胞。

输血后应严格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输血不良反应,同时做好临床评估和处理。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的症状和体征有哪些

1 发热:一般定义为体温上升≥1℃,且高于38℃(AHTR最常见的体征),AHTR:急性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

2 畏寒伴有或不伴寒战;

3 呼吸窘迫,包括喘憋、咳嗽和呼吸困难;

4 高血压或低血压;

5 腹部、胸部、腰部或背部疼痛;

6 输注部位疼痛;

7 皮肤表现,包括荨麻疹、皮疹、潮红、瘙痒和局部水肿;

8 黄疸或血红蛋白尿;

9 恶心/呕吐;

10 异常出血;

11 少尿/无尿。

在取血制品时,可以一次性取2种或2种以上血制品,或是一次性提取超过4小时用量的血制品吗?

答案是否定的,每次取血时只能取1类血制品,避免同时提取血浆和红悬,导致其中一种血制品无法在半个小时内输注。

单采血小板和浓缩血小板有什么区别

采血小板是用血液成分单采机采集来自一个献血者的血小板,含有的血小板数量至少在2.5×10^11以上。每份单采血小板相当于8-10袋常规浓缩血小板的总量。一个单位的单采血小板大约为250-300mL,储存温度20-24℃,振荡保存24小时至5天。

浓缩血小板是由全血制备,以单人份全血(200mL或400mL全血)经离心法提取的较纯的血小板。200mL全血制备的血小板含量为1个单位,约20-25mL。

一个单位红细胞是多少?

红细胞悬液是一种红细胞成分血,先将全血中的大部分血浆去除,然后再加入相应比例的红细胞保养液制作而成。将200mL全血的血浆去除以后加入50mL保养液,总量仍在200mL左右即称为1U红细胞悬液。但是,不同的地区的1U红细胞悬液也有所差别,有些地区1U悬浮红细胞大约有150mL。

新鲜冰冻血浆和冰冻血浆有什么区别吗?

血浆是临床常用的血液成分之一,储存条件:-20℃以下冷冻保存,需水浴融化后使用,规格:100mL、150mL、200mL血浆分别从200mL、300mL、400mL全血中制备出来。新鲜冰冻血浆几乎含有全部凝血因子,冰冻血浆则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

如果患者需要连续输注血浆时,中间是否要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

答案是肯定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第32条规定,输血前需用生理盐水对输血管道进行冲洗,在连续输注血浆时,如果供血者不同,在前一袋血浆输注完毕后需要用生理盐水冲管,然后再继续输注。

输注全血和输注红细胞时的护理

红细胞输注应遵循先慢后快的输注原则。通常情况下,连续输注的时间应低于4小时。红细胞内不可添加其他任何药品,像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等可能会造成红细胞发生凝集或溶血。如果是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应该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此外,脐带血移植患者、血干细胞以及骨髓移植患者对于输血都有特殊的要求,应该输注辐照红细胞。

血小板输注及护理

血小板的贮存条件为20-24℃,而且要保持轻微振荡。血小板的功能会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因此取回后需立马输注,应在患者能够耐受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输注。如果是Rh阴性血患者,若条件允许时应该输注Rh阴性血小板。骨髓移值、血干细胞移植等患者需输辐照类血小板。

血浆的输注及护理

血浆的贮存条件应该在-20℃以下,使用前需进行融化。正常情况下,血浆的颜色应为淡黄色、如果颜色出现变化,或是在血浆中有肉眼可见的絮状物时则不能使用。融化后血浆应该尽快输注,避免出现蛋白变性或是血浆中不稳定凝血因子的活性丧失。输注时的速度应该控制在每分钟5-10mL左右。融化后不可再次进行冰冻保存。脐带血移植等有特殊要求的患者一般需输注AB型血浆。

冷沉淀的输注护理

使用前需进行融化,然后以患者能够耐受的速度迅速输注完毕,可将其与10-15mL 0.9%氯化钠溶液混合稀释后再进行输注,若未及时输注不能将其再进行冰冻,也不能冷藏保存,也不宜在室温下放置过久。

有人说输血的本质是一种移植,只不过是输入一些成熟的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待短暂的功能发挥之后就死亡了。异体输血必然会伴随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免疫反应。总之输血有风险,因此非必要不输血,避免“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