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保障工程建设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3

航海保障工程建设问题研究

刘嘉友 ,朱景鹏

烟台航标处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航海保障工程建设对我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建设发挥着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作用,是航海保障机构发挥为船舶保驾护航作用的重要支撑。航海保障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决定着必然会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困难。本文结合航海保障工程建设实践经验和环境分析,梳理总结较为突出的难点问题,提出解决思路。

关键词:航海保障;工程建设;问题研究

引言

本文所述“航海保障工程” 是指航海保障机构为保障船舶海上航行安全和良好通航环境而开展的助导航设备设施建设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航海保障工程对保障船舶安全航行、维护海洋环境、促进航运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航海保障事业也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高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工艺在航海保障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近年航海保障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分析,在开展航海保障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一定程度的制约影响着航海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对航海保障事业快速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航海保障工程建设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有时候需要突破因循守旧、刻板顽固的保守思路,用担当作为的扎实作风,努力保障航海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本文结合当前社会环境,梳理总结航海保障工程的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以期为今后航海保障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航海保障工程建设的意义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确定了战略目标。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可见,航海保障工作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首要必然工作。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上强调,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从2021年到本世界中叶,我国将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形成三张交通网、两个交通圈。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作了进一步部署。

交通强国建设的总目标是“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 ,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交通建设取得了辉煌成绩,基础设施总体规模处于世界前列,众多交通领域的科研成果和建设成就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交通大国,但距离我国交通强国建设总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海上航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是中国外贸经济的重要纽带和促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承担了中国90%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量。与飞机、火车、汽车等货运方式相比较,海运是最环保、最经济的运输方式。航海保障工程是保障海上航运事业发展的公益性基础建设工程,对航海保障机构发挥保驾护航作用,为海上船舶安全航行提供全时、全域、全程和全天候的航海保障服务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对加快海洋强国、交通强国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2航海保障工程建设的环境分析

2.1自然环境分析

航海保障工程建设一般多处于沿海地带最前沿,有较多专用基础设施往往建设在沿海至高点的山上或悬崖峭壁之上,地质地形多为原始自然生态,气候受海洋影响,往往较为复杂多变,对航海保障工程建设增加了诸多不便因素。

2.2社会环境分析

航海保障事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局限性,在社会上还难以广为人知。近年来,航保机构也不断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不断提升航保形象和知名度,以促进航保事业在社会大众中的广泛认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爱护和支持航保基础设施的自觉性,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航保事业与人民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直接关联度较小,在社会的总体认知上还需要一段较长的路程,这也对航海保障工程建设获得各方支持的程度产生不利影响。

2.3生态环境分析

多年来,随着自然生态保护举措的有效执行,我国整体自然生态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航海保障工程建设大都有着较为特定的地域需求,往往周边环境日益美化和完善,有很多地方成为了自然生态保护区、地质公园、海洋公园、特种生物区等等,这也对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和考验。

3 航海保障工程建设难点问题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海洋强国、交通强国建设,全社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航海保障事业面临诸多的机遇和挑战,航海保障工程建设作为航保工作的重要装备设施支撑,在实践中面临了较多问题和考验。本文重点从以下方面就航海保障工程建设难点问题进行阐述。

3.1用地选址问题

航海保障工程的建设地点具有较强的地理位置要求,现以大家最为熟悉的基础设施“灯塔”的建设为例来阐述,以方便大家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大家都知道“灯塔”主要是为海上船舶航行指引方向的,它自然要建设在沿海地带最前沿,甚至是在海岸山顶或悬崖峭壁上,这样的位置才能保障灯塔更好的发挥航标效能,这就对用地选址形成了鲜明的指向性。主要问题有:一是特殊的地理位置需求,存在意向建设用地会涉及海洋、国土、林业等多部门管理,在开展前期用地意向洽谈等工作时候将面临较多问题;二是选中的理想建设用地可能会处于生态保护红线、地质公园等特殊区域内,在得到地方相关部门的认可和支持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3.2用地审批问题

随着国家对土地使用管控的日益规范和严格,各级土地管理部门都不断规范和加强了土地管理审批,航海保障工程建设用地审批也成为工程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甚至导致个别项目的最终无法实施,该环节也成为航海保障工程建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由于部分建设用地的特殊性,比如建设用地处于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区、特种生物区域等等,可能由于用地审批环节多、程序繁琐等原因,导致用地审批过程漫长,甚至长达数年。而有些航保工程建设往往较为紧急,一般在项目立项或建设批复时候,往往只是达成了用地意向,用地审批和报建手续等还要在建设前期尽快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地审批过程耗时太久,一是会导致项目未能在批复建设时间内完成,建设时间后延;二是会导致项目立项批复的失效,比如立项批复的时效为2年,结果在具体办理用地审批时候耗时超过了2年,这样会导致该项目的最终无法实施;三是个别事关船舶航行安全的紧急项目,从船舶航行安全角度要尽快完成建设,从建设规范角度要按部就班的完成相关手续才可建设。这种情况非常棘手,如果为了保障船舶安全航行,在未充分认识到用地审批难度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冒然开工建设,就会面临地方部门未批先建的处罚。如果不尽快完成建设,一旦由此出现的各种不良后果,航保部门难辞其咎,压力巨大。

3.3项目立项问题

    航海保障工程建设项目一般是由交通运输部进行立项批复,而不是地方发改委立项批复。航海保障工程建设地点较多位于沿海边缘的前线位置,往往处于乡镇、县城、地级市等管辖范围,交通运输部属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这种中央和国家机关的立项项目,一些工程建设手续在地级市层面还不能进行直接批复或办理,往往需要省级部门进行批复或办理,这就对航保工程建设手续的办理时效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来在地方较短时间就能够办理的一些手续,在经过下面层层的审核、上报,在到达有办理权限的上级部门后,甚至还要进行相应的考察、论证、评审等具体环节,这样整个流程下来将耗费大量的时间,甚至长达数年,可能会导致手续办下来了,项目也黄了,不利于航保事业的快速发展需求。

3.4施工期间安全保障问题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航海保障事业本身就是主要为船舶航行安全作保障的,所以航保部门都能够高度重视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但由于航海保障工程的一定特殊性,也决定了航保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安全保障问题。一是在施工作业条件恶劣的环境中,施工单位的安全防范措施保障不足;二是在交通不便和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不力的现象;三是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作业技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5不动产权属证书办理问题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全面加强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其中的不动产权属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对于新申请的建设用地及其房屋等设施建设,一般都是按照不动产权证办理程序正常开展即可。本文重点阐述非新申请建设用地等特殊情况下的不动产权属证书办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在原有土地上开展的航保工程建设。这种情况下,建设单位拥有土地使用权,但在办理新建设施不动产权属证书方面还存在主动意识不强的问题。只要想办理不动产权属证书,就必须有整套完善的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建设手续,整个过程较为繁琐漫长,有时候出于应急保障、安全、时间紧迫等方面的考虑,会忽视了相关手续的办理,这样将导致建成的设施属于违规建筑;二是在久远年代接收的一些航保设施用地上开展的航保工程建设,该土地及其设施沿用传统管理模式,但无不动产权属证书,虽然航保部门一直在积极办理相应权证,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尚不能解决权证补办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开展的重大改造和新建设施,同样存在忽视不动产权属证书办理和不清楚如何办理的问题。

4 航海保障工程建设难点问题解决思路

航海保障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困难,上文重点阐述了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根据近年来在开展工程建设中总结积累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知识,就上述难点问题的解决提出以下思路。

4.1高度重视前期工作,布局周全,准备充分。

前期准备工作必须要高度重视,应避免前期工作开展不足的情况下就申请项目建设。只有前期准备充分,考虑周全了,才能保障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用地选址阶段,航保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意识,加强该环节统筹安排。一是对意向建设用地会涉及到的地方相关部门进行全面走访,逐一开展沟通洽谈,确保相关部门全部走访到位,沟通到位,不缺不漏;二是持续加强航海保障事业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争取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帮助;三是根据特殊区域内的建设用地实际,有针对性的对地方相关部门强化沟通。每个部门都要各负其责,我们不能只看重我们工作的特殊性或重要性,他们也有自己的原则和困难,要多些理解和支持,应共同积极采取措施,努力促进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加强重点环节管理,攻坚克难,运筹帷幄。

用地审批是工程建设中的重点环节,该环节在航海保障工程中更需要重点关注。一是熟悉掌握地方用地审批流程,做足相关准备工作;二是统筹谋划,整体考虑周全,避免走一步看一步,提高中间环节的工作效率;三是清醒认识用地审批的难度,充分预留用地审批环节的时间,做到运筹帷幄;四是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攻坚克难,确保工程建设合法合规。

4.3 强化地方合作关系,多方协调,周密谋划。

航海保障工程的立项批复一般不是地方发改委批复,这在办理相关建设手续时也增加了不少周折和困难,这些困难可以通过我们不断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加强与地方部门的沟通协作来化解困难。一是注重与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在日常工作中逐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努力争取地方上的支持和帮助;二是注重梳理总结航海保障工程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努力做到轻车熟路,少走弯路;三是科学提出合理化建议,对能预见的会出现重复工作的情况及早提出合理意见,争取合并执行,减少不必要的周折。

4.4 注重安全举措落实,强化监管,保障到位。

安全工作重在落实。航海保障工程的一些建设地点往往较为僻远,作业条件差,交通不便,对施工期间的安全保障工作带来较大挑战。一是严格落实安全工作举措。安全保障一般都会有完整的具体举措或工作计划,关键在于是否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我们必须做到严格要求,落实到位;二是注重安全投资,全面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经费;三是坚持安全教育,加强安全监管。安全教育必须长期坚持,要全员参与,要努力做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4.5 规范建设手续办理,提高意识,一步到位。

只有规范完整的建设手续,才能保障工程建设的合法合规,才能保障后续相关不动产权属证书的顺利办理。一是坚持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度重视航海保障工程建设手续办理工作,统筹安排,严格落实;二是坚持从始至终,规范办理,一步到位,避免出现后续补办等情况;三是对有关历史遗留问题等特殊情况,积极争取在开展工程建设时候,从头开始做好各种手续办理,一并解决。

5 结束语

航海保障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出现困难是必然的,克服困难是必须的。我们要以严谨的思想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勇于挑战面临的各种困难。在开展航海保障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从开展用地意向洽谈等前期工作,到办理产权证书等最后的收尾工作,坚持全面谋划,合法合规,注重沟通调研,强化合作,遇到困难也会迎刃而解,从而确保航海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为我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航海保障基础设施支撑。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沿海导助航工程设计规范[S].2023:25-28

[2]交通运输部.灯塔主体及附属设施设置要求[S].2020:2-5

[3]王艳君.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航海保障事业的机遇与挑战分析[J].珠江水运,2022(10):36

[4]魏钦稳,陆成,华智.工程建设项目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的南通实践[J].中国土地.2020(05):58-59

[5]谢显军.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工作的思考[J].低碳世界,2016(12):126-127

[6]程建武.不动产权证办理流程及注意事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6):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