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刀切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1

如何正确处理刀切伤?

文虹

成都军建医院,骨科 四川成都 610000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比如说被刀割伤,尤其是经常做饭的人一不留神就被刀划伤了。被刀划伤后不要大意,及时对自己的伤情做出判断并掌握处理方法,切记不要延误治疗,把小事转变为大麻烦。

一、刀切伤临床表现

1、疼痛

2、出血;

3、皮肤开裂;

4、肌肉、肌腱等组织断裂;

5、手指、脚趾离断;

6、个别严重的情况下失血过多,出现心慌、晕厥、意识模糊、血压降低等全身症状;

二、如何正确处理刀切伤?

1、止血:

如果伤口有活动性出血,第一时间需要进行紧急压迫止血。有条件情况下使用医用无菌纱布止血,其次是干净的衣物,紧急情况下也可以直接用手按压出血部位止血。正常情况下按压伤口5-10分钟就能止住。在这过程中最常见的误区是过早松开观察出血是否止住,这样不利于止血。建议持续按压5-10分钟,如果还存在出血情况,需要继续重复按压。

如果伤口大而且出血不止,切不要惊慌。手部血管丰富,外伤后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多,可以使用橡皮圈绑紧手指根部,慢慢抬高患肢,切记要每隔20-30分钟将橡皮圈放松几分钟,否则可能会引起手指缺血坏死。下面分享几个常用的止血方法:

(1)创可贴:适用于伤口较小或较浅的情况,可以用创可贴贴在伤口表面,能够快速止血;

(2)压迫止血:适用于出血量比较多或伤口比较深的情况,在采取普通方法无法止血的时候可以采用手指压迫伤口止血;

(3)牙膏止血:如果家里没有创可贴,可以紧急用牙膏来止血,将适量的牙膏涂在伤口上,将伤口完全覆盖,然后均匀擦拭,也可以达到临时止血的效果;

(4)盐水清理伤口止血:盐具有杀菌功效,在被刀划伤的时候可以用盐水清理伤口来杀菌,清洗时有明显的疼痛感,在清洗后用干净白纱布将伤口包扎,可起到止血作用。

2、清理伤口:

清理伤口的目的是降低感染的发生几率,如果伤口处夹杂灰尘或者异物,清洁伤口就可以避免异物残留在皮肤中形成黑斑,也可预防感染。如果出血较少且伤势并不严重,在清洗之后在使用创可贴覆于伤口。不建议在伤口上涂抹红药水以及止血粉之类的药物,保持伤口干净即可。

3、伤口包扎:

在清洗完伤口后,可以在伤口上涂抗菌药膏(如百多邦),接着用纱布或绷带包扎,直到伤口愈合为止。包扎注意事项:包扎要牢固,保证轻轻拉扯不会掉,但也不能过紧,注意观察手指脚趾末端的皮肤颜色,如果颜色呈暗红偏紫色、肢体发麻,则表示包扎过紧,需要及时松解,避免长时间缺血而引起组织坏死。

如果伤口较深较长,在止血后应及时去医院治疗,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缝针或皮肤黏合剂处理(8~12小时内),不要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

4、妥善固定:

如果被切伤后肢体发生骨折,则需要进行妥善固定,并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就医。

5、其他注意事项:

(1)绝对不要使用红药水或紫药水,红药水又名汞溴红,就是一种汞的化合物。紫药水的作用是让伤口表面的皮肤快速结痂,但是缺点是会将细菌等其他异物一起锁在伤口深处,这对于伤口愈合不利,可能出现伤口表面已经愈合,但皮肤深处感染化脓的情况;(2)不要长时间晾伤口:除了轻微渗血的擦伤之外,其他程度的伤口不要长时间晾着,这样会延缓伤口的恢复,并加重疤痕程度;(3)不要使用双氧水冲洗伤口:双氧水会干扰凝血,并刺激开放的伤口,从而延缓伤口愈合。

三、刀切伤处理的常见误区

1、使用煤灰、烟灰、消炎粉、中药粉等外敷伤口,这些粉剂不是无菌的,使用之后反而更容易造成伤口感染;

2、使用卫生纸直接覆盖在伤口上:伤口持续出血会使卫生纸融成纸浆,并附着在伤口内,导致伤口清理难度增大;

3、不包扎或包扎过紧:不包扎导致伤口干燥,容易附着细菌,让新生表皮细胞难以移动,从而使伤口愈合时间延长;包扎过紧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差,且降低了伤口接触氧气机会,同样会使伤口愈合时间延长;

4、多涂药水或频繁换药:虽然消毒是必要的,但是也不可以多涂消毒药水,这样会破坏肉芽组织,从而降低白细胞活性,影响伤口愈合;频繁换药会让伤口受污染几率增加,容易破坏刚长好的组织,加重疤痕形成。

四、哪些情况需要去医院

1、伤口在持续压迫5分钟后仍出血较多,需要重新压迫并及时去医院治疗;

2、不论出血量多少,如果伤口较深或长度超过2厘米,需要及时去医院处理;

3、经过家庭处理后,伤口出现红肿、流脓或再次出血,需要及时就诊治疗。被刀切伤后及时规范处理,能有效降低伤口感染、功能损伤等风险。建议家庭常备碘伏、酒精、纱布、绷带、胶带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