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运动康复干预改善慢性心衰者心脏功能的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探究运动康复干预改善慢性心衰者心脏功能的护理效果

况坤蓉

彭州市人民医院  四川 彭州 611900

【摘要】目的:就运动康复干预改善慢性心衰者心脏功能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运动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率的差异,利用院内自制调查问卷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改善慢性心衰者心脏功能的护理中,实施运动康复干预对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率效果更好,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运动康复;慢性心衰;心脏功能

临床中,慢性心衰较为多见,由于多种原因致使心脏的功能或结构发生异常改变,导致心室无法进行正常的收缩或舒张功能。患者主要症状为呼吸抑制、疲惫、体循环淤血及外周水肿等。临床上以防止和延缓心力衰竭、缓解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治疗目标。以往经验认为,慢性心衰患者应以休息为主,尽量避免参与各种运动,随着不断的研究,认为适宜的运动对患者的心脏功能有改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1]。本文主要就运动康复干预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功能的护理效果展开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和研究组男女比例分别为16:14、17:13,前者年龄最大及最小分别为79岁、53岁,后者年龄最大及最小分别为78岁、53岁。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此次研究;具备正常交流、沟通能力;未伴有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等资料,未有较大差异(P>0.05)。

1.2方法

在实际护理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记录患者信息及各项临床指标,为患者讲解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及注意事项,遵医嘱按时为患者发放药物,并提醒患者服药时间及用量,注意饮食的合理性。研究组患者采取运动康复干预:在对照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开展运动康复干预,具体方案如下。①选取优秀的护理人员并对其进行护理前培训,并提前为患者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对心衰级别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康复训练强度。对患者讲解慢性心衰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告知其运动康复干预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鼓励患者积极参与。②指导患者先在床上做左右翻身运动、屈膝抬腿运动,每次15分钟,每日2次;三天后让患者下床,扶床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每次15分钟,每日3次。观察患者运动后是否有不适症状,如运动强度可以接受,再次增加运动强度,如在院内爬楼梯15分钟,或在室外步行30分钟,步行时可以同步进行肩颈部的运动,伸臂抖肩,中途休息时可以进行膝部运动,反复屈膝下蹲,速度不宜过快,慢蹲慢起,避免脑供血不足造成眩晕感,每日进行2次。如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让患者卧床休息,并上报主治医生[2]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心脏功能情况。左心室正常分数为50%-70%,心率75次/分左右为正常值。同时将院内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发放给患者,让其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80-90为较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及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描述,两组之间差异的比较用x2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满意度更高,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比较护理满意率[n(%)]

分组

n

非常满意(例)

满意(例)

不满意(例)

总满意率(%)

研究组

30

20(66.67)

9(30.00)

1(3.33)

29(96.67)

对照组

30

12(40.00)

13(43.33)

5(16.67)

25(83.33)

X2

/

/

/

/

3.186

P

/

/

/

/

0.014

2.2心脏功能情况

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心脏功能情况良好,通过与对照组相关数据的对比,组间数据存在的差异明显,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情况比较

组别

n

左心室射血分数(%)

心率(次/min)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30

41.58±5.42

60.13±3.08

98.25±5.28

72.22±3.25

对照组

30

41.14±5.36

51.87±4.11

98.32±5.45

88.48±3.71

t

/

1.304

8.045

1.254

7.251

P

/

0.126

0.002

0.148

0.003

3讨论

就现阶段来看,国内慢性心力衰竭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主要发病原因为原发性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严重心律失常或过度劳累等。患者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夜间咳嗽、乏力疲倦、活动后气促等[3]。严重者会出现呼吸道感染、静脉血栓甚至肺栓塞等并发症,患者发病后应及时就医采取综合治疗,避免病情发展。传统的护理模式对心脏功能没有明显的疗效,在其基础上采取运动康复干预,让患者从小幅度运动开始,待患者适应后,慢慢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通过运动保持患者体内血液循环畅通,而且有利于患者提高机体免疫力。在运动过程中,给予患者关心,让其增加康复的信心,积极面对治疗。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通过运动康复训练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率有明显的改善,说明运动康复干预卡伊提高患者心脏功能,而且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增高,对医患关系改善有重要作用。

总体来说,给予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护理,对其心脏功能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军颖. 探析运动康复干预改善慢性心衰者心脏功能的护理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8):153.

[2]梁宝珊,梁慕儿. 运动康复干预改善慢性心衰者心脏功能的护理效果[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3(11):90-92.

[3]田余,余颖. 运动康复干预改善慢性心衰者心脏功能的护理效果观察[J]. 康颐,2020(2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