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时政新闻出圈路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全媒体时代时政新闻出圈路径分析

谭桂华

中山日报社,广东中山,528400

摘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交流和新闻传播方式、媒介格局以及舆论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报社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要想实现转型发展,更好发挥自身主流价值观传递、正能量传播以及舆论引领的重要职责,就必须要立足于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特点以及整个新闻业的发展趋势,探寻新闻出圈的路径。时政新闻是报社新闻体系中的重要板块,本文就从时政新闻视角出发,探索全媒体时代报社在进行时政新闻产出和传播过程中的出圈路径,以供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参考。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时政新闻;出圈路径

引言进入到全媒体时代后,新闻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元,新闻采编形式、采编流程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传统主流媒体代表的报社,要想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要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实现新闻的多渠道、多平台发布[1],同时结合全媒体渠道特征,实现采编流程的重构和形式的创新,以满足不同阅读受众的需求,突破传统纸媒在形式上、内容上以及传播渠道上的桎梏,重塑报社媒体在新时代的传播力、影响力,真正打造高品质、“出圈”的资讯内容。

一、全媒体时代报社时政新闻发展趋势

1、报网一体化传播

    全媒体时代下,报社时政新闻需要适应新的发展趋势。这个发展趋势首先是体现在时政新闻的传播上。全媒体时代报社的时政新闻传播,其渠道不再只是报纸端,也不再局限于线下传播,而是依托互联网和各类新媒体平台,呈现出报网一体化传播的趋势,报社媒体纷纷建立新媒体账号,通过联动布局,整合时政新闻资源要素,实现内容拓展和形式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了新的时政新闻传播格局。

 2、时政新闻产品化倾向日益凸显

    全媒体时代下,时政新闻的产品化倾向日益凸显。时政新闻产品的创新创造是助力报社传统媒体转型的重要内生动力,当前的时政新闻越来越注重产品式的开发和生产,对于报社来说,要想把时政新闻打造成一款爆款出圈的产品,切实提升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就必须要建立产品思维和创新思维,注重时政新闻选题,立足内容质量,同时加强对新兴传播形态的运用,比如短视频、直播、双屏互动[2]等。

 3、时政新闻采编网感化

    全媒体时代报社时政新闻在采编上也迎来了重大变革,严格传统报社时政新闻在采编工作更加注重宏大题材、宏观视角和长篇叙述,这显然已经不适应全媒体时代社会公众的碎片化阅读需求。为此报社时政新闻在采编上要逐渐向网感化的方向靠拢,也就是新闻选题更加贴近民生,在视角上更多采用微观视角和平民视角,同时注重新语态以及新表达方式的应用,并且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对长篇叙述进行图文或者是短视频转化,以更好满足当前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提升报社时政新闻的吸引力和传播力。

二、全媒体时代时政新闻出圈路径

1、创建全媒体传播矩阵

    全媒体时代,报社在进行时政新闻产出和制作的过程中,要想实现时政新闻的出圈,重塑自身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关键就在于加快适应新的媒体环境和传播形势,创建全媒体传播矩阵,为报社时政新闻的强势出圈提供媒介资源支持并铺垫良好道路。具体来看,报社为扩大影响力版图,突破以往时政新闻传播渠道单一化的桎梏,首先就是要建立覆盖各类新媒体平台、手机电视、数字电视、海外平台的传播矩阵,尤其是针对各类新媒体平台,要打造新媒体账号集群[3],抓住各平台用户特征实现分众化传播,累积一定的粉丝数量。其次在完善账号集群建设的基础上,报社要注重优质内容以及项目资源向全媒体平台及账号的倾斜,以高质量内容出圈。最后对于报社来说,要避免在全媒体时代中的单打独斗和孤军奋战,而是要走一条跨领域、双平台的发展道路,就比如人民日报与央视网强强联合,形成主流媒体传播矩阵,实现媒介资源互通共享,更好扩大报社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注重融媒体新闻产品开发

    全媒体时代报社时政新闻要真正实现出圈、破局,就必须要更加注重融媒体新闻产品的开发。前文也提到,时政新闻产品化发展已经成为新的潮流和趋势,为此报社集团要以创新为引领,以主流价值引导为本色,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打造更为优质的融媒体新闻产品,助力报社时政新闻出圈。具体来看,首先报社要始终坚持内容质量为王的原则,在全媒体时代下既要避免内容的同质化,强调独创和原创内容,同时也要结合社会热点更好弘扬主流价值观念,凸显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例如在成都大运会即将开幕之际,华西都市报到整合相关资源推出大运会报道专题,实时跟进大运会开幕的筹备情况,同时联合央视网首推了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运会的快讯。此外生动讲述大学生运动员的体育故事和成长,更好展现了青年一代的体育风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其次在坚持内容质量为王的基础上,融媒体时政新闻产品的开发还要更加注重先进技术的应用,以技术为支撑更好助力时政新闻产品开发和生产方式的升级与破圈。例如人民日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出“创作大脑”,为媒体机构和内容创作者提供通用型创作工具,该工具具备直播智能拆条、在线视频快编、图片智能处理、可视化大数据以及实时新闻监测等的多元功能

[4],其应用能大大提升了内容生产和分发效率,真正实现为产品开发和内容创作赋能。

 3、强化采编形式创新

    全媒体时代报社时政新闻要实现出圈,还要从采编工作中寻求突破口,创新采编形式,更好迎合社会公众的阅读需求,以扩大报社时政新闻的受众群体。首先,报社采编工作人员在进行时政新闻的标题和内容创作时,要突出网感化倾向,也就是标题尽量简洁、内容更加精炼,同时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新语态和网络语言。比如在两会期间,潇湘晨报就做出一则题为《刚刚!审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这则标题利用了网络上的“刚刚体”,既突出时政新闻的时效性,同时又能够在心理上拉近与年轻受众群体之间的距离,使年轻受众群体能够更多的关注和关心两会。其次在采编形态上,全媒体时代的报社时政新闻编辑要成长为全能型编辑,根据当前社会公众的阅读习惯,一改传统的文字图片采编单一样式,学习和制作优质短视频新闻、3D动画新闻、虚拟现实场景新闻等[5],增强社会公众在接收时政新闻信息时的新鲜感和体验感。最后时政新闻的出圈和受众群体的扩大需要持续性的互动,为此报社时政新闻采编人员要注重采编过程中的线上线下互动,线上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或者是官方微博账号发起互动话题,线下则可以开创时政新闻加社会治理的融合业务,更加关注时政新闻中的民生话题、民生政策,推出下基层、进社区的一些基层交流活动,真正做到线上线下联动,依靠人民群众来积累更多的时政新闻素材,增强社会公众的参与度,使社会公众自发参与到报社时政新闻传播当中,真正实现传播裂变,助力时政新闻出圈。

结语

    综上,全媒体时代下,报社时政新闻要实现出圈、破局,走好走稳报社转型发展之路,就要在顺应时政新闻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从全媒体传播矩阵创建、时政新闻产品开发以及采编形式创新等多个层面入手,寻求时政新闻出圈路径,构建新时期全方位、立体化的时政新闻报道与传播格局,开创纸媒发展新篇。

参考文献

[1]郜蓉.全媒体时代时政新闻的发展困境与“破圈”之策[J].西部广播电视,2023,44(06):13-15.

[2]王永超.全媒体时代下的时政新闻报道创新[J].新闻传播,2022(24):79-80.

[3]张珍珍,聂运筹.全媒体时代如何让时政报道“活”起来[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22):53-55+147.

[4]高梁.全媒体如何助力时政新闻“破圈”[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14):10-12.

[5]刘惠婷,张微.全媒体时代时政新闻“破圈”路径探析[J].新闻前哨,2022(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