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疾病术后并发症的预后因素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肛肠疾病术后并发症的预后因素研究进展

黄区兰

   广州广钢新城医院 外科  510000

肛肠病手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并延长创面愈合。如术后疼痛、术后排尿困难、术后并发大出血等等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将这几种最常见的并发症原因及治疗措施进行探讨。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积极处理,能使患者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减轻痛苦,有利于术后恢复[1]

关键词:肛肠疾病;术后;并发症;预后;因素

肛肠疾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目前,肛肠疾病的手术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做好肛肠疾病手术后的护理工作,是保证伤口尽快愈合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据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城市居民肛肠疾病的总患病率51.14%,其中痔疮最为常见,占50.28%。 肛肠疾病的发病率与生活方式、工作环境、饮食和排便习惯、心理状态和家族史等因素密切相关。 然而,术后并发症如疼痛、出血、肛门水肿和尿潴留很常见[1]。 因此,了解手术并发症并掌握其处理方法很重要。 肛门直肠疾病术后并发症的预后因素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1.1病例来源

2022年我院共收治病人56例,选取我院56例肛肠疾病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肛肠病手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并延长创面愈合。如术后疼痛、术后排尿困难、术后并发大出血等等。本文将这几种最常见的并发症原因及治疗措施进行探讨。

1.2方法

1.2.1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治疗

患者有轻微疼痛时,可以以消肿、.抗感染为主,感染以及肿胀消除后疼痛自然减轻。若患者发生剧烈疼痛时,可依据个人情况适当采用药物治疗缓解疼痛。

1.2.2肛肠疾病术后出血治疗

若患者出血较少,则可仅采取压迫法止血。若患者出血较多且不易控制,则根据情况采取手术方法止血,如缝扎法止血。在止血的过程中,还需不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观察血象的改变,若患者发生血容量降低或低血压,则根据情况适当输血。

1.2.3肛肠疾病术后感染治疗

术后要经常换药,并经常引流,若引流不畅容易加重感染,并经常使用生理盐水清创。若感染较重,除患处经常清创、敷抗感染药外,还可静脉注射抗生素。

1.2.4肛肠疾病术后肛口狭窄治疗

肛口狭窄是肛肠疾病术后较严重并发症之一,肛口狭窄严重影响患者排便,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肛口狭窄一经被医护人员诊断,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若肛口狭窄较轻,可使用扩肛器进行治疗。若肛口狭窄较严重,则采取手术方法,在不进一步损害肛门括约肌的基础上切除过多的瘢痕组织。

2、肛肠疾病术后并发症的预后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2.1原因分析

2.1.1麻醉影响

腰骶麻后由于肛门和尿道括约肌受骶2-4N支配,排尿反射可受到抑14.48%。局麻效果不充分,不完全.也可引起排尿障碍。当麻醉不完全时,可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反射性引起排尿障碍0.61%。

2.1.2手术刺激

操作粗暴、切除范围大,局部损伤过重,肛内塞油纱过多,可引起肛门括约肌的痉挛。压迫尿道而产生排尿障碍。

2.1.3术后疼痛

是引起排尿障碍的主要因素,术后伤口换药刺激换药时医务人员操作粗暴,手法不熟练,直接给患处造成刺激,加重疼痛和患者的恐惧心理。术后增加腹压,致使腹壁及肛门局部张力增加,如咳嗽、大小便时伤口出现疼痛。术后切口瘫痕组织收缩压迫神经末梢或疲痕组织内神经长人,可出现阵发性刺痛。

2.1.4术后出血

术后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痔术后大出血,是不可忽视的严重并发症,甚至可以危及生命,是肛肠科医生最值的关注的并发症。痔术后出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出血的原因较多,但以局部因素为主。

(1)原发性出血。多在术后数小时内,是由于手术操作不当或手术中对创面止血不完善所致。伤口过大过深,伤及大的A血管,未结扎。剪除结扎线上的痔组织多,回缩滑脱。

(2)继发性出血。多发生在术后3-14天,是痔核坏死脱落,形成创面出血。内痔结扎、套扎、注射坏死剂3-14天,痔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新鲜创面,

A血管未闭,血栓脱落,活动出血。

2.1.5术后疼痛

疼痛(pain)是大肠肛门疾病术后的主要反应之一,其疼痛的程度往往与手术部位和创伤的大小有关。疼痛的原因主要是齿线以下的肛管组织由脊神经支配,感觉十分敏锐,受到手术刺激后可产生剧烈疼痛,甚至可引起肛门括约肌的痉挛,导致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引起局部缺血而使疼痛加重。排便刺激:由于手术切除了病变组织,形成创面,加之患者的恐惧心理和手术刺激,使肛管经常处于收缩状态,因而排便时的刺激可引发撕伤性的剧痛,宜采用止痛、抗炎、对症等处置。

2.1.6心理因素

因恐惧手术而思想过度紧张。在不习惯的环境下,因条件反射而产生尿潴留,肛门神经、会阴神经属第2一4能神经的阴部神经支配,肛门和尿道肌肉在会阴部有广泛的联系,所以肛门部损害而引起膀胧颈及尿道括约肌的痉挛,产生反射性排尿困难和尿储留,可加重肛门括约肌痉挛,引起疼痛。

2.2防治措施

2.1解除心理障碍。手术对患者来说可能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恐惧不安,精神过度紧张。术前可给患者做好病情的解释工作,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手术方法和术后一些处理有所了解,减小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顾虑,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2.2手术操作要精细,要做到轻、熟、准、快,尽量减小组织损伤。出血点结扎要准确,尽可能减少结扎线的数量。手术麻醉尽量少采用局麻,混合痔外剥内扎时,不可将齿状线以下组织连同内痔一并结扎。

2.3超前镇痛,即术前30分钟口服曲马多50mg,胃复安10mg,鞍麻或能后3小时再口服曲马多50mg,胃复安10mg。或用芬必得0.4术前口服,可起到很好的止疼效果。肛门部手术结束时,在创口周围点状注射长效止痛剂:用1%的美蓝lml十1%的利多卡因sml+0.75布比卡因sml配置成0.1%的美蓝利多卡因复方溶液作伤口边缘或基底部注射,总量不超过5耐,也达到很好的止痛。

2.4术后适当给予抗感染治疗,如有切口感染、化脓者应及时切开引流;血栓形成者及时清除血栓;内痔脱出嵌顿时,

要及时复位并配合中药坐浴。

2.5及时准确处理术后并发症如术后排尿困难,可给予下腹部热敷、按摩,新斯的明肌注或穴位注射,大多数患者经上述处理后均能自行排尿,如仍不能排尿可给予导尿;如伤口包扎过紧则可适当放松;对瘫痕收缩引起的疼痛,症状较重

者可行局部热敷、理疗。

结论

术前、术中、术后是防治肛肠病并发症的三个重要环节,术后疼痛是肛肠病术后患者的普遍并发症,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发生后疼痛,疼痛不仅会使患者感觉不舒服,还会引起便秘,给患者身体带更大的打击。轻微疼痛可将主要注意力放在消肿、抗炎上即可,若为较烈疼痛患者难以忍受,可依据患者个人情况适当使用止痛的药物。由于者排便、肛门括约肌收缩等,均会造成创口的出血,较少出血的患者,用压迫止血法即可,若为较大出血,则考虑二次手术来缝合出血的血管由于病变的部位特殊,创口极易发生感染,抗感染治疗不仅是在手术后而是贯穿整个围手术期。肛口狭窄是较严重并发症,一旦出现,立即使扩肛器或进行二次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严建,谢力子,何永恒.肛肠疾病术后并发症的预后病因病机防治研究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20,15(4):51.

[2]周方.肛门部术后并发急性尿潴留的防治体会[J].天津中医,2021,18(4):18.

[3]李毅萍,李莹莹.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预后排尿困难129例[J].CentralPlainsMedicalJournal,2022,2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