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设施工裂缝处理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6
/ 2

土木建设施工裂缝处理措施研究

任斌

身份证号:511381198410108172

摘要:当前,我国处于高速、高质发展阶段,土木建设数量大幅增多、规模迅速扩大,社会大众逐渐意识到土木建设建设的重要性。土木建设施工受设计、材料、温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会出现多种裂缝,减低建设质量、危害国民生命与 财产安全。基于此,以某A建设为例,深入分析土木建设施工中的裂缝类型、成因,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从材料、设计、温度、技术、地基控制与养护管理等层面入手,控制裂缝出现及其影响范围。

关键词:土木建设;施工裂缝;处理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土木建设的数 量在不断增加,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土木建设质量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建筑施工企业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施工裂缝作为土木建设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对施工人员和建筑使用者的生命安全都构成了极大威胁。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应加强对施工裂缝的研究,不断完善施工工艺,提高裂缝处理水平,避免裂缝的出现,促进土木工 程行业的发展。

1土木建设施工出现裂缝的影响因素

1.1 设计因素

开展土木建设施工首先需要对建设进行设计,在设计阶段,设计师应结合建设具体的要求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只有设计的图纸符合土木建设的具体要求,施工团队才可按照施工图纸、实际施工环境开展土木建设施工建设。

1.2 温度影响因素

在土木建设中,混凝土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在建设建设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通常在25~80 MPa范围内,较高的抗压强度能够降低建筑结构产生裂缝的概率。由于混凝土结构并不稳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会产生热胀冷缩的情况,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如果混凝土的外部温度出现较大限度的变化,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差会增大,在温度差的影响下,混凝土的结构会出现较大变化。

1.3 道路应力影响

通常情况下,道路应力的形成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其一是路面自身不稳定的因素,导致道路内部出现收缩变形的现象;其次,路面由于外部力量的影响出现破坏的现象,例如,温度变化以及道路长期在风、水、阳光环境下暴露,会进一步加剧道路破损的情况,人为破坏的因素也会导致道路受损。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填充路基时,混凝土的固化时间会影响道路的质量。

1.4 施工策略影响因素

在开展实际的土木建设施工时,建筑材料的选择较为关键,建筑材料的搭配使用、建筑材料的使用数量等均会在不同限度上影响建筑的质量。从现阶段我国建设的土木建设具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建筑企业在建筑材料选择时不够严谨,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建设的施工成本,在进行建设的建设时,通常不按照相关标准选择建筑材料。

1.5 养护影响因素

土木建设施工的后期养护较为关键,在建设养护时,通常在道路表面上使用草帘进行覆盖处理,或采用麻袋进行覆盖。这个环节的操作如果不够及时,会影响建设的质量。维护人员如果在洒水养护时操作不当会使建设出现裂缝现象,均会对建设质量产生影响。

2土木建设施工裂缝的类型

2.1温差裂缝

混凝土内外部温差变大,非常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土木建设施工周期长、建设量大,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天气变化带来的温度变化,非常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特别是完成浇筑作业后,若未采取合适的保温措施,会加大混凝土内外结构差异,内部结构不能适应外部条件变化,从而产生裂缝等问题。

2.2收缩裂缝

立足于实际可知,在混凝土裂缝中,间接裂缝 比重非常大。其中,收缩裂缝较为常见。当前混凝土收缩裂缝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胶凝裂缝。水泥胶体固化时,晶体也会产生相应的固化反应,铝酸三钙胶体体积变小。从广义角度进行分析,就是混凝土材料收缩,是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自主收缩,其渗透于胶体水化到凝固全程,是产生间接作用的主要原因。第二,干燥裂缝,混凝土湿润或振捣时,游离水出现并让混凝土中出现微小孔道。

2.3 承载裂缝

从荷载角度进行分析,混凝土结构构件需要从墙、板、柱、梁等部位承受相应的力,此类基本构件构成的框架,如剪力墙、筒体等也会对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加一定力。从荷载内力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分为拉、剪、弯及其复合受力等。同时,还有疲劳、冲切等特殊受力,不同受力形式会产生不同类型的裂缝。

2.4结构性裂缝

土木建设施工过程中出现结构性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结构应力超过最大承受范围,最终引发裂缝,降低混凝土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当前,结构性裂缝 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脆性破坏,具有一定潜伏期并呈现出突发性状态。产生裂缝后,会对结构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需要施工人员高度重视。第二类是塑性裂缝,随着时间推移,裂缝由小变大,要求施工人员采取科学的补救措施。相较于脆性裂缝,此种裂缝危害性比较低。

3土木建设施工裂缝预防措施

3.1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质量会直接影响土木建设施工质量,因此想要避免裂缝出现,相关人员就应该在施工前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做好采购工作。首先,采购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标准 来采购,保证混凝土质量。其次,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混凝土存放的管理,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将混凝土存放在正确位置。特别是一些南方地区,管理人员要考虑天气情况,注重环境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材料在后续施工中能够正常使用。相关人员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混凝土质量,有效减少裂缝的出现,更好地保证混凝土的使用安全。在土木施工过程中,如果骨料的含砂量较大,那么其吸水率也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 混凝土结构就会因干缩而出现裂缝。

3.2温湿度控制对策

温度应力是土木建设产生混凝土裂缝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会严重影响建设施工质量。所以,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对温度进行控制。为减少温度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施工人员可采取降温措施,比如,使用低温水来降低碎石温度,从而减少浇筑温度。此外,在气温较高时,施工人员还应该注意混凝土的散热问题,避免混凝土开裂。施工人员还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塑化剂, 以减少温度影响,优化混凝土性能,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避免混凝土表面干燥、开裂,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3.3做好支模施工措施

在土木建设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支模施工是关键环节,施工人员要从实际情况入手,根据具体施工资料来进行支模施工,有效保证支模质量,减少施工裂缝,从而为安全施工打下基础。在选择模板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质量要求,选择强度高和散热性良好的模板来提高支模的稳定性,从而在减少因支模造成的位置移动问题的同时,增强混凝土散热效果。

3.4规范施工人员操作

土木建设的顺利完工离不开施工人员的努力,因此施工人员的操作是否标准,将会直接影响建设质量是否合格, 也是构件是否会出现裂缝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为减少操作不当导致的裂缝,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 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

3.5做好混凝土养护

在土木建设中,混凝土很容易因表面温度变化而出现裂缝。因此,施工人员应该重视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必须从实际出发,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养护或洒水养护。施工人员还应该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将混凝土内外温度差控制在 25℃左右。

结语

土裂缝产生木建设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基础,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裂缝现象,原因包括温度环境、施工方法等方面。施工中应对施工裂缝进行预防,并且对已经成型的裂缝采取灌浆法、电化学防护法等措施,避免裂缝对整体结构造成危害,提高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 何元斌 . 土木建设施工中裂缝处理对策浅谈[J]. 居舍,2019(33):59.

[2] 张占武.解析土木建设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处理措施[J].门窗,2019(19):97+99.

[3] 杜耀进.探讨土木建设施工中的裂缝处理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