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6
/ 2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刘克博

身份证号:371522199002176810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进程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建筑行业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建筑施工管理能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从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现场施工管理等方面研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研究意义

1.1能够降低房屋建筑企业的成本

建筑企业签订施工合同后,会依据工程特质和施工工艺以及企业自身的施工水平来编制施工计划。在工程展开施工时,要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工艺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同时还要全面提升组织管理力度。尤其在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如果房屋建筑企业能够进行科学管理,那么就能降低成本,有效规避各种浪费情况。

1.2使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有所保障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我国有关部门对于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在施工阶段一定要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检查、监督、管理力度,以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存在的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减少隐患和损失。加强安全管理能够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加强质量管理能够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以免因不合格而返工,从而减少经济损失。由此能够看出,强化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能使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有所保障,并在此基础上顺利实施下去。

2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问题

2.1工期管理问题

工期管理中,现场管理人员应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强化现场监督,实时跟踪工程进度,及时发现工程进度偏差,督促施工主体自查自纠工程进度偏差并保障工程进度控制要求,但在项目现场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包括:

(1)工期进度管理动态跟踪报告机制不完善,施工进度报告按周、月汇总,容易出现工程进度偏差累积问题,导致工程进度控制难度增加,甚至出现赶工期现象,容易引发施工安全、施工质量问题。

(2)工程整改进度汇报不及时,现场管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不及时,导致后续施工延误,如现场检查中发现混凝土结构存在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等问题,未及时整改,导致后续装饰装修未能按计划工期施工,导致部分楼层装饰装修工期延误。

2.2缺乏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

纵观当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往往会压缩施工流程,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和漏洞,增加安全隐患。这就需要建筑企业制定一套完善而规范的施工管理体系,保障施工人员按时按质完成项目,保障项目的最终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2.3文明施工问题

(1)临近主要道路围挡高度为1.8m,不满足围挡2.5m要求。

(2)工地出入口已配备洗车设备、洗车台,但未配置沉淀池,不满足工地文明施工建设要求。

(3)在建主体结构施工完毕位未按规定配备消防水枪、消防水带等消防设施,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4)现场扬尘设备与环境监测未联动,手动开关除尘设备,存在扬尘治理滞后、不及时等问题,造成环境污染。

3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

3.1完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与施工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要能够分析项目不同时期的需求,对施工阶段的关键节点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只有实行科学有效的现场管理,才能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3.2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一般周期都很长,所需材料种类繁多,而且整个施工极为复杂,这就给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会运用到各种类别的材料,因此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进而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关采购人员一定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依据建筑工程项目要求,采购符合标准的施工材料,同时还要依据项目特质,对所使用的施工材料进行调研和对比,选择性价较高的优质建筑材料,有效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和使用安全,也减少返工带来的济损失。

3.3严把工程质量关

(1)原材料进场检验时,施工单位会同监理、供应商等单位进行材料抽检,水泥、钢筋等材料按批次、比例抽检,发现进场材料规格、材质、性能不能满足国家产品标准或设计要求的,及时办理退货、换货。经进场检验合格的,根据现场材料管理要求分类堆放整齐,并标识材料使用位置、批次、供应商等信息,便于材料使用、复验、溯源。

(2)关键工序施工管理时,强化现场检查监督,关键工序施工质量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单位会同监理确认签字验收后方可继续施工。如该工程主体结构现浇墙、梁、柱结构施工后,随机抽查墙、柱、梁构件外观、强度、尺寸偏差,对强度回弹值低于设计值5MPa的点予以取芯检查,对混凝土外观质量存在蜂窝、麻面、裂缝、尺寸偏差等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予以整改处理。通过强化现场管理质量问题监督检查,并对不同程度质量问题进行整改跟踪,督促责任单位落实整改,确保该工程关键工序、隐蔽工程施工质量符合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3)压实现场质量管理责任。针对现场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问题,施工单位制定了现场施工质量复验机制,对现场管理人员签字验收后的工程质量进行复验,对存在显著质量缺陷但未发现的问题按点考核现场管理人员,切实提高现场管理人员责任意识。

3.4时刻重视现场安全施工细节

安全是任何建筑施工管理的核心要素。施工人员要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重要性认识。只有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才能顺利开展工程建设,否则,生命财产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因此,在建筑现场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有保持安全管理意识,还要认真对待现场施工安全的每一个细节。

3.5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要强化对施工管理的监督,建设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施工管理制度,使施工人员能够以制度为基础开展工作,也能有效使施工阶段的工作交接更加流畅顺利,有效解决由于交接混乱而造成的质量问题和施工效率低等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建设完善的工作考评机制,针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其内容要涵盖工作状态、工作质量、工作进度等诸多层面,要将考核结果和薪资水平联系起来,从而使有关人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使工程项目平稳顺利地发展下去。针对那些严格遵守有关标准和要求的施工人员,施工管理人员要依据奖惩制度给予相应的奖励,这对于提升施工质量、推进施工进度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3.6完善工期进度检查机制

在该建筑工程施工中,受工程变更、气候天气、设备设施等因素影响,工程进度管理难度较大,存在工期延误风险,尤其是镇江市夏季多降雨天气,现场施工中断时有发生。为切实保证工程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完善了工程进度检查机制,根据合同工期确定项目总体进度计划,并按关键线路确定关键工序和非关键工序,施工资源优先保障关键工序施工,并合理设置缓冲区,确保关键工序施工进度符合总体工期控制要求。现场进度管理中,结合项目例会制度,由各部门、参建主体汇报施工进度情况,结合工程进度计划分析进度偏差,制定进度纠偏措施,现场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进度、纠偏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责任主体落实进度控制责任。

结论

总之,建筑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涉及层面广泛,既有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技术运用的管理,也有对施工质量的管理、施工安全的管理,这些管理都将体现在施工现场管理的每个环节,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决定了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结合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把安全理念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制定科学的施工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得栋.建筑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措施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2(12):97-99.

[2]巩军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及其优化对策[J].居舍,2021(16):127-128.

[3]许太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对策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147-148.

[4]于小光,陈亮,刘婷婷.论建筑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0(6):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