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及应对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及应对措施分析

林康

武汉华中科大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省   武汉市  430000

摘要:在新时期的建筑发展背景下,测量作为重点工作要务,所呈现的实践地位尤为显著。通过有效测量能获得更全面的工程数据参数,进而为接下来的工程方案设计、作业施工、规范管理提供重要参考。而在展开工程测量期间,因为多种要素影响导致所呈现的问题比较严峻,影响了测量结果的精准性,也给接下来的工程建设造成不良影响。探索更加合理的改革方案。从而真正规范工程测量工作,保证得到的结果更符合整个工程建设具体情况,为接下来的工程优化施工设计和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措施分析

引言

   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发展来看,越来越多的新型测绘测量技术也在大众视野当中出现,并应用到各种工程建设的测量与测绘当中,在一定程度的应用上,工程测绘测量技术也在工程建设测量与施工中取得了科学有效的发展。提出更加规范性地解决策略,希望能为接下来的工程测量优化开展提供行动参考。

1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

1.1受环境影响测量质量低下

通过了解,可以发现在当前的工程测量领域,有关单位未能做好环境影响要素的分析,对测量工作方案的实际以及缺少一定的规范性。导致在具体展开测量工作时,经常会因为环境要素影响而导致测量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甚至还会出现测量结果偏差等各种问题。若不能及时进行调节,那么将严重阻碍接下来的工程建设进度,甚至还会威胁工程整体作业质量。而环境的影响要素是比较多样的,通常包含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影响。所以,在今后的工程测量领域,为有效解决环境所带来的测量问题,有关单位务必要从这一层面着手展开分析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改善环境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并优化工程测量的作业环境条件。

1.2测量管理与监督落实不到位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之所以在当前的工程测量领域所呈现的测量效果不够理想,呈现的测量结果不够精准,主要一部分原因在于施工单位在对待工程测量这一工作要务上,未能建立起良好的管理机制,所落实的监督工作也不够到位。导致整个测量过程不够规范,测量环境比较复杂且存在着较高的风险隐患。再加上因为缺少合理的管理与监督,导致部分从业人员在展开测量工作时,态度不够严谨,整个工作缺乏认真使得测量结果不够全面、具体,也无法为接下来的工程方案规划施工管理参考。同时,在监督管理方面,未能有效发挥大数据载体优势,构建智能化现代化管理中心。也会导致工程测量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监测管理不到位,而导致设备出现故障风险时不能及时识别,严重影响接下来的工程设计规划与施工。

1.3建筑工程测绘方式与标准不统一

将测绘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中进行规划设计、施工放样、变形监测是建筑工程测绘技术的重要体现。建筑工程具有体量大、工期长、工艺复杂等特征,通常采用分包制将工程按照片区或工种进行分包,因此,相应的测绘工作也会集中在各分包单位。但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测绘管理制度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测绘标准与管理体系作为标准规范与参考指导,在工程分包的情况下,各分包单位大多自行编制测绘方案、设计测绘成果验收标准,并自行组织所分包片区内的外业测量与内业处理绘图工作,测绘成果质量监管与检验也由分包单位自行调控与把关。测绘方式与测绘成果验收标准的不统一使得测绘量化与执行方案存在较大差异,测绘成果汇总与制图综合时存在诸多难点,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有序性,为建筑工程测绘带来了巨大的衔接困难;同时,通常建筑工程测绘工作由多个测绘单位独立作业,由于缺少统一的测绘方式与测绘标准,不同测绘作业人员所采取的测绘方法不同,解析出的测量数据以及测量误差也存在一定偏差,不利于测量数据的整合与制图综合。

2建筑工程测量措施分析  

2.1明确建筑工程测绘内容

首先,需要明确与细化建筑工程的测绘内容。根据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需要,建筑工程测绘内容包括施工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绘制、建筑物施工放样、建筑物沉降与变形观测3部分,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在大比例尺地形图绘制方面,需对施工现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形地貌进行勘探测绘,采用1∶500等大比例尺布设区域控制网,对区域控制点的高程进行测量,并利用控制点的高程数据绘制建筑物所在区域等高线,构建区域数字三维模型并进行彩色渲染,为建筑工程施工场景模拟提供高精度地形数据。(2)在建筑物施工放样方面,对照建筑物的施工设计图纸,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将设计图中的重要控制点与特征点标注到现实环境中,实现建筑物平面布局。同时,在建筑工程的机电安装环节,也需要利用放样测绘为机电安装提供高精度的位置、距离、角度等信息。(3)在建筑物沉降与变形方面,需要利用测绘技术对建筑物进行定点动态观测,分析建筑物的地面沉降状况与结构变形状况,为建筑物安全检测与质量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2.2完善测绘监督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内部的建筑测绘产品质量监管制度,以确保内部施工的质量安全与高效。首先,要在施工企业内设置专业的工程质量总监机构,选定细致认真的人作为成员,明确其具体工作职能,拟定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和办法,严格控制建筑测绘产品工程质量。其次,由计量机构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各项工作,严格控制施工中测量落实情况,将测量差错降到最低。拟定工程质量处罚办法,对建筑测绘产品施工中的违规操作、粗心大意等造成测绘产品工程质量重大损失的情况进行严格处理,以提高建筑测绘产品工程质量。最后,进一步提高监督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具体履行好监管员的工作职责,奖优罚劣,以充分调动监管员的工作积极性。

2.3运用现代技术提升测绘准确性

单纯靠人工是无法克服测量中的某些困难和风险的。由于建筑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新型的设备和智能化技术设备在测量工程中都实现了智能化,从而克服了人工无法克服的困难,大大提高了测量质量,为测量现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测量效率、节约了劳动力成本。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应用工程中的信息化,使施工人员能够通过设备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地改进测量图纸,提高风险预控和预防水平。施工企业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测量资料库,并利用设备对资料进行研究,针对问题提出防范措施,为今后的测量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有力地保障了测绘项目的顺利、安全。

2.4统一测绘方式与标准

在建筑工程测绘工作开展前,需组织各测绘单位研讨测绘方式与测绘标准,包括测绘所采用的仪器设备、测绘内容、点位放样方法、测绘数据处理流程、测绘数据元数据、测绘数据格式与坐标系等,同时还应组织设计单位对建筑施工图纸进行交底,确保各测绘单位在统一指挥与调度下完成各自测绘内外作业。在测绘数据管理方面,可统一要求各测绘单位按照规则网格为单元对数据层进行管理,数据内容应包括原始测绘数据、CAD图形文件以及TIN格网文件,以便统筹管理所有测绘成果,并组织测绘成果的质量验收与整合工作。

结束语

   依前所述,在未来的工程发展领域做好测量工作至关重要,能及时获得更全面系统的工程数据信息,明确接下来的工程设计方向与行动目标。保证最终所构建的工程建设体系更加规范,提高整体建设水平。在工程建设中应用先进的工程测量技术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和竣工,同时,测绘技术人员应当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应用测绘技术,以此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促进我国测绘测量行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柳小燕.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探析[J].江西建材,2021(01):89+91.

[2]何明亮.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及应对措施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9,21(21):226.

[3]刘铁梁.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与应对方法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2):105.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1832088.

[4]赵琨.关于建筑施工测量常见错误及应对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8(32):115+144.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832096.

[5]肖臻驰.分析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及应对措施[J].居舍,201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