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市雨污水系统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彬州市雨污水系统问题研究

熊彤鑫 ,杨子琪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建凯德电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镇排水规划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以咸阳彬州市为例,探讨研究雨污水系统问题。

关键词:基础设施;雨污水系统;雨污分流

城市基础设施是进行城市各项经济社会活动的保障体系。功能齐全、能量充足、布局合理、彼此协调的城市基础设施是保证和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和拉动经济、改善投资和生产环境重要载体。

1.彬州市概况

彬州市地处关中平原北部,渭北高原的西部,位于渭河流域以北,泾河的中下游,是渭北高原、泾河沿岸生态带的重要生态节点。

彬州市所处区域内西、北部为黄土高原区,南部与关中平原相依,跨渭河与秦岭相望,泾河横穿而过,多种地形地貌和自然山水条件孕育了彬州市良好的生态区位条件。

区域范围内气候条件优越,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季、寒暑极端、四季分明的特点。

彬州市属渭北旱塬塬粱沟壑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泾河自西北向东南斜贯中部,将彬县分割成东北、西南两塬夹川道的地貌格局,两个塬体均向泾河下游倾斜。塬面破碎,沟壑密布。有大小沟壑4089条,其中干沟12条,沟壑面积639.59平方公里,占彬县总面积的54.1%,可谓“山大沟多塬窄长,二山五沟三份田”。

彬州市属黄河水系,泾河流域,河流以泾河为骨干,呈羽状分布,共有11条较大的河沟汇入,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四郎河、红岩河、三水河、磨子河、水帘河、太峪河、百子沟。

2.中心城区概况

(1)河道水系

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斜向贯穿彬县县城,沿主城区北侧蜿蜒而过,中心城区长度2700米,河床平缓,比降为2%~7%,跌水少,多沙滩,河床多为沙峁石;西河位于彬州市城西,沿西环路穿过城区汇入泾河,河长10公里,流域面积21.6平方公里,河道比降11.3%;南河流经彬州市城东,沿东环路穿过城区汇入泾河,流域面积49.5平方公里,河长19.5公里,河道比降17.4%。

(2)山塬水势

彬州市中心城区背靠南塬,面对泾河,呈现两侧高,中间低的地势起伏特征,两侧塬体均向泾河下游倾斜。因此,城区用地建设条件有利于城镇排水工程设置,借地形高差之势由两侧流向河道。

(3)地形条件

彬州市城区以川道地形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起伏较小,滨河部分地势最为低洼。通过高程分析,将彬州市中心城区分为9个等级。整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北高东南低,沿泾河两侧谷地川道区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肥沃,适宜生产。通过高程分析,将彬州市主城区分为10个等级。西南方向地势最高,从西南到东北地势越来越平坦,适宜城镇建设面积较大。

3.现状问题

(1)雨污排水系统问题

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泾河或放任自流;雨水排水系统仍然以自然河溪排水系统为主;现状排污、雨水等管径偏小,导致管道淤积严重,且管道使用年限较短;老城区的排水管渠全部都是雨污合流,一下暴雨就会使管道无法正常排出污水,大量雨水裹挟泥沙进入管道,老城区现状污水厂会因此随时停止运转;并且区内各水体为受纳体,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

(2)三条防洪渠问题

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至泄洪渠道,污水流至沿线;黑臭水体问题严重,且裸露于外部,异味四散,对沿路及周边环境影响较大,直接影响下游渠道和泾河水质的纳污承载力;设施老化失修,泄洪能力低。如城区南河东桥下游段低洼区;部分渠段用硬质堤作为隔离,既降低了城市的整体生态景观效果,同时也对城市的水绿系统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

(3)泾河问题

排水渠的黑臭水体裸露,部分雨污水直接溢流至泾河,径流水体污染严重,水质变差;泾河生态隔离带未经有效的规划和管理,杂草丛生,急需科学方法修复生态岸线;防洪工程标准低,整治建筑物结构尺寸及基础埋深多无明确规定和要求,难于抗御设计洪水。

4.规划整治策略

以实现“雨污分流、各行其道、污水处理、雨水利用”为工作目标,围绕“雨污分流”主题,紧抓“正本清源”环节,紧扣“清淤修复”关键,对城区范围内的雨污合流及混接的排水设施,分年度、分批次实施雨污分流改造,从根本上解决现状雨污合流等水污染问题,逐步完善城市排水功能。

5.排水体制与排水分区

(1)现状排水体制

目前彬州市排水体制为老城区为雨污截留式合流制,新建城区为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无法满足“三年提质增效” 的要求,合流管道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建设要求。

现状老城区排水体制和新区市政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将会大大制约彬州市主城区的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改造迫在眉睫。

(2)排水体制比选

雨污截留式合流制投资较省、见效快、易于实施,管道施工对造成的影响最小,但这种截流式的合流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首先当雨季时,会有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直接溢入水体,使水体遭受污染,有时候也会直接影响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相比来说完全分流制卫生条件较好。

根据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现状的实际情况,结合城区污水处理的实施条件,确定城区排水体制采取一次性设计,分期实施,最终建设完善的雨污分流排水体系。最终确定的规划排水体制为雨污完全分流制。

(3)排水分区

6.规划结论及建议

因彬州市老城区有地势优势,高差较大,现状合流管道管径均小于DN800,故流速较快,污泥难堆积,故适宜保留合流管道作为污水管道,并新建雨水管道,但因现状合流管道使用时间超过20年,需要系统排查问题管道,并进行系统的管道清淤和检修。故推荐老城区保留全部现状合流管网作为污水管道,新区污水管道部分连通,新建部分污水和雨水管道。并从街区内雨污分流改造、建筑排水改造、小区室外排水系统改造、小区与外部衔接、城中村改造加强城市改造。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S].

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GB50318-200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S].

4万树兴,新晓航,潘静.城市市政给排水的总体规划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16,(7):191.

5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 [S].(国务院令第641 号).2013.

6侯仲海,市政给排水设计和规划中常见问题分析 [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