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病房建设在胸外科肺癌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8
/ 4

全称LOGO

智慧病房建设在胸外科肺癌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贺小燕1,黄运鑫2,洪巧霖3,余清云4

福建省福清市医院  胸外科   福建福清市  350300

{摘要}目的:探讨智慧病房建设在胸外科肺癌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2020年10月福建省福清市某三级医院胸外科进行智慧病房建设,从2020年11月-2020年12月选取50例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智慧病房建设后2021年1月-2月选取50例肺癌患者做为实验组,将智慧病房建设中项目如智能输液系统、手持终端PDA优化功能、二级护理工作站、医技系统信息化以及机器人送药等应用于胸外科病房肺癌患者中,比较两组在患者服务满意度、患者平均住院日、节约护士工时等。结果:实验组在患者服务满意度、患者平均住院日、节约护士工时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在护理不良事件如跌倒、非计划性拔管、核查缺陷等方面均为0;实验组在优化各项工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科室进行智慧化病房建设,能够减轻护士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关键词}智慧病房建设 胸外科 肺癌患者 实施效果

随着国家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通过医疗信息系统,提升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医疗行业信息系统的根本出发点[1],作为医疗行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平台,只有打造一个强大的医院网络系统,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2]。智慧化病房建设成为目前客观要求,进行研究更是势在必行[3]。我国智慧病房的建设是在国家一系列“智慧医院”和“健康中国2030”等政策文件的宏观指导基础上开展的,伴随着物联网技术、智能交互设备和5G 的发展和应用,“智慧病房”作为“智慧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取得了飞速发展4。近几年智慧病房、智慧管理在各个医院试行和推广[5],为医院的发展和疫情期间的管控起到重要作用[6]。智慧病房建设以患者为中心,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采集、存储医疗数据并进行分类、评估、编辑和应用,制订最佳临床决策、护理与管理方案,为患者提供“端到端”的护理服务,实现护理信息全面感知、智、能处理与护理服务流程医护协同且服务个性化,让临床护理更加安全、服务更加优质、管理更加精细化[7]

2020年福建省福清市某三级医院胸外科在进行智慧化建设前,存在病房服务满意度低为89%,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03天,护士工作量大、耗时长主要在护理文件书写、到药房领药、往返护士站等耗时影响工作效率,2020年10月在院部领导大力支持下打造智慧病房建设,我们应用电子病历系统、二级医疗护理工作站、优化手持终端PDA功能、智能输液系统、机器人送药、“互联网”护理服务等智能举措,有效提升服务满意度和节约人力成本。介绍如下: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20年10月福建省福清市某三级医院胸外科在医院院部的支持下投入进行智慧病房建设,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12月50例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智慧病房建设后2021年1月-2月选取50例肺癌患者做为实验组,两组间患者年龄、性别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间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x-±s)

组别

例数

性别

男   女

年龄

对照组

50

26   24

64.78±2.86

实验组

50

23   27

65.26±2.48

t值

0.029

0.914

P值

0.864

0.363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癌相关诊断标准,患者意识正常。排除标准:1、一级护理以及病危、病重患者。2、年龄大于80岁或者伴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疾病。3、患者沟通障碍无法配合。4、住院时间小于24小时的。

二)、方法

1、对照组 采用传统工作模式,手工进行护理文件记录以及各项评估单据记录;患者各种术前检查单据包括肺功能检查、彩超以及CT检查到检查科室窗口排队等候预约;住院期间续交费用由家属到住院处进行排队缴费;使用手持终端PDA;没有安装智能输液系统进行有效主动接瓶以及安全输液等;未实施机器人从中心药房送药到病房等。

2、实验组 进行智慧化病房建设,工作模式如下:

(1)成立智慧病房建设团队,由科主任和护士长担任组长,科室责任组长担任组员,制定科室患者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表。

(2)通过电子病历以电子化方式记录患者就诊的信息,包括首页、病程记录、检验结果、医嘱、手术记录、护理记录等,其中既有机构化信息,也有非结构化信息,在医疗中作为主要的信息源,提供超越纸病历的服务,满足医疗、法律和管理的需求,尤其在护理记录方面满足对患者的所有评估及提醒功能、自动提取医嘱信息生成护理项目一栏表、导入生成护理交班内容,医护共享无纸化,实现护理工作网络办公,提升护理管理水平,节约护士人力成本。

(3)建立二级医护工作站,二级工作站除了完成日常的医嘱执行、护理记录等同时还通过工作站推送一些健康宣教讲座以及宣教视频,如疫情防控洗手操、佩戴口罩视频、预防血栓操、呼吸功能锻炼操以及相关的康复知识等,将护士站功能整体前移,缩短护士服务半径,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缩短护士书写时间以及减少往返护士站次数,优化服务流程,践行了把护士还给患者的理念,同时医生提供移动查房系统建立移动医生站,医生通过床旁随时查看患者的医嘱、检验报告单,实现医护协助一体化。

(4)优化PDA手持终端功能,用于身份识别、安全输液、安全采血、安全给药等核对患者信息,有效确保安全,杜绝用药、采集标本差错。同时还可以执行查看医嘱、记录相关数据,同时方便患者病情追踪以及查看病历、检验数据等,优化信息存取流程,大大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5)病房安装智能输液系统,输液监测器利用重力感应作用,每张床位使用重力感应钩悬挂输液袋,通过安装的蓝桥传输到终端,可以精准监测患者输液的剩余液量和滴速变化,护士可以在护士站电视、PDA上、二级工作站上远程实时监控患者的输液情况,包括剩余液量、剩余时间以及输液滴数等。输液即将完成会有语音、光感报警,输液的异常情况比如输液过快、过慢或者输液暂停也会报警提示。这样可以保障患者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提前预知输液结束时间,科学安排工作优让输液全过程更安全与高效,同时将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降低病房响铃次数,基本做到无响铃病房,给患者提供更安静的住院环境,尤其在疫情期间限制家属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作用,让护士及时主动接瓶,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负担和困扰,极大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确保每一位患者输液用药安全。

(6)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成为中心药房、静配药房和病房之间的有效桥梁,在形进过程中,使用红外光学感测技术和声学感测技术及时规避各种障碍物。有了机器人的协助,智能机器人分不同时段送药包括口服药、静配输液药物等送到病房,我们的护士就不用到药房或者静配中心领药,将更多的时间还给患者,为患者更好的服务,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7)医技系统信息化支持,实现病区网络预约各项检查单,提高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8)通过扫描患者手腕带二维码,完成缴费功能,避免住院期间因为需要续交费用,患者及家属往返住院收费处与病房之间,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就医体验。

(9)电子一览表主要显示每日患者的基本信息。医护人员可以在上面查看科室患者收治情况、收治床位信息疾病类型、护理级别。可以替代护士手写一览表功能。

(10)患者床头屏显示患者基本信息,替代手写患者床头信息和自动更换患者床头信息,电子床头卡可显示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过敏史、风险标识、 住院二维码等信息,医护端可进行更新和修改,以减少传统纸质床头卡更换错误或更换延迟等情况导致的患者个人信息核对差错[8]

(11)智慧门禁在职工通道、患者通道分别安装,对已经录人系统的医护人员进行人脸识别开门,有腕带的患者及家属在通过人脸识别进入。将患者和陪护的基本信息通过身份证维护,并对相关检查结果合格的患者进行特殊门禁通道授权,患者及陪护进出病房进行人脸识别,进一步加强了病区人员的安全管理[9]

(12)建立多个出院患者微信随访群,便于患者出院后相关事项的线上咨询、并且进行线上随访等。开通线上网课,让患者及家属享受到不出门就能得到信息和指导,提供延续护理服务。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应用,科室建立多个出院患者微信群,让各个专科疾病患者出院后进入微信群,群里均有主管的医生和责任护士,便于患者出院后相关事项的线上咨询、并且进行线上随访等,延伸护理服务,提升医疗护理满意度。

(三)、资料收集方法

研究前对所有干预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方案,同质、规范实施。其中2名责任组长负责对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2名责任组长负责每天收集当班护士护理文件记录时间、到药房领药以及接听病房传呼铃等时间,2名责任护士负责收集患者病历中相关并发症以及患者平均住院日等,科主任和护士长定期进行督导。

(四)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数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病房响铃分贝、护士文件书写、护士下药房领药时间、患者家属至窗口缴费时间、患者检查单预约时间、患者平均住院天数、输液按铃服务响应应对时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取α=0.05为检验标准,当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 两组在患者服务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比较详见表1。

表1 两组在患者服务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比较(x-±s)

组别

例数

患者服务满意度

  患者平均住院日(天)

对照组

50

89

8.03±0.765

实验组

50

95

5.07±0.944

t值

3.847

13.370

P值

P<0.001

P<0.001

注:当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两组在护士工作量耗时对比。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在护士工作量耗时比较(x-±s)

组别

例数

护理文件书写时间(min)/天

到药房领药时间(min)/天

 接听呼叫铃时间(min)/天

往返护士站(min)/天

对照组

50

54.73±8.59

120.93±9.93

65

32

实验组

50

22.83±5.65

0

12

5

t值

16.993

66.724

15.233

21.232

P值

P<0.001

P<0.001

P<0.001

P<0.001

注:当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三)两组在不良事件发生进行对比

50例对照组里发生一例核查给药不良事件,患者跌倒不良事件1例,非计划性拔管2例;50例实验组核查给药不良事件、患者跌倒不良事件以及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均无发生,通过智慧病房建设,护士有更多时间加强对患者的交流、巡视以及宣教等,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对比差异有意义。

)、智慧病房建设中实验组在患者检查单预约等候时间、患者家属到窗口缴费等候时间、护士文件书写时间、输液按铃服务响应时间、病房响铃分贝、护士下药房领药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详见表4。

表4 两组在工作流程节约工时比较(x-±s)

组别

例数

患者术前常规检查单预约等候时间(min)/个

患者家属到窗口缴费等候时间(min)/个

病房响铃分贝 

传呼铃呼叫(次数)/个

对照组

50

25.93±5.42

26.07±5.12

52.00±6.24

3.17±1.36

实验组

50

4.77±1.31

1.70±0.65

16.63±4.04

0.00±0.00

t值

20.797

25.864

26.055

12.691

P值

P<0.001

P<0.001

P<0.001

P<0.001

注:当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一)、智慧化病房建设有效弥补传统工作的不足。

智能化是人类发展的趋势,医疗技术的智能化会优化患者诊疗流程[10],无论在就医体验还是便民服务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11]。传统未进行智慧病房建设前,无论在患者就医体验、服务流程还是节约护士人力成本上均受到影响,顺应时代发展需求,2020年我们胸外科在院部领导大力支持下打造智慧病房建设,通过应用电子病历系统、二级医疗护理工作站、手持终端PDA、智能输液系统、机器人送药、“互联网”护理服务等智能举措,有效提升服务满意度和节约人力成本[12],肯定了智慧病房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二)、在智慧病房建设中的医技系统信息化支持实现病区网络预约各项检查单、手腕带扫描二维码缴费等功能,缩短患者或者家属到检查科室窗口排队预约检查单以及到收费处缴费排队等候时等,极大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就医体验,同时也避免由于家属离开患者引发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如家属不在时患者自行下床活动或者大小便等增加跌倒和导管意外拔管的风险。

(三)、手持终端PDA智能化移动数据与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无缝链接,用于身份识别、安全输液、安全采血、安全给药等核对患者信息,有效确保安全,杜绝用药、采集标本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工作繁琐任重,在严格落实核查制度的同时由智慧化落实在临床工作中给予保驾护航,大大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智慧病房建设,应用手持终端PDA加强核查,降低核查不良事件的发生,但是智能化工作辅助临床还需加强人文服务,今后将在应在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充分利用二级医疗护理工作站,将护士站功能整体前移,缩短护士服务半径,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缩短护士书写时间以及减少往返护士站次数,优化服务流程,实现医护协助一体化[13]

(四)、智能输液系统充分发挥作用,精准监测患者输液的剩余液量,让护士及时主动接瓶,减轻了患者及家属关于看护输液情况的负担和困扰,尤其在疫情期间限制家属的情况下,这项工作极大提高患者满意度,确保每一位患者输液用药安全。同时智能输液系统的使用,根据输液剩余量自动报警,做到护士主动接瓶,病房里因为输液结束呼叫的传呼铃减少,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

(五)、目前国内外智慧病房建设均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 但随着我国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和 5G、物联网、AI 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病房必然是未来智慧医疗的发展所向,智慧病房的覆盖范围将不断扩大,可实现的功能也将不断增多,为医患双方提供更大的便利以及更智能的全周期健康医疗服务。但同时我们也应关注智慧病房建设过程中潜在的问题,以保证患者基本安全为前提,以满足医患双方需求为导向,在提供智慧化便捷、惠及全民的同时融入人文服务,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四、结论

综上所述,将胸外科智慧病房建设推广至全院各科室使用,实验组在患者服务满意度、患者平均住院日、节约护士工时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在护理不良事件如跌倒、非计划性拔管、核查缺陷等方面均为0;实验组在优化各项工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科室进行智慧化病房建设,能够减轻护士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值得推广应用。本研究有-定局限性,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循证医学等级欠佳,对护士压力以及对患者诊疗效果等研究不足,后续将进行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获取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参考文献:

[1]周昀,李为民.5G时代医疗服务模式变革趋势探讨[J]。华西医学,2019,34(12):1331-1334

[2]GuoJ,ZhangK,Dai,Ret al.Flexible sensor for invisible respiratory monitoring via construction of a 2D stacked micronetwork[J].ACS Omega,2020.5(50):32806-32813.

[3]张建忠,李永奎,曹玲燕,等.国内外智慧医院建设研究.中国医院管理,2018,38(12):64-66

[4]卢 红,朱双全.基于5G技术的智慧病房建设探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21,18(2):180.183,193.

[5]郭丽娜,路杰,郭玮娜,浅谈物联网在智慧医院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6.13(3):299-302     

[6]陈慧瑛,李龙,夏静等.智慧病房在围手术期中应用的护理效果[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20.27(7):694-697 

[7] 张科红.医院智慧护理发展趋势与应对[J].现代医院管理,2020,18(6):87 88,93.

[8]王庆华,庞黎明,徐殿红.多功能电子床头卡在ICU重症急性 胰腺炎患者监护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4):33-34

[9] 刘星,龚祖华,柯卉,等.肝胆外科智慧化病房建设与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21,36(18):57-59  

[10]Rajasekar S. An enhanced IoT based tracing and tracking model for COVID-19 cases[J].SN Comput Sci,2021,2(1):42.     

[11]韩俗,汪新建,刘艳.智慧病房设计与应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20,41(12) :56-59.

[12]荣丽,胡月云,杨雯,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心理咨询联络护理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9,34(8)11-14. 

[13]吴逸梅.音乐护理在缓解肝癌微波消融术患者焦虑、疼痛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9):49-52.

未标题-1-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