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器械日常维修维护管理工作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9
/ 2

医院医疗器械日常维修维护管理工作要点分析

唐双文,唐直亭,童达成

荆门市中心医院  448000

【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医疗器械日常维修维护管理工作要点。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实施常规管理的109台医疗设备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实施预防性质控联合公众号管理的109台医疗设备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设备各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质控管理在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医疗器械故障发生率以及维修成本,提高临床科室的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医院管理;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

近些年来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长,各种慢性病发生率逐年升高,加上青年人群健康问题频发,导致我国医疗负担不断加重[1]。为了满足更多患者的要求,许多医院购入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但是随着医疗设备数量的持续增长,给医院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挑战。有报道指出,一些大型综合医院的医疗设备价格甚至高达数千万甚至数亿,但是在长期使用中,或多或少出现一些故障,影响医院医疗服务的正常开展;因此需要做好医疗器械的维修维护管理,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2]。为了观察预防性质控管理对医院医疗器械管理的影响,文章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实施常规管理的109台医疗设备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实施预防性质控联合公众号管理的109台医疗设备作为研究组。对照组39台呼吸机,43台监护仪,2台核磁共振,21台除颤监护仪,1台数字乳腺钼靶X线机,3台CT。研究组37台呼吸机,42台监护仪,3台核磁共振,22台除颤监护仪,1台数字乳腺钼靶X线机,4台CT。两组的设备类型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设备使用常规管理方法。

研究组采用预防性质控联合公众号管理,具体措施为:(1)问题分析:①缺乏事先管理意识:目前医院主要是采取定期检修的管理方式,故障发生后再进行设备维修。但是这种方法会增加设备故障发生风险,影响医疗服务的顺利开展,甚至诱发安全事故。例如呼吸机故障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②维修维护技术滞后:随着现代医疗器械的快速发展,医疗器械的结构复杂、种类繁多,而许多医院由于将重点放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上,对于维修维护技术的重视度不高,无法确保器械的维护质量,会缩短器械的使用寿命。(2)改进策略:②完善医疗器械的管理制度:首先对医院每个医疗器械进行建档管理,记录器械名称、生产厂家、规格型号、维修记录等内容,并且需要根据科室、使用频率来分类,在维修管理中,做好维修记录,对于借给其他科室的器械,也应该做好相关记录。根据器械说明书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并确保落到实处。例如CT设备、MRI设备价格昂贵,结构复杂,对于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日常管理中,需要注意室内温度湿度控制,并且需要做好消毒清洁工作,并且需要细化维护管理事项,例如消毒时要避免使用腐蚀性较强的消毒液。②提高维修维护技术:医院需要重视加强维修人员的专业培训,熟悉医疗器械结构、维修维护方法,同时还需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维修技术,做好机械的日常维修与管理工作,确保医疗器械能够正常使用。(3)创建医疗设备管理公众号,内容包括设备状态实时监测、设备维修部分等。将医疗设备信息录入公众号中,让有关科室设备和工程师绑定。科室人员在公众号中上报故障设备,在报修时,通过平台扫描二维码后获取医疗设备信息,由报修人员进行填写故障,然后根据上传的图片及视频等让维修人员确认故障,并由其进行处理,完成后可对维修结果评价。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指标差异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设备故障率低(P<0.05),有效利用率高(P<0.05),见表3。

表3临床指标对比(例,%)

组别

例数

设备故障率

有效利用率

对照组

109

14(12.8)

78(71.6)

研究组

109

2(1.8)

106(97.2)

X2

/

5.132

6.987

P

/

<0.05

<0.05

2.2两组维修成本差异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故障次数少,平均维修费低(P<0.05),见表4。

表4  维修成本对比(x±s)

组别

例数

故障次数

平均维修费

对照组

109

21.3±5.4

8412.1±200.4

研究组

109

14.2±4.2

7750.2±152.4

T

/

11.476

10.829

P

/

<0.05

<0.05

2.3两组管理质量评分差异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定期质控、设备维护、设备利用及设备清洁评分高(P<0.05),见表5。

表5  管理质量评分对比(x±s)

组别

例数

定期质控

设备维护

设备利用

设备清洁

对照组

109

80.9±4.9

79.7±4.1

80.1±4.8

81.7±5.2

研究组

109

88.8±4.8

85.5±4.9

88.8±4.7

92.5±5.4

T

/

11.746

10.389

11.128

11.234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医院为了确保医疗服务的有序开展,需要做好医疗器械的维修维护工作,降低故障发生率,延长器械的使用时间[3]。但是从目前来看,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器械管理效率。预防性质控管理是通过质量控制,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医疗器械管理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助于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国外研究指出,强化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效率,降低故障发生率,符合本次研究结论[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预防性质控管理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预防性质控管理在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医疗器械故障发生率以及维修成本,提高临床科室的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宸.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J].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28(1):35-37. 

[2] 符德贵,李铁强,吴道铭. 基层医院医疗器械维护和安全管理方法探讨[J].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28(4):87-90. 

[3] 剡婷,凌海波,王旭. 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日常维修故障分析3例[J]. 中国医疗设备,2019,34(12):179-181. 

[4] REID, DEB, TERNES, KAREN, WINOWIECKI, LINDA, et al. Germicidal irradiation of portable medical equipment: Mitigating microbes and improving the margin of safety using a novel, point of care, germicidal disinfection pod[J].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2020,48(1):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