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中医疗法——耳穴贴敷:小耳朵 大作用

/ 2

特色中医疗法——耳穴贴敷:小耳朵 大作用

夏爱华

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611

说起穴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特别是平时注重养生的朋友,随口就能说上几个,但大家知道吗,在我们小小的耳朵上,竟然也藏着上百个穴位,通过各种方法刺激耳朵上的穴位,能调节脏腑气血、疏通人体经络,使阴阳趋于平衡,从而改善器官和组织功能,起到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在了解耳穴之前,让我们先简单了解下耳朵的功能和构造吧。

神奇的耳朵

耳朵是人体重要的感受器之一,有收集声音、保持人体平衡的作用,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部分。耳廓是外耳的一部分,能防御外物侵入从而保护外耳道和鼓膜,是我们肉眼能见的部分,其表面有皮肤覆盖,其上4/5以软骨为支架,下1/5无软骨只含结缔组织和脂肪,即我们常说的耳垂。祖国医学认为,耳和人体的经络脏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医籍中就有“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通于耳”、“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足以说明耳和经络联系紧密,与脏腑在生理、病理方面密切相关。

什么是耳穴?常见的耳穴疗法?

耳穴一般都分布在耳廓上,也被称为刺激点或反应点,具有反应病理变化及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当前,我国标准耳穴有93个,通过经络与全身的组织和器官相连接。当人体内部出现疾病时,其气血就会发生变化,耳廓上的对应反射区就会随之出现脱屑、结节、变色等变化,在中医上可以作为疾病早期的诊断参考之一。

目前,中医上的耳穴疗法种类非常多,包括:压豆法、按摩法、放血法、针刺法、艾灸法、埋针法、磁疗法、刮痧法等,具有操作简单、容易取材、便于携带、疗效显著、价格低廉的特点,而且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更小,无毒副作用更安全。

耳穴贴敷的方法和作用

耳穴贴敷疗法是主要耳穴疗法之一,发源于针刺法,近年来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耳穴贴敷法是在耳穴上贴压光滑且坚硬的药豆,实现刺激穴位、疏经通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常见的贴压药豆包括王不留行、白芥子、莱菔子、磁珠等。

1.耳穴敷贴的方法

①根据患者的疾病,探查阳性反应点,选择相应的耳穴;

②使用酒精对耳廓进行消毒,确保敷贴牢固,能长时间保持;

③将药豆粘在方形胶布中心,用左手将耳廓拖住,右手将粘有药豆的胶布贴在耳廓上,保证药豆对准所选择的耳穴,固定后轻柔按压1-2分钟。

④每次最佳敷贴穴位为5-7个,按压3-5次/日,1-3日后换下一组穴位进行贴敷。

2.耳穴敷贴的作用

①缓解疼痛:对耳部末稍神经造成刺激,具有提神醒脑、调节神经系统的作用,从而达到镇静、缓解疼痛的目的。

②调节内分泌:刺激耳部反应点,具有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从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维护内分泌系统平衡,解决情绪不稳、失眠等问题。

③提高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疏经通络、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④调节消化功能:对食欲控制中枢造成刺激,造成饱腹感,同时可以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加速脂肪分解,对减肥瘦身具有辅助作用。

耳穴部位选择

1.神门、枕、皮质下

当代年轻人由于思虑劳倦、肝阳上扰、阴虚火旺等原因,从而导致睡眠质量受到影响,造成失眠等问题,还会增加心理压力,敷贴神门穴、枕穴、皮质下穴,可以恢复心、肝、脾、胆、胃等器官功能,缓解相应症状,实现治疗目的。

2.子宫、精宫、天癸

对应内生殖器,主要用于治疗男性生殖器疾病和女性妇科疾病。这三个穴位性平,具有调节气血、祛湿止痛、补肾壮阳的功效,对于女性来说,可以治疗慢性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子宫内膜异位等常见妇科疾病;对于男性来说,可以治疗早泄、滑泄、遗精、阳痿等性功能障碍,以及输精管炎、精索静脉曲张、副睾炎等生殖功能疾病。

3.子宫、内分泌、神门

痛经是年轻女性的常见问题,原发性痛经在中医上属于“经行腹痛”的范畴,主要是情志失调、脏腑功能异常、外邪侵袭等原因造成的,其主要病因是受外邪内侵、气郁、体寒所引起的气血运行不畅,最终导致经脉阻滞,以及阴阳失调造成的气血缺损。以上三个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调和阴阳的作用,敷贴可以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且患者接受度高。

4.角窝上,又名降压点耳穴

角窝上为阴属性耳穴,其主要功能为缓急止痛、滋阴潜阳,可以用于高血压、头晕、血管性疼痛的症状治疗。但是需要注意,该耳穴与升压点耳穴名称相近,但功效相反。升压点属于阳性耳穴,具有益气壮阳的功能,可以使患者的血压升高。

5.常见疾病对应的耳穴

除上述耳穴外,预防和治疗常见疾病,可对照以下穴位:

①高血压:肾上腺、内分泌、交感、肝、心、肾

②高脂血:内分泌、交感、心、肾、肝、脾

③冠心病:神门、交感、内分泌、心、肾、脾

④心律失常:心、神门、交感、皮质下、肾、小肠

⑤失眠:皮质下、神门、枕、神经衰弱点、肾、心

⑥糖尿病:内分泌、肾上腺、神门、胰、脾、肾、胆

⑦腰腿痛:腰骶椎、肾上腺、神门、坐骨神经、肝

⑧便秘:大肠、直肠下段、内分泌、腹、脾、肺

⑨颈椎病:颈椎、颈、枕、肩、神门、内分泌

耳穴敷贴的注意事项

①在敷贴过程中,耳部会出现热、涨、痛、麻等现象,无需担忧。

②注意防水,避免造成胶布潮湿,降低胶布张力,导致胶布脱落;同时避免胶布污染,防止造成皮肤感染问题。

③夏季,炎热易出汗,敷贴时,不宜选择过多穴位,也要避免敷贴时间过长,可以有效避免胶布受潮,防止皮肤感染。

④对于年老体弱、精神高度紧张、疲劳、饥饿过度的患者及孕妇,按压时动作要轻柔;对于急性疼痛性疾病的患者,按压动作可以适当加重。

综上所述,耳穴敷贴可以对耳穴造成刺激,从而实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但是,该方法并不是万能的,不能包治百病。而且受中医辨证理论影响,同一病症的不同患者,即使选择相同的敷贴方法,治疗效果也各不相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