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畜牧兽医站畜禽疾病防治措施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2
/ 2

乡镇畜牧兽医站畜禽疾病防治措施解析

王,宇

滑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河南 安阳 456400

摘要:现阶段,人们对畜禽类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大,畜禽养殖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很多地区,禽畜养殖已经成为带动养殖户增产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类型。但是养殖过程中,由于对一些养殖细节的忽视,疫病的发生几率越来越高,同时预防和治疗的难度越来越大。由于很多养殖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相对专业的培训,对于疾病的诊治工作存在很多误区,一些兽医人员其年龄结构偏大,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过于落后和老化,难以迅速检测出畜禽疾病的类型,而贻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畜禽疾病诊治;误区;防治对策

1乡镇畜牧兽医站畜禽疾病防治存在问题

1.1兽医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当前,禽畜养殖活动依然是集中在农村地区,防疫和疾病诊治条件相对较为落后,且很多地区的兽医、防疫人员自身并未接受过较为专业的防疫知识教育和培训,其在从事兽医、饲养管理等工作时,大多也是兴趣使然或是单纯为谋取利益,所以大部分的防疫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有限。在面对各种禽畜疫病时,表现出知识匮乏、技术不足等缺陷,诊治不当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再加上工作环境比较差,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兽医人才也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一些年轻的高校生并不愿意去从事兽医等工作,在选择专业时,也不会选择该专业,也为后期禽畜养殖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1.2药物使用剂量不准确

症状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所要应用的药物种类和剂量也会不同。在动物出现疫病后,可结合实际病情对用药种类与剂量做出适当的调整。但在诊疗工作中,依然存在用药剂量不准确的情况,尤其是首次服药效果不明显时加大药量的情况比较普遍,不仅效果不佳,还会出现副作用,加重病情。很多兽医对药物剂量的使用常常是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不是结合疾病具体的种类、病因、严重程度等因素,其遵循的原则是“小病用小药、大病用大药”,片面的根据动物大小、体重去确定用药剂量,对用药剂量的上限有所忽视,因此也时常出现用药剂量过大的情况,不仅难以较好的缓解病情,还存在动物中毒以及病情加重的情况。同时很多兽医对疾病治疗用药的疗程也不够明确,都是在用药或是打针后观察是否见效,经常出现疾病未能痊愈就停药或是用药过多的情况,不仅难以治愈疾病,还容易引起病情反复,用药过多的情况,给禽畜的生长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1.3用药不精准

结合诊疗实际发现,部分兽医对畜禽疾病的发病原理了解不足,对一些药物的药理作用不够熟悉,难以将各种药物与适应症相对应,用药也是结合自己的用药经验,所以存在用药不精准的情况,药物难以对疾病发挥有效的诊疗作用。很多兽医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兽医对病原微生物特征、病理学知识还有各种兽药的药理学知识都缺乏一定的了解,用药时往往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和以往的经验,最终也出现用药不精准的情况,难以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1.4操作手法不正确

在畜禽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关于动物的用药方式也需要注意,一般肌肉注射、口服和静脉注射是比较常见的用药防范,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方式,如果操作手法不正确就会影响药物的使用效果,甚至对动物造成不利影响。比如对药物的溶解性能不了解就直接采用在动物的水中加入治疗药物的方式就无法发挥药物的效果。但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养殖户会自行使用一些药物进行畜禽疾病的预防,在用药方式上经常会出现问题,不仅导致药物效果下降,还有可能引发其他疾病,或者是导致动物的病情加重等等。

2乡镇畜牧兽医站畜禽疾病防治对策

2.1提高兽医专业技术水平

针对兽医防疫人员自身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的现状,当前还需关注其专业素养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强化学习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保证自身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掌握更多的禽畜疾病诊治技术,精准诊断各类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更好的发展。相关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也应该做好兽医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的培训。定期组织和开展各项培训活动,不断关注其专业技能的提升。依靠各种传统的培训学习方式,同时借助新媒体技术,促进兽医专业技能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强化兽医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需要积极吸引兽医人员,增大兽医队伍的群体数量,比如可以通过宣传来扩大基层兽医的影响力,像抖音、快手短视频等能够进一步扩大宣传渠道,让更多人的年轻人才加入到兽医行业中;另一方面也需要适当的提高兽医人员的薪酬待遇等,以便更好的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

2.2明确疫病类型

精准用药畜禽疾病出现后,相关诊疗人员首先需要结合疾病实际以及临床表现等,配合实验室诊断等方式及时确诊疾病,明确疾病的类型,继而做到精准用药。另外,在用药前可以先进行药敏试验,保证用药的效果,降低药物对动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要注意选择一些副作用小的药物,便于后期治疗。养殖人员和兽医需要重视疫病的防治工作,同时加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做到能对疫病精准诊治,降低养殖损失。

2.3遵守药物使用原则

畜禽疾病的诊治,要结合疾病实际程度,去合理用药,控制好治疗周期。不同疾病要区别选择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药物使用原则,禁止滥用药物情况的出现,待疾病明显好转后,做好药物治疗周期的调整,巩固治疗效果,以免病情反复发作。兽药使用时,切忌随意搭配混合滥用,兽医在禽畜疾病诊治时,要注意做好药物的使用,注意配伍禁忌。各种药物其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药物在混合后,能够更好的激发原先药物的药效,反之则可能降低药效,严重时还可能产生毒性。像酸性药物与碱性药物混合必然会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失效,口服活菌剂时,禁止和抗菌类药物、吸附剂等共同应用。还有在疾病治疗时,会时常应用磺胺类药物,这类药物和新霉素、黄连素搭配使用,有助于增强疗效,若是和青霉素共同使用,则难以发挥出作用。和四环素类,头抱菌素类等一起使用,还可能产生毒性,也需要在诊断以及治疗时注意。用药时还应抓住最佳用药时机。一定要在精准诊断的情况下才可以做好后续的用药工作,禁止随意用药。

2.4合理控制药物使用剂量

疾病诊治过程中药物使用剂量一定要规范,促进药效得以发挥。避免药物使用剂量过大,引起中毒或其他的副作用;或是剂量不足,难以发挥出有效的诊治效果。实际应用过程中,要遵医嘱,控制好剂量和使用方式,保证效果。要走出用药剂量越大效果越好的误区。实际用药时,应用抗菌药可适当增加剂量,其它药无需加大用药剂量。一些药物会加入到禽畜的饮水或是饲料中服用,具体服用时,一定要注意先搅拌均匀,以免畜禽采食药物的剂量存在较大差异而诱发药物中毒。同时应重视药物的溶解度与禽畜的饮水量。饮水给药时,要保证禽畜能够获得充足的药物,保证其饮水量充足或是适当的延长饮水时间。

2.5健全基层医疗设备配置

基层畜牧兽医站是畜禽疾病诊疗的重要阵地,医疗设备的缺乏也是影响诊疗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设置专项资基金或者吸引公共投资的形式支持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建设,不断健全基层医疗设备的配置,为畜禽疾病诊疗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而且一些新型的先进的设备更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实现对畜禽疾病的快速检查,提高疫病防控效果。

结语

在畜禽疾病的诊治工作时,无论是养殖人员还是兽医,其都存在一些诊治误区,这对疾病治疗的成功率有一定的影响,严重威胁养殖效益。因此相关养殖人员和兽医需要明确疾病诊治的误区,同时加强学习,积极走出误区,提高疾病治愈率,促进养殖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创造更高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薛克富,刘庆峰.畜禽疾病诊治中容易出现的误区及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16(12):15-16.

[2]陈步江.兽医在畜禽疾病诊治中容易出现的误区及策略[J].畜禽

业,2019(12):141.

[3]杨安辉.兽医在畜禽疾病诊治中容易出现的误区及防治探究[J].兽医导刊,201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