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条件下物流管理的实践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3
/ 2

智慧物流条件下物流管理的实践策略

张建仓

身份证号: 340621197812315636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作为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发明显。如何使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智慧物流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对数据的传输和自动化管理,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能够独立解决。因此,在现代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智慧物流技术应用。智慧物流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对数据的传输和自动化管理,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能够独立解决。因此,在现代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智慧物流技术应用。智慧物流逐渐成为目前物流产业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关键词:智慧物流;物流管理;实践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电商产业的迅猛发展,物流行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环境。技术与物流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主流,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传统物流行业的深度融合,加速了智慧物流的创新发展。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物流运行模式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物流运行效率。与智慧物流相伴的是供应链管理的不断完善,各节点企业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融合发展将会成为物流行业未来发展的新蓝海。

1智慧物流概述

1.1智慧物流概念

智慧物流最早由IBM提出,基于“智慧地球”概念所延伸出来的分支。相比于国内,国外对于智慧物流的研究多集中在基础建设的领域上,如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国内起步较晚,对于“智慧地球”这一理念的认知还不成熟,且多围绕信息技术应用、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通过近些年来的研究,我国逐步形成了一套独有的“智慧”理念,其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入手,结合衣食住行等领域,对物品、人员、设施和设备进行分析,并尝试融入信息化管理,使该领域具备感知、记忆、逻辑、判断、决策等智慧功能。对于物流这一领域而言,开展智能化管理,能够实现物流运输、归类的智能化,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增加行业附加值和社会价值。

1.2智慧物流特征

与传统物流相比,智慧物流具有模块化管理、多元驱动、智能交互等优势。首先,智慧物流立足大数据,能够依托信息技术直接对物流运输予以干预,同时绿色环保的多元化发展目标也能够有效降低运输成本,促进企业经济有效发展。其次,智慧物流实时调控的模板能够对物流单元、物流工具、物流环境进行及时记录,并结合当前环境对身份、位置、时间、状态和动作等属性进行捕捉调整,进而有效缩减管理成本。最后,智能交互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实际需求,只需通过相应的管理平台对物流信息的查询,便可完成完成相应的调整与配置,提高工作整体效率。

2智慧物流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智慧物流建设过程当中,交通运输将和商业、技术与能源和其他产业的全面结合,为物流运输系统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与传统物流模式相比,将有很大变化。因此在智慧物流的背景下,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加以创新。对常规物流系统而言,智慧物流的核心就是在各个地区独立作业、独立运行,但是在进行管理工作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政策制度构建不足的问题。为了促进智慧物流的顺利实施,就必须要对现有的管理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智慧物流的优势。

2.2智慧供应链各环节的组织协调性待提高

智慧物流作为智慧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供应链提供智能物流渠道。智能物流利用现有的各种软件设施和数字化资源,以技术手段作为支持,创新传统物流运作模式,使整个物流运输变得更加快捷。而智慧供应链则是从宏观层面出发,注重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提升,着眼于供应链不同主体的协调合作。在智慧供应链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组织化程度低。

2.3未构建完善的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

智慧物流发展过程中,未构建完善的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交互,不利于实现信息共享。从一定程度上看,智慧物流标准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如信息技术、服务、编码、安全等其中一方面建设不到位对于整个物流企业的发展均有重要影响。此外,整个物流体系建设过程中,物流运营也有重要作用,特别是信息衔接与交换,需要依赖信息化标准的支持,而未构建完善的物流信息化标准体重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共享,对于整个行业发展也有不利影响。

3利用大数据进行智慧物流管理系统建设

3.1建立智慧物流系统

首先,智能传感器终端实现对商品的各种属性信息整合、分析、利用,可减少各参与主体协作成本。通过建立智慧物流系统,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利润回报。数据沉淀在物流的各个环节上,作为智慧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其次,在传统物流过程中,大量信息被重复传递,电子物流单据使用率在80%以上,这些数据包括运输、仓储、分拣等各个阶段所产生的货物数量、重量以及时间等。在这之前,基本都是靠手动识别的方式没有对数据进行发布和归类。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发展,智能传感器终端在物流行业得到广泛使用,这使得智慧物流成为可能。

3.2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标准化建设

智慧物流与供应管理深度融合需要以标准化作为前提支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为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深度融合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为此,一方面,应重视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从目前看,国家关于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在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标准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软硬件系统互不相通问题,在信息流、数据流共享过程中还存在着不一致、不兼容问题,因此亟需加快制定智慧物流信息和管理标准。

3.3培养智慧物流管理和运营人才,提供人才保障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而言,人才始终是发展的第一保障,物流行业同样如此。在智慧物流背景下,管理以及决策智慧化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持。对此,我们首先要借鉴国外物流发展经验,切实搭建好智慧化、现代化物流人才的培养机制,重点做好技术研发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训工作,尤其要推动物流行业与物流专业的联合,从而打通智慧物流的人才不竭源泉。其次,要瞄准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领域,做好高端人才的引进工作,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人才服务的相关市场机制,有效促进物流人才的优化配置,进而为物流行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技术研发和管理运营人才,有效促进智慧物流建设目标的实现。

3.4建设物联网数据传输通道

在这个系统中,将所有的生产过程都纳入到供应链当中,实现了整个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的无缝连接。传统物流管理模式中,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数据的记录和传输,这样往往会造成不同区域、不同网络间收发信息不及时,造成库存积压,增加运输成本。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需要从多个地点获得产品或服务,但由于消费者数量有限,无法实现商品和服务的即时配送。

结语

总之,现代物流作为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在智慧制造环境下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智慧物流的发展进程中,开展物流管理需主动迎合模式转变,增强数据使用能力,推动各工作环节联动发展,建立可以资源共享的机制、实现信息的动态化管理,为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建锋,刘畅,丁宏琳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管理探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44(12):29-31+38.

[2]宗媛媛,周文成.智慧物流趋势下人才培养研究热点及前沿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44(11):173-176.